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二十四集(一部引人入胜的传记)

聂荣臻元帅是开国十大元帅之一。他的传奇经历我之前很少了解,但是碰到了这么一部书的时候立即被它吸引住了。

中国革命的艰巨性,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情况的复杂和敌人的强大,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可以说在他们通过的道路上,每一步都充满了险阻和艰难。然而英勇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几经曲折付出巨大的损失之后,终于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排除万难,以无比的献身精神,击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推翻了蒋介石王朝,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已无可胜计。在战争中为革命牺牲流血的同志更是百万千万。他们的鲜血洒遍了全中国以至祖国的疆土之外。

聂帅少年时期在家乡江津中学时的同学有:钟汝梅、戴坤忠、傅汝霖、吴平地等烈士在后来全部牺牲。 吴平地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后,后来成为李大钊同志的助手,1927年同李大钊同志一起被捕牺牲。钟汝梅从苏联回国后,1927年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中牺牲。戴坤忠、傅汝霖同志在贺龙同志的部队中,在1932年对敌斗争中先后牺牲。

那么让我们听一听聂帅的故事,他又是怎样九死一生,从血与火中走出来成为共和国的元帅的?我们不能说聂帅有一些超乎常人的不同之处,但是仅从他们去法国勤工俭学的轮船上的表现看,聂帅确实不同寻常。当时许多同学都晕船,有的半路上到了港口停靠,就想由陆路回去,然而聂帅却毫不晕船,每到一处港口还上岸去观光浏览一番。

从1920年1月到1924年9月,聂帅在法国和比利时勤工俭学四年零九个月。这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起步时期,聂帅说革命的起点是“永远难忘的”。

在莫斯科第一批红军学校的学员中,叶挺同志和聂帅编在一个班里。第一批学员还有熊雄、范易、颜昌颐等同志一共二三十个人。这批人几乎都在革命斗争中牺牲了,在世的只有聂帅一个。

在1927年至1929年,在我党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最初几年里,革命同志的牺牲是非常多的。广州起义失败的时候,敌人进行了疯狂的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军警满街搜捕,听讲话不是广东口音的,抓住就杀,甚至连问都不问,看你不像本地人就杀。五六天时间里,敌人枉杀广州人民多达5700多人。那天荣臻同志在安排了部队撤退之后,天已很晚,往附近住地走,在路上碰到商团搜身,把他的一支钢笔搜走了,因为不会广东话没有吭声,躲过一劫。

回忆录中,还有一件事情令他印象深刻。就是1929年的“五一”节游行活动,当时邓发是这次游行的总指挥,广东省委决定聂荣臻到现场参与组织指挥。当时向忠发和李立三在中央掌权。李立三下了死命令,要香港一定得搞“五一”活动。“五一”那天,聂荣臻到游行队伍集结的地点一看,来的都是些骨干,有的还是区委的负责同志,差不多是清一色的党员和干部,没有什么群众。他一看不行,就找到邓发同志,一起到附近的茶楼里,喝茶做掩护进行交谈。说今天这个游行不能搞,你看全是党员和干部,一搞游行就全部暴露了,只能便宜了香港帝国主义,在敌人来说,这倒是动手的好机会,可以把我们一网打尽。我们这些骨干一损失,以后香港的工作还怎么做!意见是立即停止,把人打发回去。 在这件事情上向忠发批评他是“临阵脱逃”。聂荣臻说:作战有进攻,也有退却,要根据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等实际情况来决定。只讲进攻,不讲退却,好的指挥员从来不这样做。香港工人斗争暂时处于低潮,靠少数党员骨干盲目示威,一下子这一点力量被敌人一网打尽,这对党有利还是对敌人有利,这样简单的道理难道还不清楚!你们是为了交卷,而不顾党的损失,这样会使香港的党组织全军覆没,我坚决反对。荣臻同志没有接受他的批评,这件事情后来不了了之。那种非常时期,许多同志听了他们的错误指挥,和执行了不必要的任务,都被捕牺牲了。

在广州起义失败后,转移香港两年多的地下斗争,是充满了危险的。先后被捕和牺牲过许多同志。一次他和恽代英同志找叶剑英同志碰头,谈话后他们分头回各自的住处。在门口看到他雇用的那位阿姨正把他的行李搬到楼下,心里感到很奇怪,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警惕性驱使他没有吭声,那个阿姨是个好人,很机警,看到他使个眼色,他转身走了,没有进去。原来有个农民党员到香港找省委接头,敌人一直跟踪到省委,于是省委机关被破获。敌人随即到他的住处来抓人,恰巧他外出。他要是不小心进去就被捕了。他不得不搬家。

还有一次是青年团在一个楼上开会,他也是预定要去参加会议的。他赶到那里,正向楼上走的时候,看到一些青年团员正向下走,是敌人把他们抓起来了。怎么办?这个时候他稍有惊慌犹豫的表情,就会引起敌人的怀疑。他镇静了一下,硬着头皮大摇大摆地继续往上走,和敌人擦身而过,敌人反倒没有问,就脱险了。

聂帅说:白区工作,最难对付的就是叛徒。因为特务不认识你,遇到危险,机警一些可能摆脱。叛徒认识你,你镇静也好,慌张也好,都没有用。有一次在电车上遇到叛徒,他跟他点头打招呼,他知道不妙,随后在电车还没到站停靠,就赶紧跳车跑了。好在那时香港电车的门是不关的,只要你有训练,可以随时跳车。总算又躲过了一次危险。

1928年4月在香港聂荣臻与张瑞华同志结婚。省委规定夫妇在一起的,男的每月发15元,女的发7元,每月还有3元车费,买一张有轨电车的月票。一共二十几元,吃饭、穿衣、零用都在内。当时他们虽然对外说是记者或教员,但全是空的,多数人没有职业掩护。有个夏天,整季就只有一件白衬衫,晚上洗,白天穿,表面上倒也干干净净,可谁知道就只一件呀!但是再困难,大家也都咬紧牙关熬过来了。

革命的风险自不待言,但是在错误的领导下,更是时刻面临着危险。1930年6月中央政治局在李立三主持下,幼稚的认为中国已经具备了取得胜利的条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发动总暴动。聂荣臻被派往镇江去组织起义。当时他为了熟悉地形,就上街买了一张镇江地图。等回到旅馆,看到他住的房间门开着,有两个人在那里翻东西,他看不对头,出问题了,就立即走开,没有进去。从旅馆出来,到哪里去呢?这时已经傍晚,街上行人逐渐少了,老在街上转是有危险的,就只有到澡堂里去,好在当时镇江的澡堂特别多,而且是通宵开放的,用洗澡来消磨时间。当天晚上,在这家澡堂洗了澡,躺一段时间,到另一家澡堂,又洗个澡,躺一段时间,一夜间连换了三个澡堂,洗了三次澡,才挨到天亮。早晨,街上有行人了,天下着小雨,还有些凉意,他雇了一辆三轮车,把帘子放下,到了火车站,坐上火车,回到上海。这个情节我不知读了多少遍,每读到这里忍不住拍案叫绝,一个共和国的元帅,他的生存智慧,他的斗争经验,他的机智多谋,真是叫人不可思议!每当我向别的朋友讲起这个故事,大家都认为真是一个传奇。

聂荣臻同志的回忆录是上下两册,上册主要是讲述他在白区做地下工作的一些经历,许多同志不断地被捕牺牲。他讲到:做地下工作,经常要搬家。这可是件苦事。搬家要另租家具,另找铺保,熟悉环境,又要重编一套掩护自己身份的理由。总之要处处小心,以免稍有不慎,暴露自己,招致危险。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又不得不经常搬家。

从前一起工作过的同志,还有从国民党那边争取过来的同志,他们的后人和家属往往要求聂帅给他们写历史证明,聂帅当然不会忘了为党做了好事的人。

那时候顾顺章叛变了,聂荣臻和在上海的其他同志,工作虽然在继续进行,但危险性很大,1931年12月终于奉命离开了上海。

从1927年12月广州起义失败后回到香港起,到1931年12月离开上海止,荣臻同志在白区工作了整整四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处在“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统治时期。瞿秋白、李立三、王明他们的冒险一次比一次厉害,受的损失一次比一次大,以致最后造成了白区损失“百分之百”的严重恶果。他们都是去组织了毫无胜利希望的城市起义。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一味蛮干,有一点力量,就到处撒传单,贴标语,组织示威游行。好像不这样做,共产党就不存在了。结果一次又一次遭到敌人的逮捕和屠杀,牺牲了很多本来可以不牺牲的好同志。

这些问题直到抗日战争中,毛泽东同志总结了白区斗争的经验,提出了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配合根据地武装斗争的正确方针,才使白区地下党的力量,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聂荣臻同志每当回忆起过去的情景,就感到心头沉重。由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而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留法勤工俭学的同志,所存无几。在莫斯科一起学习军事的,只剩他一个。他说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多么艰难啊!广州一个红花岗,上海一个龙华,南京一个雨花台,北平一个小西天,不知有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被杀害,那里的土地上不知埋了多少忠骨。为中国革命而献身的人,何止万千!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革命先烈!取得今天的胜利,实在来之不易,值得我们世世代代加以珍惜啊!

聂荣臻二十四集(一部引人入胜的传记)(1)

原书封面(上下册)

聂荣臻二十四集(一部引人入胜的传记)(2)

原书(上册)扉页

聂荣臻二十四集(一部引人入胜的传记)(3)

原书(下册)扉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