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地球人口总数(地球人口80亿在望)

人口规模到底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中美两国的发展给出了答案。

过去一个世纪,美国正在利用了庞大的人口素质优势,成为超级大国。而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近半个世纪中,人口红利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回顾现代经济的发展,很多国家都在重复着同样的故事:经济起飞,生育率下降。这是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正在面临的问题。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年中发布的《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显示,全球人口预计将在2022年11月15日达到 80 亿,印度将在2023年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未来5年地球人口总数(地球人口80亿在望)(1)

根据现有数据推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7亿。20年前,联合国对于2050年世界人口的预测是89亿。

此外,到2100年,全球人口将在89亿至124亿的区间范围内,总人口开始减少的可能性达到50%。

联合国预测,在未来的近三十年中,全球人口超过四成的增长仅来自5个国家: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印度、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同时,印度、中国、美国仍将在人口数量上依次位居前三名。

2050年,美国将增加4000万人口,共拥有3.75亿人口,而尼日利亚在这期间的人口增量将达到美国人口增量的四倍,在总量上接近美国,并将取代印尼成为全球第四大人口国。

2022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全球预计将有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人口负增长,乌克兰因受到战争困扰而减少的人口数量可能将达到700万。

欧洲是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当前的年龄中位数达到42岁。欧洲人口从2020年的7.47亿峰值之后出现下降趋势,预计到2050年,欧洲人口将迫近7亿。

事实上,欧洲人口并不是这几年才走上下坡路的,早在半个世纪前,欧洲女性平均生育数就已经低于2.1的人口稳定替代率,现在已经跌至1.5。

与欧洲相反,非洲是今天世界上最年轻的地区,其生育率是欧洲的近三倍,且仍将持续攀升,预计在2050年,非洲人口将占全球人口的25%。

人口与经济、政治、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彼此之间互为因果,互相作用。因此,全球人口版图的变化,将潜移默化地改变现有的世界格局。

具体到中国,在独生子女政策施行几十年后,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人口问题的严峻性,于是一步步地逐渐放开生育数量,从单独二胎,到全面放开二胎,再到最新的放开三胎,乃至最近各地政府频繁出台的鼓励三胎家庭的刺激政策,都可以看出,人口对于国家经济的未来,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新增人口的35%均来自中国与印度。时至今日,中国人口的增长前景已经很不乐观,很可能在2022年首次出现下降。

未来5年地球人口总数(地球人口80亿在望)(2)

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中国人口将减少8%,印度人口到2064年将达到17亿的峰值,较同期的中国人口高出近50%。在人口总量上,遥遥领先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总体上,世界人口格局中的老龄化趋势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人力资本分布上的不平衡正在加剧,在这两个趋势的推动下,近年来部分国家的移民规模正在呈上升趋势。移民是缓解低生育率国家人口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平衡了世界人口格局。

与此同时,移民趋势的加剧,也让发达国家更看重高端国际人才的引进与培育,从而有效补充本国因生育率下降所导致的人才梯队结构不完整。而对于曾经拥有人口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移民所导致的人才流失将让本地的发展红利受损。

中国已经成为老龄化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但从政策体系到文化体系上,除了增加自然生育率之外,对于其他相关人口增长路径都缺乏有效支撑。

因此,在现行体制与文化背景下,中国在处理人口问题时,更应立足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加大对战略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同时保持现有的劳动力市场在未来持续保持较高活力与素质。

未来5年地球人口总数(地球人口80亿在望)(3)

毛大庆简介

毛大庆,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学博士,区域经济、人口学与城市更新学者,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协八届、九届、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北京新闻文化研究所执行所长。

优客工场(纳斯达克:UK)创始人,优享创智(共享际)创始人。

著有《城市人居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永不可及的美好》、《无处安放的童年》、《一口气读懂新加坡》,译著《奔跑的力量》、《朝圣波士顿马拉松》、《鞋狗》、《为谁留的空椅子》、《凿开公司间的隔栅》、《布隆伯格传》等。

爱好马拉松运动,2016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体育精神奖(提名奖)、2017中国马拉松年度人物。截止2022年7月,已经完成全程马拉松135个。2022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仪式火炬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