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宝关停了怎么办(相互宝宣布关停)

作者:张生来源:鸣金网,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相互宝关停了怎么办?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相互宝关停了怎么办(相互宝宣布关停)

相互宝关停了怎么办

作者:张生

来源:鸣金网

来的时候都说保险,走的时候成了公益。

马云的相互宝,注定无法像俞敏洪那般体面!

蚂蚁巨震,终于还是轮到了相互宝!

12月28日晚,支付宝上突然弹出的一则相互宝的公告,瞬间让无数人上头,还以为是相互宝罕见的以这种形式给用户发出的扣款提醒,没想到却是一张关门通知。

相互宝在公告中明确表示:

1、2022年1月28日相互宝将正式关停,原定当日扣款以及之后两期的分摊金,都由平台承担,不用成员出钱。

2、医院初次确诊时间在1月28日之前的患者,仍可以在6个月内发起互助申请。

相互宝还象征性地给了为期3个月的“赠险”,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7500多万用户就地解散,照相互宝的说法,以前出的分摊金都做了公益帮助了其他患病成员,没有退费,大家再无任何瓜葛。

随着相互宝的关门,中国网络互助也将正式走到了终点。

曾几何时,多少人都做过这样一个梦:如果全国人每人给我一分钱,我岂不就成了百万富翁了?

这个梦,在马云的手上真的实现了,蚂蚁相互宝在短短一年时间内,让1亿中国人,每人每个月出几块钱,就办成了上亿的项目。

2015年,在国家“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保险”号召下,迅速涌现了300多家网络互助组织。

但直到2018年相互宝的登场,为老百姓普及了“花小钱,看大病”的美好愿景,网络互助开始受到疯狂追捧,加入各大互助平台的人数,呈指数级增长。

2019年,相互宝推出刚满一年,加入用户数就突破了1亿人,人们奔着对马云和支付宝的信任,将未来的健康托付给了蚂蚁,今天花点小钱,指望真的有一天自己生了大病,相互宝能提供30万救助金。

百度来了,美团、新浪、苏宁、360等互联网巨头都一拥而上。

很快,有关部门就收到数不清的投诉,网络互助的路子走歪了。

1、明面上叫网络互助,平台在宣传的时候却都打着保险的旗号,却没有多少用户去刨根究底。

2、“先保障,后分摊”的互助模式,令平台一夜之间累积了数以亿计的资金池,巨大的灰色地带有沦为平台或个人提款机的风险。

以相互宝为例,2020年累计分摊金额就高达98.9亿,换做谁都是一个极其诱人的蛋糕。

3、平台审核放款机制不透明,管理更是良莠不齐,有人确实得了大病,却被平台拒绝救助,也有人轻易钻了空子,拿到了巨额救助金。

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发生在水滴筹上的德云社演员虚假筹款事件。

更有水滴筹和轻松筹,为了在医院“抢生意”拉用户加入自家平台,爆出大打出手的丑闻。

甚至连相互宝都被曝出,同样的疾病,在保险公司那里都获得理赔了,却被相互宝拒赔。

4、数不胜数的套路更是家常便饭,诱导用户、自动扣费、擅自修改协议在各大平台上纷纷被曝出,就连相互宝也没能例外。

再加上上万亿保险机构的既得利益受到了威胁,猛烈的监管大锤一来,所有平台都扛不住了。

一个“非持牌经营”,就将所有平台打回原形。

今年初,美团互助宣布退出,也成了业内唯一一家给用户全额返还过往分摊费用的平台。

3月底,轻松筹旗下轻松互助、水滴筹旗下水滴互助相继宣布关停,整个行业一下子没了喧嚣,就剩下相互宝一家硬抗。

相互宝,不是没有危机,更不是没有想过自己的后路。

去年上市前一天被紧急叫停的蚂蚁,在其招股说明书中,就给出了它的判断:

相互宝可能需要被剥离出去,如果发生最坏的情况,蚂蚁更希望的结果是有第三方能出面承接。

蚂蚁所说的最好的第三方,当然非保险公司莫属,也只有险企才拥有“永久存续,不会破产”的免死金牌,才能对近亿人的相互宝用户提供足够长时间的保障。

但蚂蚁还是失算了,他们一定做过努力,但最差的结果还是没有改变,相互宝最后只留下了“相互”,却唯独没有了“宝”。

即便三年救助了17.9万名患者,也无法平息7500万用户退费无门的怒火。

据相互宝此前发布的数据,1/3以上的用户来自农村和县城,很多月均收入只有区区1000元。

这些老百姓都是冲着马云和蚂蚁的名声而去,哪怕分摊的保费从一次几分钱,到最后涨到了近10块,哪怕一个月还要扣两次费,这7500多万人还是选择留了下来。

相互宝一句关停,注定无法像先走一步的平台那样轻松,蚂蚁的体量和声望,也令它更不可能体面地离去。

但若独自承担“善意被欺骗”的骂名,无论蚂蚁还是马云,都不可能会甘心。

唯一能让蚂蚁保留些许体面的,或许只有退还三年收取的21亿管理费了。

但前提是,这个体面的蚂蚁股东们想不想要!

本期内容就到这里,如果觉得还不错,就顺手给个赞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