王凯和宋仁宗(宋仁宗有神仙颜值)

宋朝宫廷大剧《清平乐》于近日开播,有的人批评它剧情拖沓、老套,而有的人却对其赞赏有加,说它阵容强大、处处考究。总体上评价还是很不错的,刚播出没几集,就在豆瓣上赢得了8.1的评分。

王凯和宋仁宗(宋仁宗有神仙颜值)(1)

在剧中,除了“背诵并默写全文天团”(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晏殊、范仲淹、包拯、文彦博、吕夷简、韩琦、黄庭坚、米芾、蔡襄……唐宋八大家占了六个,幸亏韩柳生在了唐代,要不非包圆儿了不可)逐一登场,唤醒学生时代的阴影之外,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宋仁宗和曹皇后与张贵妃之间的爱恨情仇了。这甚至还引发了吃瓜群众们在线上展开的“帝后CP”VS“帝妃CP”口水对抗赛。

王凯和宋仁宗(宋仁宗有神仙颜值)(2)

主人公宋仁宗是由当红演员王凯来扮演的,而曹皇后的扮演者是江疏影。曹皇后对梦中“男神”宋仁宗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心里面仿佛有一万只小鹿在乱蹦。

王凯和宋仁宗(宋仁宗有神仙颜值)(3)

有时犯了花痴,曹皇后还对着小木偶自言自语,像极了一个情窦初开、芳心暗许的小女生。虽然最后如愿嫁给了宋仁宗,但是却遭到了他的冷落。新婚之夜便落得个独守空房的下场,而王凯饰演的宋仁宗却发出了对包办婚姻的血泪控诉:“皇后是大臣们为国家选的皇后!”

如此高冷、不近人情的男人,又怎能以“仁”称之呢?

其实也可以理解,宋仁宗同如今的人一样,不想出于政治的考量,而被别人扼住命运的喉咙,继而沦为传宗接代的工具。他想要的只是自由恋爱。一心要找一个令自己心动过的女子,做自己心目中的皇后。

咱先不说宋仁宗的感情了,还是说下宋仁宗吧。宋仁宗初名赵受益,后更名为赵祯。他是宋真宗第六子,为李宸妃所生。著名的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讲的就是宋仁宗的故事,当然了,这个故事和正史八竿子打不着。

王凯和宋仁宗(宋仁宗有神仙颜值)(4)

仁宗是他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所以赵祯在生前是不知道大家称呼他为宋仁宗的。有些人可能对庙号、谥号、年号、尊号傻傻分不清楚,这个咱以后再集中去讲。

庙号有褒贬之分,在中国古代所有的封建政权里,他是第一个以“仁”字为庙号的皇帝。事实上,他也担当得起这个“仁”字。

看包拯与宋仁宗之间的一个故事就知道了。宋仁宗的宠妃张贵妃想要提拔自己的远房伯父张尧佐。其实张尧佐没有什么当官的才能,而且人品也不好,往自己兜里装钱倒是一把好手。

有人听说之后,一百个不愿意,于是就坐不住了。这人谁呀?他就是龙图阁大学士包拯。他接连向宋仁宗弹劾张尧佐两次,都石沉大海了。包大人那轴劲儿,怎会善罢甘休呢,又展开了更猛烈的进攻。

王凯和宋仁宗(宋仁宗有神仙颜值)(5)

宋仁宗终于受不了了,最后就免去了张尧佐的三司使职务。可没过几天,宋仁宗就变卦了。包拯可不干了,非要召集一帮子谏官和皇帝理论理论。

站在朝堂之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包拯讲事实、摆道理,把宋仁宗说得面红耳赤。宋仁宗转身要走,包拯一点儿也不含糊,三步并作两步,伸手就把皇帝给逮住了。包拯情绪激动,唾沫星子横飞,宋仁宗也没佩戴个口罩,于是口水就溅到了他的脸上。

宋仁宗什么也没说,被人打掉牙也只能往肚子里咽,默默地扬起衣袖擦了擦。许多人可能会说,当皇帝当到这份儿上,够窝囊,够憋屈的。可是仔细想想,这不正体现了宋仁宗宅心仁厚么?

体现宋仁宗宽仁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出游的时候发现宫女没带水,他担心宫女受罚,渴得不行也不要求喝水;吃饭的时候被小石子硌了牙,他怕厨师受处分,不让宫人说出去……

宋仁宗的庐山真面目

宋仁宗心地善良,咱算是见识了。可到底是什么样的神仙颜值,让曹皇后和张贵妃对他爱得死去活来呢?咱们先看看同时代的人是如何形容宋仁宗的。苏轼在他的诗《赠写遗容妙善师》曾提到过宋仁宗,全文如下:

忆昔射策干先皇,珠帘翠幄分两厢。紫衣中使下传诏,跪捧冉冉闻天香。仰观眩晃目生晕,但见晓色开扶桑。迎阳晚出步就坐,绛纱玉斧光照廊。野人不识日月角,仿佛尚记重瞳光。三年归来真一梦,桥山松桧凄风霜。天容玉色谁敢画,老师古寺昼闭房。梦中神授心有得,觉来信手笔已忘。幅巾常服俨不动,孤臣入门涕自滂。元老侑坐须眉古,虎臣立侍冠剑长。平生惯写龙凤质,肯顾草间猿与獐。都人踏破铁门限,黄金白璧空堆床。尔来摹写亦到我,谓是先帝白发郎。不须览镜坐自了,明年乞身归故乡。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宋仁宗容貌俊朗。尤其是那句“天容玉色谁敢画”,颇具想象空间。

光靠想象也不行啊,俗话说,有图有真相,能有照片才更直观呢。在古代,既没有拍立得,也没有单反,只能凭借画师的妙手丹青来重现帝王的威仪。在台北故宫,就收藏有宋朝所有帝王的画像。当然,也包括宋仁宗的画像。

王凯和宋仁宗(宋仁宗有神仙颜值)(6)

《宋仁宗坐像轴》

绢本、设色,纵五尺九寸,横四尺,画坐像高五尺。微须,幞头,赭袍。

这幅画像展示的是宋仁宗老年时的容貌,换做年轻的时候,铁定也是一枚小鲜肉。即使和宋朝十八位帝王站一块,那也是颜值担当!

“为人君,止于仁”

公元1059年,距仁宗驾崩还有四年时,以宰相富弼为首的群臣连续五次上表请求给他加尊号为“大仁至治”,但是仁宗都没有批准。但他离世后却难以阻止群臣给他加上“仁”的尊号。就连元相脱脱编写的《宋史》也对宋仁宗统治时期赞颂有加:

(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之间,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残刻之人;刑法似纵弛,而决狱多平允之士。国未尝无弊幸,而不足以累治世之体;朝未尝无小人,而不足以胜善类之气。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子孙一矫其所为,驯致于乱。

宋仁宗去世时,“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就连曾经的“死对头”——辽国的皇帝耶律洪基听到其驾崩的讣告,抓住宋朝使者的手,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辽国还将宋仁宗送的御衣“葬为衣冠冢”,岁岁祭奠。

直到700年后,自视甚高的乾隆皇帝,也坦承:平生最佩服的三个帝王,除了爷爷康熙和唐太宗,就是宋仁宗了。

《大学》有言“为人君,止于仁”,即为人之君的最高境界就是“仁”,而纵观宋仁宗的一生,他无愧于这个“仁”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