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天择之人(物竞天择人竞谁择)

物竞天择,人竞谁择 ——霞客,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物竞天择之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物竞天择之人(物竞天择人竞谁择)

物竞天择之人

物竞天择,人竞谁择

——霞客

前言:笔者也是从象牙塔出来的,也和许多象牙塔出来的小伙伴一样,都有这样一种未曾得到回应的呐喊:“为什么书本里面的知识,和我们走入社会以后的情形,是不一样的?说好的祖国小花朵呢?说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呢?”。

我迷惘了很久很久,久到自己很久都没有再次数星星了,那些远的、近的、认识的、不认识的。

也听过很多的解释,可是很牵强。于是我从文学中去找答案,从史记中去找,从梦的解析去找,从社会中去找,从道家去找,从佛学去找,从互联网中去找,从创业路上去找,我想找鲁迅先生问问,可他不在了......

于是我写下这两篇文章。

何谓道德,是天道和人德的一个简称,两个字放在一起组成一个词,也是天道和人德在立意上的合一,即天人合一。

所谓天道,道德经所讲:“道可道,非常道”,简意来说:“道”是可言说的、可表述的、可看到的、可学到的、可感知到的,非常道是指:又是目前我们是难以用“可知的认识、知识”代入解释的,是抽象的、难以真正言说的。比如:时间,能量,空间,物质,秩序,无序,命运,规律,规则,风雨雷电,地水火风等。

笔者是这样认为的,天道人德中的‘人德’分为这三个要素:人道,人德,人性。

政治,此政治非我们平常意义上了解的政治,不是特指。从道德立意上来看,“政”是一个抽象字,它的语义包含和代表了人类的“道”,是不可言说的;“治”是一个具象字,它的语义包含和代表的是人类的“德”,是可进行的行为。和道德一样,在语义上是抽象和具象的结合。

中国的文字很有意思,主政一方,也有趣的。笔者很少听说“主治一方”,听到看到最多的是主政一方,看来很多玩笔头的家伙非常向往“抽象”行为,弄得后代的学者、管理者、受众群体们,也一门心思往里钻,脑海中都是些“玄之又玄”。以至于让后人一直往“人道”中琢磨,无形中却忽略了人德和人性那些篇章,包括“治”的一面。

人类向往未知,向往玄妙、玄奥,这是天性,哪怕会恐惧,这也无可非议,但还是要有些自知之明的,只有累死的牛。政治在这里不是特指,是因为笔者认为,它是广泛性存在的一种属性,在人类的历史中,直至每个国家、年代、社会、家庭,个人,每一个个体身上,都有这种“政的属性”。比如说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念头——吃什么,在部落社会,在封建社会,在现代社会,吃,是一个抽象词(在这里不是动词、形容词之类的),吃饭、吃面,吃包子则是具体的行为。“政”这种属性,倒是很有意思的,相对来说:因为它是绝对存在的,天然的,天生的。其它例子不举了,笔者用意是让读者知道什么叫‘人道’。

教育的放开与开放,使每一个学习者,能够得到知识,学会分明,看清世界,这是一个极好极好的事情。美国社会有这么一种现象,叫“信用卡生活”,买面包是预支的钱,买手机是预支的,买房子是预支的......很多美国人都是这样的生活方式。导致这样行为的原因,有人说是美国人的性格造成的,笔者在这里保留意见,不跑题了。在日本,则有另一个现象,叫“宅生活”,大量的年轻人、青年人窝在家里,看漫画、看电视、看书、买、买电动工具......也不出去谈恋爱,也很少出去社交交流。在这两个号称“世界教育标兵”的国度,其高等教育下的“新人类”,居然是这样的德性,别说笔者这个‘国外人’看不懂,就是它们本国的人也不明白——这个世道怎么了?

在中国,信用卡生活,宅生活越来越被“高等教育下的新人类”所接受(这类现象不是‘泊来’的,而是自产生的)。还有另外一个现象叫“随身带个老爷爷”,在大量的新式小说中,包括玄幻、武侠、历史、架空、穿越、重生、种田等形式小说中,什么得到天下第一的绝世武功,天下第一的神兵利器,随身带个系统,带个主角光环,重生带个前世经验等等,不然都不好意思出门。现实生活中,拜干爹,做狗腿,考试带小炒,玩游戏开外挂更是不胜枚举。总之一句话:带着优势,一路碾压。不用卖力气,不用动脑子,大鱼吃小鱼,更不用努力。这些类似的行为和想法,其受众是亿万的。

量变引起质变,美国人的质变,还不起钱怎么办?推翻美国政府么?还是公投?那没办法,还得走走老路,那就去抢,去打,去搞事情,因为养不起人了;日本人的质变,大量的女性走入歌舞伎町,以及‘躺’的职业走向世界,大量的男性青年被迫‘精神洁癖’,或找干爹一起搞事情。

抽一根烟,第二天不会马上得“肺癌”,我们什么时候会质变和‘被质变’......

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如果说文明是静态的,文化则是动态的,而我们的文字是“动态的文明”。

物竞天择,如果说这是“天道”,那么“人竞谁择”则属于“人道”范围。

很早很早以前,有文字记载的三皇五帝时期,就已经正式记载了“人竞谁择”这个命题。别的不说,就“皇座”来说,最初的应该是‘能’者居之,就像部落中,谁能带领大家伙狩到猎物,谁就是老大;谁能预测明天下雨还是不下雨,就听谁的;谁能听懂上天的神谕,就支持他;谁能治病救人的,那就是亲爹了。总体来说,因为那时候的社会分工不多,人口不多,劳动力不多,技术不多,心思也不多,整个层面还是看天吃饭。后来尧帝出现,他觉得舜这个小伙子不错,能力尚可,技能还行,比起其它竞争者来说,也比较‘顺眼’,综合实力不错,于是尧帝通过自己的声望,让位给了舜。不得不说,从有记载以来,这是第一次人类从“物竞天择”,转为“人竞人择”的行为。

一直到夏朝的出现,整个社会阶层开始出现新的雏形——人竞人择,整个王朝相对与“天”来说,还是物竞天择的;然而王朝的内部则是开始了“人竞人择”,不像部落时期,仍然处于‘天择’的范围。

到后来秦朝的统一,秦皇命人在和氏璧上写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个时候,才从雏形到正式的确立——“人竞人择”的合法性,是真正意义上的从意识源头开始,简单理解叫人治的合法性,也是皇帝这个职业的合法性、终身性。

与此同时,人竞人择的伴生品‘人竞权择’也正式闪亮登场。

一直到今天,是人竞人择的确立和发展期,而问题却出在了伴生品“人竞权择”这里,几千年下来,一直饱受诰病,非议不断,整个文明的进程也一直就‘堵’在这里。市面上有这么一个段子:说是一个工程师拿‘倒’了设计图纸,本来东家是想建一个烟囱的,结果出来的成品是一口井。

‘人竞权择’下其中的一个产物,叫“物美价廉”,也可称它们是‘权择’下的牺牲品。

任何事物都有其成本,树木生长需要阳关、雨露、营养,更何况是从人脑子、从人手上出来的产物,基本上都是成本的叠加产物,人力、物力、脑力、精力、原成本等,都是成本。现代社会还有很多一元店、二元店、十元店,笔者认为,这是一种买一次,伤害更深一次的行为(‘权’的属性也是广泛存在的,并不是特指)。所幸世上还是有很多坚守者的,如乔家大院。

存在即是合理,权利的存在自然有其合理性,避不开,索性倘然面对。也确实是不能避了,从“秦”以来至今,已经避了几千年。多少技艺、多少文艺、多少传承、多少人,就这么遗失掉,甚至包含了自然界的物种。

在人竞权择的体系中和发展中来看,由那么几个层面构成:皇权天授,到人(官与民)竞皇择,再到人竞官择(民竞官择),这么三个从上而下的“权择结构”。而从近代看西方欧美社会,却多了点变化,笔者称它“人竞能择”,这个‘能’包括了能力者、市场供需、贵族的谢幕;也是这些变化,使得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短短两三百年时间,就追赶上中国两三千年的发展,有些虽然还是很弱势,甚至是拿来主义的那种不稳,可有些却比我们强很多,虽说现在稍微有点变味,‘能择’偏向和靠近了一些‘权择’。

很多学者会将技艺、文字、艺术、建筑、律法、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等,按照金字塔形式去做排列。可是笔者认为,在整个文明体系的架构中,它们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根线上的蚂蚱。它们仅仅是年代不同、发展的层次不同、深度不同而已,部落社会中也存在技艺、文字、艺术、建筑、律法、农业、交易等,虽然只是行为,不像如今的行业、产品、产业什么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每个人的解读不同,在这里,笔者从天道人德中的“人德”去理解的:这个‘一’是指人类,二是指生存和发展,三是指人道、人德、人性,而由这三者去发展生生不熄的文明进程。

“人”尝试创世,那么是有这几个阶段的:先是个体行为和个体思想,这是第一阶段;接着是一部分人证明与共识(可参考笔者另一篇文章《区块链大猜想——史记》中的证明机制和共识机制),形成现象,这是第二阶段;再接着,当这个现象存在着发展空间和正面引导时,就形成了文化,这是第三阶段;再再接着,当文化经过漫长时间的演绎、包容,还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达成外在表现形式时,就是文明;最后是“道”的层面。这是广度方面,各层次的深度这里就不做讲解。

比如中国的文字,就是这样的一个演绎过程,而且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动态文明’。历史上和今天,有非常多的行为和思想,能够达到第一阶段,比如说暴力行为,它却达不到第二阶段,而它的包容词‘竞争’却达到‘道’了的层面。‘宅男宅女’所代表行为和思想,也只能达到第二层次。图腾、舞蹈、绘画这些目前到第三层次,而图腾的包容词‘信仰’,却达到‘道’的层面。文字,则是处于文明和‘道’层面之间,所以我们今天有这么一个词形容它“文以载道”。

也因此,我们在看其它国家的文字(非语音)的时候,通常会有一种碾压感,原因就在广度和深度这里。

说说美德吧,美德最早的提出,其目的是为了使人更好的生存、生活与发展、竞争,它即考量了人道中的规律、规则,也加入了人德中的具体行为,也考虑了人性中的不确定性。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格物、致知、诚志、正心、修身等。同时还有“新德”的出现,包括八荣八耻、文明标语等,这个倒是一脉相承,前‘铺’后继的。

美中不足的是,美德的发展和“人竞权择”,在同一个时期,碰面了。有人觉得这是缺陷美,笔者还是觉得惋惜、可惜。

所谓道德,即生存,是发展,是基石,是合理,是合法,更应该被“通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