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的龙头铡铡过谁:包拯包公青天三铡刀

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青天三铡刀,又名御铡三刀。此乃开封府包拯的最高刑具,据传说乃当年仁宗皇帝钦赐,御铡三刀在此就如同万岁亲临。于是,在京剧中,包公一声怒吼“开铡”,剧情顿时进入高潮。这三口铡刀,乃包公戏中的一种象征,一种符号,内涵丰富而且饱满。那么,它由来和作用是什么呢!

包拯的龙头铡铡过谁:包拯包公青天三铡刀(1)

据《三侠五义》里介绍,包公获得宋仁宗“赏了御札三道”,于是令师爷公孙策以“札”字当“铡”字,设计出龙、虎、狗三口铜铡。次日上朝,包公向宋仁宗展示,奏请“如有犯法者,各按品级行法”。仁宗听了“龙颜大喜,称羡包公奇才巧思”。这就有了包公执法的特权,即“御铡三刀”可以“先斩后奏”。三口铜铡利器的用法,是针对三类人的。龙头铡,可铡皇亲国戚、凤子龙孙;虎头铡,可铡贪官污吏、祸国奸臣;狗头铡,可铡土豪劣绅、恶霸无赖。

包拯的龙头铡铡过谁:包拯包公青天三铡刀(2)

其实,用铡刀作为刑具,在我国古代法律里是从来没有过的。从先秦到宋代,从来没有铡刀行刑的记录。秦汉时期有一种死刑叫“腰斩”,罪人裸体俯身趴在“案板”上,用斧子砍断罪人身躯。因此,“斧”字就有代表死刑的说法,如“斧钺之诛”,同时斧子还有辟邪的功能。隋朝确定五刑制度,死刑仅有斩、绞两种。斩,是用刀斩首;绞,是以短棍收紧套在罪人颈脖的绳圈使其窒息毙命。以后唐、宋两代都基本沿袭五刑制度,只有针对个别极其严重的犯罪,才特设“凌迟处死”。因此,现实之中,包公所处的北宋,是没有铡刀刑具的。

包拯的龙头铡铡过谁:包拯包公青天三铡刀(3)

不过,据文史专家研究,三口铡刀是有其源头可寻的,并非臆造。它是从上古时期的龙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中传承演绎而来。相传,上古时期在锻造“三大邪刀”的原料中,使用了许多恶毒之物品,并有多种诅咒缠缚。到了夏朝末期,“三大邪刀”曾经面世,被夏王桀拥有,并被供奉于夏朝太庙之中,它是夏王桀实施暴政的凶器和见证物。

包拯的龙头铡铡过谁:包拯包公青天三铡刀(4)

据山东《科技信息·探索与发现》2010年第十一期《龙牙、虎翼、犬神》一文中说:“据史料记载,商汤攻入夏朝太庙之时,黑云遮天、鬼哭狼嚎,龙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化为三股妖风袭来,顿时商朝大军死伤无数。汤王弃戈下马,手持轩辕黄金剑单人闯入太庙主殿,挥剑疾斩,‘三大邪刀’被击成碎片封印于地下。”

包拯的龙头铡铡过谁:包拯包公青天三铡刀(5)

到了东汉末年,世道大乱,“三大邪刀”再次现世。有“三国群雄之一”称号的军阀、权臣李傕,曾担任东汉大司马。陈寿在《三国志》中道:“李傕带三刀,手复与鞭合持一刃(带三刀,执一刀)。侍中、侍郎见带仗,皆惶恐,亦带剑持刀,先入在帝侧。”其中,“三刀”就是用传说中被封于夏朝太庙地下“三大邪刀”的碎片再造而成。后来,曹操将李傕灭了,毁坏其“三大邪刀”成碎片,再度封埋在商朝太庙之中。到了北宋,著名铁匠韩蕲在开封一带发现了商朝太庙遗址,并开启封印,取得“三大邪刀”碎片,与宫廷铸剑师合力打造了一百零八天,方才制成“三口铡刀”,名为“降龙”、“伏虎”、“斩犬”,并经北宋天子御批。这正是“龙牙”、“虎翼”、“犬神”的延续和蜕变。

包拯的龙头铡铡过谁:包拯包公青天三铡刀(6)

“三大邪刀”之说,有无史实依据不说,单就掌握在谁的手中才是关键。三口铡刀行刑,世上就根本没有的事,老百姓为什么喜欢包公拥有它,这也是利器掌握在谁的手中决定的。所以老百姓喜爱“青天三铡刀”,见“铡刀”如见包公,就在于包公的精神和形象,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呼唤和爱戴。戏曲里的经典《铡包勉》、《铡美案》、《铡国舅》、《铡郭槐》,这“四大铡”为包公手里的“三大铡刀”,注入灵性,永远活在了民心之中。正是:罪恶助长“三大邪刀”之邪气,功勋注入“三大铡刀”之浩气。(文/蔡驷读历史 图/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