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格格住的地方叫什么(清朝格格流落街头)

清朝格格住的地方叫什么(清朝格格流落街头)(1)

1960年1月26日,正是除夕。在北京东城区就任区政协委员的金蕊秀,接到了一个通知:前往载涛家里集合。

在那里,她看到了溥仪、溥杰等人,随后他们一起来到了全国政协。金蕊秀这才知道是周总理和夫人邓颖超要请他们一家吃饺子,庆新年。

第一次见到周总理,金蕊秀显得有点拘束。周总理却十分随和,见了她,便问:“ 你行几?”金蕊秀回答到:“行三。”

为了缓解稍显紧张的气氛,周总理风趣地说到:“喔,老三哪!”金蕊秀笑了笑,此后便没那么紧张了。

在聊天中,金蕊秀从周总理口中才得知自己被中央和毛主席“格外关照”的事情。

原来在1954年的时候,时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的章士钊注意到了金蕊秀,在得知其生活的过得比较艰难后,要求其写一份自述,并夹带了两张照片,转呈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看到那份自述后,当即批示:“走进了人民群众变成了一个有志气的人。”后送周总理查阅,在他们的关怀下 ,金蕊秀得到了“特别关照”,生活得到了改善。

清朝格格住的地方叫什么(清朝格格流落街头)(2)

那这个金蕊秀到底是何人?或许大家也已经猜到了,她正是栽沣的第三个女儿,溥仪的亲妹妹,故紫禁城中人称“三格格”的爱新觉罗·韫颖。

章士钊为何特意写信,请中央和毛主席予以其帮助,一个末代公主缘何能得到如此关注?从一个养尊处优的“格格”到毛主席所说的“有志气的人”,她又经历了什么?

“你的信很有意思”

爱新觉罗汉语称为“金”,在满清覆灭后,爱新觉罗·韫颖这个名字也就鲜少用了,而是用金姓代替了,韫颖号蕊秀,此后便常以金蕊秀姓名称呼。

清朝格格住的地方叫什么(清朝格格流落街头)(3)

1932年,金蕊秀和丈夫郭布罗去往了日本,在那段时间里,她一直和哥哥溥仪有书信来往。正是这些来往的书信,事后让章士钊先生看到了,这才引起了他的注意。

金蕊秀所写的这些信件被人收录后,编入了一本名叫《满宫残照记》的书中。1954年,这本书被章士钊先生在逛旧书摊的时候,无意中获得。在阅览的时候,看到了金蕊秀写给溥仪的信件。

信中呈现出来了一个天真无邪的金蕊秀,这让一直潜心研究中国文史的章士钊先生眼前一亮,觉得非常有意思,对金蕊秀产生了兴趣,一心想亲自见见这个不一样的女子。

于是四处打听金蕊秀的下落,当时,金蕊秀的七叔载涛在解放句炮兵司令部当顾问,后章士钊便找到了载涛,想让他引荐去见一见这个“金枝玉叶”。

载涛听了也面露难色,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侄女在哪里。直到有一次在政协会上,载涛见到了多年未见的侄女,这才知道原来金蕊秀就住在北京。

清朝格格住的地方叫什么(清朝格格流落街头)(4)

1954年,七叔载涛带着金蕊秀来到了住在东四八条章士钊家。

章士钊见了金蕊秀很是高兴,对金蕊秀说到:“我很想见你,你给溥仪写的信很有意思,我是从一本《满宫残照记》上看到的,我还把那本书呈给毛主席看了!”

金蕊秀听章行老这么一说,还有点不好意思了,那些信件,在金蕊秀现在读来,觉得幼稚可笑。

那天章老和金蕊秀聊了很久,在场的还有章夫人、朱海北夫妇等人。

聊完后大家在一起吃了饭,饭后,章士钊先生突然对金蕊秀说到:“过些日子,你写个自传,我呈给毛主席。”

金蕊秀当时还不情愿写这份自述,说自己过得挺好,就不要去麻烦毛主席了。但拗不过章士钊先生的再三要求,还是答应了。

其实章士钊先生在和金蕊秀聊天时,得知了她此时的日子过得并不容易,故让她写一份自传,意在请求中央和毛主席能关照一下这个“末代公主”。

清朝格格住的地方叫什么(清朝格格流落街头)(5)

回到家后,金蕊秀拿来纸币,准备写一份自传以往种种仿佛历历在目,在历史的进程中,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坎坷中蜕变

1913年,金蕊秀含着金汤匙在北京“紫禁城”出生。“三格格”爱新觉罗·韫颖,才是她最初的身份。

虽说此时的清朝已不复存在,但爱新觉罗皇族依旧存在,再紫禁城内的生活依旧还是十分优渥。金蕊秀和溥仪同为瓜尔佳氏幼兰所生,溥仪也很是喜爱这个妹妹。在这紫禁城里十多年,过得也是锦衣玉食的生活。

1924年,军阀冯玉祥部将溥仪驱逐出紫禁城,溥仪辗转来到天津张园,此后金蕊秀也跟在来到了张园。

19岁那年,溥仪亲自为妹妹寻得一门亲事,让她嫁给了前清大臣荣源的二儿子郭布罗·润麒。婚礼是在“满洲国新京”(今长春)举行。当时溥仪已经担任了“满洲国执政”,1934年号称为“满洲国皇帝”,继续过着“皇帝”的瘾。

借着溥仪的身份,韫颖和润麒也在“满洲国皇宫”中,过上了一段恬静的生活。

清朝格格住的地方叫什么(清朝格格流落街头)(6)

然而好景不长,1945年日本投降,“满洲国”也随之覆灭。在逃亡过程中,金蕊秀和丈夫郭布罗走散,她带着孩子辗转逃亡到了吉林通化,在这里她度过了一段极为困难的时光。

为她所不知的是丈夫润麒随溥仪被苏联红军拘捕,在苏联关押了5年后才被押送到了辽宁省抚顺战犯管理所。

在通化,金蕊秀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生活过得很拮据。几乎是靠着邻居和解放军的接济,才熬了过来。

对此,金蕊秀印象颇深,在自述里记录了几件自己流亡在外的事件:

在通化时,解放军看他们母子可怜,给了她一些细粮。金蕊秀很是感激,却也很满足。她说说:“我不要细粮,给我点粗粮就行了。”

清朝格格住的地方叫什么(清朝格格流落街头)(7)

不久后,二儿子又得了骨结核,温饱问题靠着接济才勉强维持,哪来的钱治病。就在这时,有一个姓孙的,自称是解放军的”通讯员“,常给金蕊秀送钱,有时十元,有时二十元。这才有了钱去给孩子看病。

他还说:“我带你去沈阳找你丈夫郭布罗润麒。”金蕊秀听了满心欢喜,但那人说不让她带孩子,金蕊秀便拒绝了,她说:“不带孩子可不行。”

过了些天,听街长说,那个姓孙的是国民党特务,被政府逮走了。金蕊秀感叹到:还好没信他的,差一点上了他的当。

清朝格格住的地方叫什么(清朝格格流落街头)(8)

写到这些事情,金蕊秀脸上却显得极为淡然。章士钊看了,直夸真实,还说:“这样实实在在地写,很好。”

除此之外,金蕊秀还在自述中提到了另一件事情。就是说她当年从长春带出来的东西,在临江时交给了当地的解放军负责同志,余下的摆摊卖过。

说到这,其实当时有个名叫马未都的收藏家曾有过记录他遇到金蕊秀的事情。

在那段时间里,为了生存,金蕊秀无奈只得拿着宫里的东西摆摊。有一次,马未都收来一个官窑瓷器,来找金蕊秀鉴定。

金蕊秀看着一眼官窑瓷都,却陷入了沉思。这时马未都看到了放在公主身旁的一个小木盒,木盒里整齐摆放着十几支香烟。平时摆摊,金蕊秀也售卖一些生活用品。

在看到木盒时,马未都突然想通了,对于普通人来说,官窑是一件价值不菲的文物,小心翼翼呵护着,可对于眼前这位末代公主而言,官窑瓷器不过是她以前家里的一种日常摆设,它的价值甚至比不上木盒里的廉价香烟。于是,他拿着官窑离开了。

清朝格格住的地方叫什么(清朝格格流落街头)(9)

谈起这段往事,马未都称回忆说:

“清朝灭亡后,许多清朝后裔的表现十分不堪。一些八旗弟子对清朝念念不忘,仍希望享受特权。”

可反观韫颖却截然不同,虽说她也和这些八旗弟子一样生活落魄,但她却能平静看待周围的一切。她这种大风大浪过后依然从容淡定的态度,才是真正的贵族气质。

金蕊秀最终没卖什么物件,在之后全部交给了临江县政府。当时临江县政府给她开了收条,可惜,后来“大革命”爆发后,这些收条被她自己烧掉了。

这些在溥仪写的《我的前半生》中,有过记载,但溥仪只是写了金蕊秀曾在通化摆摊卖东西,没讲她以后把东西全部交给临江县政府的事。

韫颖在1949年带着三个孩子回到北京,跟婆婆一起生活。靠着父亲载沣去世后她分到几间房子,以收取房租度日。

在这之后,她开始使用金蕊秀这一名字,开始真正融入到了群众当中,做起了街道工作,还担任过居委会卫生组长、治保委员。

清朝格格住的地方叫什么(清朝格格流落街头)(10)

在这份自述中,早已在金蕊秀身上丝毫看不到“格格”的养尊处优,对于自己以往的身份早已看淡,如今已经融入了到群众之中。

当时章士钊先生看了还是觉得“写得太简单了,于是对金蕊秀说:“明儿我给你改一改,你就到我这里来抄写吧。“但金蕊秀对一些事情却很较真。

几天后的下午,章士钊改好了稿子,让金蕊秀去去看。金蕊秀看了之后,对他改的一些地方我不同意。

像其中说溥仪记性好,金蕊秀就不同意写。她说:“我心里没那么想,不敢向毛主席说假话“,要求去掉。

章士钊先生听了象有点生气的样子说:“要是给别的人写东西,我就不改,你是个女同志,否则,我就不管了。“

金蕊秀央告说:”您还是管吧。"好歹把老人家说通了,按金蕊秀的意思改了过来。

完成修改后,自传用公文札子抄写的,章士钊还用花缎装裱了一下,很是讲究。在札子里面还贴着金蕊秀两张过去的照片,一张是她的结婚相,另一张是旗装相。

清朝格格住的地方叫什么(清朝格格流落街头)(11)

呈给毛主席,毛主席看了金蕊秀的自述后,当即挥毫泼墨在其自述写下“走进了人民群众变成了一个有志气的人。”

过了一段时间,金蕊秀再被叫到东四八条章士钊先生家,老人很高兴地告诉金蕊秀:“毛主席来信了。”

信内容是简短,大致意思就是:信已收到了,这件事已交人处理了。

大约过了两年,金蕊秀便被安排为北京市东四区政协委员。1956年,经毛泽东批准,金蕊秀和七叔载涛等赴抚顺战犯管理所看望了溥仪、润麒。在此后几年时间里,两人接连被释放。1960年除夕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更多的是感激

宴席间,总理告知金蕊秀:

“关于你的工作安排一事,是毛主席交给我,我交给下面办的。”金蕊秀这才恍然大悟,对此很是感激,她说:“毛主席、周总理日理万机,还为我这样的人操心。”

同样,对于章士钊先生的热情帮助和推荐也很感激。但可惜的是,当年章士钊先生替金蕊秀修改的一大卷自传材料,也在“文革“期间被烧掉了。

席间聊天时,周恩来风趣地说:“你在区政协,我在全国政协,我们是同事哪!”金蕊秀又笑了。

清朝格格住的地方叫什么(清朝格格流落街头)(12)

周恩来看着她,说:

“满族的脸,一眼就能看出。像舒舍予(老舍),一见面,我就问他是不是满族。果然是的!可是,你看上去不像满族。大概是小时候吃汉族人的奶,吃多了,就像汉族。”

她忍不住又笑了。就这样,周恩来很亲切地跟她聊天,使她忘了坐在身边的是国务院总理,仿佛是在跟一位老朋友唠家常。

金蕊秀记得,1962年2月12日,周恩来邀请溥仪一家到中南海做客。周恩来、溥仪、金蕊秀同桌。

席间,周恩来也多次关切地问候溥仪、金蕊秀兄妹三人的生活,他们都非常感激周恩来的关怀。当溥杰的妻子嵯峨浩子来华以后,周恩来又特地接见……

在此后的时间里,政府对她依旧很关心,还让她迁入新建的楼房。丈夫郭布罗·润麒,是全国政协委员。

清朝格格住的地方叫什么(清朝格格流落街头)(13)

郭布罗虽也70多了,兴趣仍很广泛,养金鱼,做盆景,自己装电灯,外出时还亲自驾驶摩托车哩!他们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金蕊秀常说:自己出身于封建皇族,今天能有这样美好的生活,感激周恩来,感激党和政府!1992年,金蕊秀因病去世,享年79岁。

有人说她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生于皇家却落败为平民,幸运的是在时代完成兴替后,还能过上幸福生活、最终寿终正寝!这也诠释了中华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永远和人民站在一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