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什么要杀贺兰敏月(武则天命令用马缰绳勒死亲外甥贺兰敏之)

对于汉唐两朝,后世一般都会用“强盛”来评价,这是基于武功和经济层面的定位,但对于其统治者的私生活来说,民间一直有“臭汉、脏唐、乱宋、哀明”的说法。《红楼梦》第六十三回,贾蓉笑道:“从古至今,连汉朝和唐朝,人还说脏唐臭汉,何况咱们这宗人家。谁家没风流事,别讨我说出来。”看来此种说法由来已久。

也就是说,在民间百姓眼中,汉唐两朝皇室之内,违背伦常、荒淫无度之事屡见不鲜,污臭肮脏,令人不齿。

汉朝皇帝多有龙阳之好,如汉文帝与邓通、汉哀帝与董贤、汉成帝与张放、汉武帝与韩嫣、汉惠帝与闳孺,这些皇帝男女通吃,不但同性相恋,而且后宫妻妾成群。还有,汉景帝册立曾经结过婚生过孩子的女人王娡为皇后;汉成帝把被父母遗弃的流浪女赵飞燕召入后宫宠爱,并立为皇后。

唐朝皇室之间子娶父妻,父娶子妻,公主包养男宠等等,都是司空见惯。如唐太宗霸占弟媳,唐高宗娶了自己父亲的女人,武则天上位后宠爱男宠,唐玄宗将儿媳据为己有等等。

武则天为什么要杀贺兰敏月(武则天命令用马缰绳勒死亲外甥贺兰敏之)(1)

(《王朝的女人》范冰冰饰演的杨贵妃)

在唐朝皇室如此脏乱的人伦关系中,还有一位被后人称为“禽兽不如”的男子,这人就是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这位年少貌美的贵公子,年仅29岁时就被姨母武则天下令用马缰勒死。武则天为什么要对自己的亲外甥下此狠手?他究竟做了哪些卑劣的恶事呢?他为什么会被后人称作禽兽不如的妖孽呢?

武则天为什么要杀贺兰敏月(武则天命令用马缰绳勒死亲外甥贺兰敏之)(2)

(《日月凌空》焦恩俊饰演的贺兰敏之)

其实,武则天对贺兰敏之有个由爱转恨的过程。要捋清二人的关系,得从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说起。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隋朝年间经商致富,资助李渊晋阳起兵,唐朝建立后,封应国公,死后追封周国公。他先娶的妻子是相里氏,生下两个儿子,即武元庆和武元爽。相里氏死后,武士彟又娶了杨达女儿杨氏为继室,生下了三个女儿,即武顺、武则天、武氏。

武士彟去世后,武则天才11岁。武元庆和武元爽这兄弟俩对继母杨氏很不好,而且经常凌辱三个妹妹。

武则天为什么要杀贺兰敏月(武则天命令用马缰绳勒死亲外甥贺兰敏之)(3)

(《武媚娘传奇》范冰冰饰演的青年武则天)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她便开始报复,把大哥武元庆贬死在龙州刺史任上,又把二哥武元爽流放到振州致死。

武则天对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心狠手辣,但对自己同父同母的两个姐妹关爱有加。

武则天的亲姐姐武顺,早年嫁给鲜卑人贺兰越石,生有儿子贺兰敏之,女儿贺兰氏。贺兰越石去世的早,武则天心疼姐姐一家人,于是将他们接到了长安居住。武则天成为皇后,武顺和女儿贺兰氏可以自由出入后宫。母女二人被唐高宗见到,纳入后宫受宠。武顺受封韩国夫人,女儿贺兰氏被封为魏国夫人。

武顺的儿子贺兰敏之年轻英俊、才华横溢,《资治通鉴》称“敏之貌美”,《旧唐书》称其“年少色美”,是个一等一的大帅哥。贺兰敏之不仅容貌出众,而且他的才学极高,曾编写《三十国春秋》一书。武则天对这个外甥特别钟爱,任命他为兰台太史令、左散骑常侍,并让他改姓武,袭封外祖父武士彟周国公的爵位,做武家的后代。

武则天为什么要杀贺兰敏月(武则天命令用马缰绳勒死亲外甥贺兰敏之)(4)

(《日月凌空》焦恩俊饰演的贺兰敏之)

以贺兰敏之的家世和地位,他本可以安享富贵,获得更高的成就,有一番大作为,可是他没有守住这份家业和尊崇,而是“挟爱佻横”,桀骜不驯,恃宠而骄,做了一系列变态的荒唐事。

其一,贺兰敏之竟然奸污了准太子妃。

司卫少卿杨思俭之女貌美,被唐高宗和武则天看中了,选为太子李弘的妃子,婚期将至,贺兰敏之强迫奸污了她。(“司卫少卿杨思俭女,有殊色,上及后自选以为太子妃,昏有日矣,敏之逼而淫之。”)后来不得不改选裴居道之女为太子妃。

其二,贺兰敏之竟然欺辱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女儿,是贺兰敏之的表妹。她还在幼童时,常到外祖母杨氏家,而贺兰敏之深受外祖母宠爱,常居在此。太平公主随行所带宫女经常被贺兰敏之淫弄,恐怕连尚是幼童的太平公主也难逃其魔爪。(“时太平公主尚幼,往来荣国之家,宫人侍行,又尝为敏之所逼。”)这给太平公主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

其三,贺兰敏之竟然和外祖母杨氏有不轨之举。

贺兰敏之和武则天的母亲,也就是他的外祖母荣国夫人杨氏有不轨之事。当时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已经80多岁高龄,而贺兰敏之才20多岁。(“敏之韶秀自喜,烝于荣国)贺兰敏之仗着杨氏宠爱,为所欲为,骄横恣肆。此种不伦之事,让人三观尽碎,难以理解。

其四,贺兰敏之在外祖母杨氏丧期便寻欢作乐。

外祖母杨氏死后,丧期还没有过,贺兰敏之便换下丧服,招妓奏乐享乐。(“及在荣国服内,私释衰绖,著吉服,奏妓乐。”)此种不孝、荒淫之举,令武则天难以忍受。

其五,贺兰敏之竟然把给外祖母杨氏造像的钱贪污私用。

外祖母杨氏过世,武则天拿出一笔钱,让贺兰敏之建造一座大佛像来为杨氏祈福,没想到贺兰敏之竟将做佛事的绸缎隐匿贪污下来,中饱私囊。(“荣国卒,后出珍币建佛庐徼福,敏之乾匿自用。”)武则天对佛教极为尊崇,而贺兰敏之不仅贪污公款,还对佛像不敬,令武则天极为不满。

以上种种恶行,若是为真,那么,贺兰敏之简直就是禽兽不如,是一个变态的神经病。为何他会成为这样一个扭曲变态之人呢?

贺兰敏之变成这样,一来是他性格使然,他恃宠而骄,肆意妄为;二来是存心反抗武则天,与武则天作对。这也是因为武则天做得太狠毒。

武则天的姐姐武顺和外甥女贺兰氏被唐高宗宠爱,一开始武则天乐见其成,亲姐妹都获得盛宠,可以合力巩固势力。可是随着武则天权力野心的加重,武顺母女就成了自己上位的绊脚石,等到泰山封禅回来后,她便决心除掉年轻美貌的贺兰氏,于是派人将贺兰敏之的妹妹贺兰氏毒死。

武则天为什么要杀贺兰敏月(武则天命令用马缰绳勒死亲外甥贺兰敏之)(5)

(《武媚娘传奇》马思纯饰演的贺兰氏)

《新唐书》记载:

韩国出入禁中,一女国姝,帝皆宠之。韩国卒,女封魏国夫人,欲以备嫔职,难於后,未决。后内忌甚,会封泰山,惟良、怀运以岳牧来集,从还京师,后毒杀魏国,归罪惟良等,尽杀之,氏曰“蝮”,以韩国子敏之奉士彟祀。

女儿死后,武顺也心灰意冷,不久就离世了。武则天毒死外甥女,并嫁祸给两位堂兄武惟良、武怀运,之后未经审判便把这二人处死,妻女没入宫中为奴。为什么要处死武惟良、武怀运?因为在武则天年幼时,这兄弟俩对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也不够尊重。

妹妹被武则天毒死,母亲也随后死去,这让贺兰敏之对姨妈武则天产生了疑心。于是心中仇恨的种子就此种下。在仇恨的驱使下,贺兰敏之越发桀骜不驯,他渐渐扭曲了,做出一系列过激之举,就是向武则天复仇。

妹妹死后,贺兰敏之入宫吊唁,唐高宗李治一见到他,悲恸哭道:“我一早上朝前看她还好好的,没想到退朝后她竟然就身亡了,怎么会这样突然?”贺兰敏之听后,也是嚎啕大哭,并没有回答唐高宗的话。因为他心知肚明是谁干的。

这让心怀鬼胎的武则天产生了疑心,本来她打算利用这个才华横溢的外甥辅助自己,如今既然到这地步,彼此成了仇人,那绝对不能再留着他了,只是碍着母亲杨氏的面子,一时没法下手。

670年,武则天的母亲杨氏离世。671年,武则天向外甥贺兰敏之下手了。她先把贺兰敏之贬往岭南,授韶州刺史。贺兰敏之流放途中,长安使者追至,用马缰绳把他勒死了,死时不过29岁。

《资治通鉴唐纪十八》记载:

初,武元庆等既死,皇后奏以其姊子贺兰敏之为士彟之嗣,袭爵周公,改姓武氏,累迁弘文馆学士、左散骑常侍。魏国夫人之死也,上见敏之,悲泣曰:“向吾出视朝犹无恙,退朝已不救,何仓卒如此!”敏之号哭不对。后闻之,曰:“此儿疑我!”由是恶之。敏之貌美,蒸于太原王妃;及居妃丧,释衰绖,奏妓。司卫少卿杨思俭女,有殊色,上及后自选以为太子妃,昏有日矣,敏之逼而淫之。后于是表言敏之前后罪恶,请加窜逐。六月,丙子,敕流雷州,复其本姓。至韶州,以马缰绞死。朝士坐与敏之交游,流岭南者甚众。

贺兰敏之面对武则天的拉拢,没有选择妥协为其效命,而是变着法子折腾武则天。他玷污预选的太子妃杨氏,与外祖母杨氏有越轨之举,而且对年幼的太平公主有侮辱之举,这些行为,将皇家的尊严踩在脚下,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武则天的底线,以武则天的狠辣,肯定不会放过他。

武则天不仅流放了贺兰敏之,还恢复其本姓,剥夺了他承袭的武家爵位,不让他再做武家的后嗣,这还不放心,还在流放途中,派人追上将他用马缰绳勒死,而且把和贺兰敏之交好的友人也统统流放。

对于杀死贺兰敏之的原因,武则天所列的罪状都是关于他的生活作风问题。似乎贺兰敏之就是因为自己行为不端,招致杀身之祸的。史书上也都是这样记载的。

《旧唐书》记载:

敏之既年少色美,烝于荣国夫人,恃宠多愆犯,则天颇不悦之。咸亨二年,荣国夫人卒,则天出内大瑞锦,令敏之造佛像追福,敏之自隐用之。又司卫少卿杨思俭女有殊色,高宗及则天自选以为太子妃,成有定日矣,敏之又逼而淫焉。及在荣国服内,私释衰绖,著吉服,奏妓乐。时太平公主尚幼,往来荣国之家,宫人侍行,又尝为敏之所逼。俄而奸污事发,配流雷州,行至韶州,以马缰自缢而死。

贺兰敏之只活了29岁,便被流放致死。新、旧唐书均没有给他立传,他的事迹只在其他人的纪、传中提及。而贺兰敏之被流放处死,无非这几条罪状:

1.“敏之既年少色美,烝于荣国夫人,恃宠多愆犯,则天颇不悦之”;

2.“司卫少卿杨思俭女有殊色,高宗及则天自选以为太子妃,成有定日矣,敏之又逼而淫焉”;

3.“荣国夫人卒、则天出内大瑞锦,令敏之造佛象追福,敏之自隐用之”;

4.“及在荣国服內,私释衰絰,著吉服,奏妓乐”;

5.“时太平公主尚幼,往来荣国之家,宫人侍引,又尝为敏之所逼”。

武则天为什么要杀贺兰敏月(武则天命令用马缰绳勒死亲外甥贺兰敏之)(6)

(《日月凌空》焦恩俊饰演的贺兰敏之)

按照史书的记载,贺兰敏之的死,罪有应得,是他咎由自取,禽兽不如,紊乱纲常,武则天是执法无私,千年来已成定论,人们对于贺兰敏之也多给予鄙夷之声,认为他就是一个心理扭曲的变态。然而,历史真相果真如此吗?贺兰敏之真的是因为行为不端而引来杀身之祸吗?

1964年,有学者在整理唐碑石时,在咸阳市周陵乡出土了贺兰敏之墓志,题为《大唐故贺兰都督墓志并序》,刻于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年),无撰写人姓名。墓志铭文中对贺兰敏之的死作出了与史书截然不同的结论。根据墓志的内容,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贺兰敏之之死的一些端倪。

墓志序文中用了许多历史典故,词语华丽,艰涩难懂。可能是因为对武则天的作为不敢明言之故。但字里行间,却为贺兰敏之喊冤,对贺兰敏之的死提供了宝贵的线索,让后人对于贺兰敏之的事迹和真正死因有了新的认识。

墓志对武则天所列罪状没有记载,反而对贺兰敏之极为赞誉,“冲襟朗鉴,风度卓然。瑶林玉树,不杂风尘。鸾章凤姿,居然物外”,“峻学山于策府,则霞壁万寻;披翰苑于儒林,则云柯千丈”,可谓用尽溢美之词。

墓志说他:“心水如镜,贝锦成哗。非辜获罪,命矣长嗟”。又有唐中宗“重悬日月”,赠官敕葬等词,极力说明贺兰敏之是被冤枉的,是无辜的。

墓志文中有:“既而时移代易,森秀风摧。萋斐且行,薰莸遽改”几句话,可以看做是为贺兰敏之隐约的辩护词。

“森秀风摧”,出自魏晋李康的《运命论》:“夫忠直之迕于主,独立之负于俗,理势然也。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以此说明贺兰敏之才华出众、品行高尚,招惹来是非,遭到摧残迫害。

“萋斐且行”,出自《诗经·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萋斐是把文与彩互相错杂在一起,贝锦是织成贝形花纹的锦。古代用来比喻以谗言给人罗织罪名,用谗言毁谤陷害别人的人。

薰莸遽改”,出自《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薰是香草,比喻高洁之人;莸是臭草,比喻恶臭之人。香易散而臭难除,好人易被害,恶人难除灭。

字里行间想表达的意思是:在武则天的统治下,忠直高洁的人遭到构陷,恶人小人横行,是非善恶香臭颠倒。

武则天为什么要杀贺兰敏月(武则天命令用马缰绳勒死亲外甥贺兰敏之)(7)

(《武媚娘传奇》范冰冰饰演的武则天)

从史书、文献、贺兰敏之墓志综合来分析,可以大致看出武则天处死贺兰敏之的真正原因。

其一,贺兰敏之与武则天是对立的政治派别。

在权力斗争面前,不是自己人,往往下场凄惨。贺兰敏之的死,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没有站到武则天的队伍里。

(一)以造佛像试探出贺兰敏之的政治立场

旧唐书、新唐书都记载,在武则天母亲杨氏死后,武则天出钱让贺兰敏之为杨氏造佛像祈福,而贺兰敏之把钱贪污私用了。司马光似乎看出了其中的奥妙,在《资治通鉴》中略掉未写。

其实,贺兰敏之的这条罪状,表面是因为“钱”,实质是因为“佛”。表面是经济问题,实际是政治问题。

武则天为了替代李唐称帝,推行她的武周方略,从佛教的《大云经》里找到了女人当皇帝的理论根据,因而,佛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神圣而至高无上的,她也把佛教的地位放在了其它教派之上。有了佛教的理论,取代李唐统治就有了合法性,就有了思想基础。

武则天给恃宠任性的贺兰敏之造佛像这个任务,目的就是试探他的思想和政治态度。而贺兰敏之根本不愿意干,于是做出贪污这个不合常理的行为,以贺兰敏之的家世和地位,根本不可能把这点小钱看在眼里,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他故意不想做。

而武则天以贺兰敏之的经济问题作为罪证,就避免了因政治问题而除掉异己的口实。这种手段可谓高明。

造佛像这件事,不仅试出了贺兰敏之的政治态度,而且试出了跟贺兰敏之常在一起的其他学士们的政治态度。在贺兰敏之流放的同时,“朝士坐与敏之交游,流岭南者甚众”,与他交好的一众朝士都遭到了流放。

显然,这不仅仅是贺兰敏之个人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事件,充分说明以贺兰敏之为代表的众多学士给武周革命的准备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对于不是自己派别的人、不拥护自己的人,武则天只能除掉。

(二)贺兰敏之墓志表明他不愿与武则天为伍

贺兰敏之的墓志中说他:

“铜仪辩纬,平子不足侔;渠阁谈经,公曾具能拟。葛洪万卷,吞若胸中;惠施五车,视如掌内。”

其中所用历史典故提到张衡、荀勖、葛洪、惠施几个著名人物,饱含着深刻的用意。他们都是历史上享有盛名的经学和刑名学的大师。

在政治态度上,张衡曾力劝汉顺帝刘保“勿令刑德八柄,不由天子”。荀勖在任西晋尚书令时极力谏阻晋武帝司马炎欲废太子衷夫妇的打算。这些经学大师的思想体系和政治态度,对贺兰敏之的政治立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这恰恰是武则天想把权柄由天子手中接替到自己手中的最大障碍。

站在武则天对立派别的贺兰敏之,即使他是亲外甥,也难逃被除掉的命运。

其二,杀贺兰敏之是为了削弱李唐势力

由于政治立场问题,贺兰敏之与李唐皇室交好,而不愿站在武则天这边。在武则天眼中,贺兰敏之助长了李唐势力,对自己不利,必须想法除掉。

(一)贺兰敏之和李贤交好

李贤是武则天的二儿子,可是他的身世向来存在争议。李贤的出生日期距离他的姐姐安定公主出生日期太近,而且他又出生在唐高宗和武则天祭拜昭陵的途中,因而一些宫人在私下里议论,李贤并非武则天亲生,而是韩国夫人武顺所生。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李贤和贺兰敏之就是同母的兄弟。

贺兰敏之和李贤私交甚好,而李贤和武则天的关系向来不合。675年,太子李弘突然死去,李贤被立为新太子,母子关系反而变得更加恶劣。680年,武则天以谋逆罪名废李贤为庶人,流放巴州。684年,武则天派酷吏丘神勣逼令李贤自尽。

而在670年,武则天杀死贺兰敏之,就是为了逐步削弱李贤渐渐增长的势力。

(二)唐高宗李治信任贺兰敏之

贺兰敏之才学极高,他和唐高宗李治昼夜相伴,成了唐高宗的亲信。贺兰敏之墓志说他与唐高宗:“坐为师友,入作腹心,金殿异其恩荣,玉掌殊其礼物。”武则天不会容忍贺兰敏之长期陪在唐高宗身边,这对自己上位是个极大的威胁。

其三,武则天毒死了贺兰敏之的妹妹,两人成了仇人。

贺兰敏之的妹妹经常出入禁中,因她美貌,被唐高宗看见,受到宠爱,被封魏国夫人。武则天眼看这个外甥女和自己争宠,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派人用毒药秘密将其毒死,并嫁祸杀死武士彟的两个侄子武惟良和武怀运。

贺兰敏之听唐高宗告知他妹妹的死讯,恸哭不止。武则天听到后,说:“这小子怀疑我!”开始对贺兰敏之极为厌恶。(“后闻之,曰:‘此儿疑我!’由是恶之。”)这是处死贺兰敏之的最直接原因。

以上这些,应该才是武则天杀死自己亲外甥贺兰敏之的真实原因。至于史书上所列的逼淫准太子妃和宫女,以及“烝于荣国夫人”,不过是陷害之辞罢了。

贺兰敏之和自己的外祖母荣国夫人杨氏有不轨之举完全是欲加之罪,根本不可信。

“烝”,本意是指火气上行,引申义之一是指与母辈通奸。就是说,武则天指出,贺兰敏之犯有和外祖母杨氏通奸之罪。

贺兰敏之出生时,杨氏已是64岁的老人了。等贺兰敏之到了18弱冠年龄,杨氏已是82岁的高寿老人了。一个年少色美的世家子弟和自己老祖母有越轨之举,此事令人难以置信,基本上不可能。杨氏宠爱贺兰敏之,或许仅仅是出于老年人对自己亲外孙的偏爱。

史书对贺兰敏之所说的罪状,无非是行为不端,生活作风有问题,即便这些都是事实,但这也仅仅是家丑而已,是个人作风问题,罪不至死,而且根本成为不了处死他的公开理由。

贺兰敏之的死,不过是古代统治者内部权力斗争的众多悲剧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贺兰敏之没有站在武则天这边,为其效命,而是与李唐宗室交好,武则天便借用其它罪名,想法除掉了这个绊脚石。贺兰敏之的悲剧告诫后人,当没有足够的力量维护自己的立场时,选择远离是非、明哲保身才是明智之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