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转型发展(成功转型助力城市发展)

城市转型发展(成功转型助力城市发展)(1)

城市转型发展(成功转型助力城市发展)(2)

宽阔的柏油马路直通村口,平坦的水泥路面穿村而过,一辆辆小车来回穿梭,村道旁的路灯整齐划一,绿化的树木随风摆动,自来水通到了厨房,一座座别墅式的楼房屹立在村道两旁,瓷砖墙,大红门,耀眼增光,屋子里液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已经普及,这是安和街道美丽新农村的一个掠影。

区划调整,“乡”转为“街道”

改革开放40年来,安和街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60年代初起,经历了安和公社、安和乡、万华岩镇、保和镇四个历史时期蜕变成安和街道,目前安和街道总面积109.55平方公里,总人口29486人,其中农业人口20986人,城镇常住人口8500人。

城市转型发展(成功转型助力城市发展)(3)

如今的安和街道地处郴州大道、福泉大道、夏蓉高速、G107绕城线主干道纵横交错贯穿其中,交通十分便利,条条大道都是水泥路,辖区内已有9路、10路、65路、15路、101路等多条公交车线环绕, 每个村都有公交车通行,每个站点都设有客运招呼站,四通八达,交通便捷,告别了满脚泥泞走山路的历史。

改善设施,走向“新”时代

城市转型发展(成功转型助力城市发展)(4)

安和街道现有医疗卫生机构9个,其中有6个卫生室,1所卫生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专业医疗人员40人,实现了每户都有家庭医生服务。

城市转型发展(成功转型助力城市发展)(5)

建立了上下两层楼5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设有电子阅览室、读书室、未成年人活动室、文体室、健身室、棋牌室,舞蹈室,多功能活动厅等,安和街道不断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完善了村文化体育器材基础设施和文化网络,各村设有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村村响” 广播、无线电视“户户通”、 移动、电信服务网点3个,金融网点2个等,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辖区内有幼儿园5所,其中公办幼儿园3所,1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公办学校,2所民办学校——菁华园、科龙职业学校,基本实现幼有所教,病有所医。

经济腾飞,奔向小康社会

40年来,安和街道人民生活已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从小康型向全面小康的整体性转变。该街道大力发展产业,目前辖区内共有农民合作社15家,茶叶、蔬菜、海狸鼠等合作社的发展让更多村民选择留在农村,实现了农民在家门口就业。随着全区交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建设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转型发展(成功转型助力城市发展)(6)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安和街道已成为我区城市发展的主战场,目前,街道共有重点企业10余家,万华汽车城、舜华鱼业、大汉集团等重点项目纷纷在此落户。2018年,该街道计划实施项目12个,其中已开复工建设9个,完成项目投资5.3亿元。

城市转型发展(成功转型助力城市发展)(7)

与此同时,安和街道还充分利用辖区内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鼓励当地农民以种植瓜果、蔬菜为主,发展规模化的精品农业,带动了以万华岩风景区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业发展。2018年,街道在积极探索产、供、销一站式服务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形成了以万华岩风景区为核心,辐射带动新田岭茶叶、猕猴桃、万华红提等周边农业组团发展,打造了以万华岩风景区、万华红提庄园、小竹林生态休闲山庄、万亩茶园为主的生态休闲旅游业。

城市转型发展(成功转型助力城市发展)(8)

街道已连续18年举办了西瓜节,成功打响了安和西瓜的品牌;万华红提基地也已形成集休闲、文化、旅游观赏为一体的生态体验园;新田岭的云雾茶叶、高山无公害蔬菜、海狸鼠养殖等产业发展带动了村民种植积极性,农业 旅游业发展形势喜人。

城市转型发展(成功转型助力城市发展)(9)

截至目前,安和街道规模工业总产值达4.8亿元,限额以上商贸业营业额0.65亿元,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17亿元,增长120%,城镇化率为35.5%,全年合同利用外资35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50万美元,街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城市转型发展(成功转型助力城市发展)(10)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如今的安和街道正继续沿着“发展城市经济、提升服务效能、注重保障民生、惠及居民群众”的工作思路,向着建设“城市管理示范街区,文化旅游开发先行街区,服务民生和谐亲善街区”的目标奋进。

文/图:黄飞仙 罗红艳 张睿 刘成芬 贺茂峰 李慧玲

编辑:刘成芬

城市转型发展(成功转型助力城市发展)(11)

城市转型发展(成功转型助力城市发展)(12)

城市转型发展(成功转型助力城市发展)(13)

城市转型发展(成功转型助力城市发展)(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