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倌夜逃(放羊倌的惊魂不眠夜)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谦虚公

前言

纵观清代志怪小说,“僵尸”故事已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题材。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乐钧的《耳食录》、曾衍东的《小豆棚》、许奉恩的《里乘》、李庆辰的《醉茶志怪》、和邦额的《夜谭随录》都有此类记载,屡见不鲜。

称得上是“僵尸考究学者”的清乾隆朝文人袁枚在其作品《子不语》中收录的相关故事更是帙繁卷浩、数不胜数。接下来我们分享一篇相关故事:

故事正文

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在芮城县(今属山西省运城市)县衙里当师爷的浙江湖州人董畅庵听闻了这么档子事儿:

县城里有座庙,供奉着桃园结义的刘关张三人神像。这庙门常年用铁锁锁着,只有每逢春秋祭祀的时侯才拿钥匙打开。究其原因是传说里头怪物,就连负责看顾香火的僧人也没胆子在其中过夜。(大师没有佛法护体么??)

羊倌夜逃(放羊倌的惊魂不眠夜)(1)

坐落于四川成都武侯祠内的三义庙

有一日从陕西来了个羊贩子,(原文无名)姑且叫他“阿宝”吧。他赶着一千来头山羊,刚从风陵渡(位于芮城县城西南43公里处,是黄河大曲处非常重要的渡口之一,自古便是晋、秦、豫三省交通要津)上岸,进入县城时已是日落黄昏、暮色深沉。

苦于找不到歇脚之地的阿宝,没奈何希冀能在“三义庙”留宿。街坊邻居见其可怜无着,遂开锁启户,放他进去,同时再三告诫这庙里头不干净,要当心妖物袭扰。阿宝自持略通武艺、臂力过人,便拍着胸脯打包票道:“不妨不妨,爷爷我自打出娘胎就不知道‘怕’字怎么写!”(牛皮可别吹太大哟。)一面说一面推开庙门,大摇大摆走了进去。

他将羊儿散布在连廊之下,自己则怀抱羊鞭秉烛而寝。(你不害怕,那睡觉拿什么鞭子?点什么蜡烛!?)原来阿宝是个嘴把式,在街坊那儿夸下海口,其实内心惴惴不安、惶恐不已,都敲三通鼓(晚上23点)了,他还未曾合眼,警觉地盯着庙里的犄角旮旯、角角落落。

阿宝一边唱着“今夜你会不会来?”,一边上下眼皮在打架。忽然!神座之下传来悉悉索索之声。紧接着伴随“嘭”地一声闷响,有个看不甚清的玩意儿从神座底下飞快窜出。

阿宝借着微弱的烛光,聚神凝视,端详这怪。见其身高七八尺(两米多),有头有脸,初具人形。两只胡桃般大的深邃黑眼在夜色中射出24K钛合金光芒,它脖颈之下全身覆盖着绿色体毛,蓬蓬茸茸像穿了件蓑衣。

羊倌夜逃(放羊倌的惊魂不眠夜)(2)

宫崎骏作品《千与千寻》中的“生剥鬼”形象

这怪物冲着阿宝的方向(像狗似的)左闻闻右嗅嗅,忽然伸出长有尖爪的大手向阿宝扑来。阿宝禁不住冒出一句:“我尼玛。”吓得他举起羊鞭冲着那怪一通狠抽。可那怪居然毫无知觉、不痛不痒,还一把夺过鞭子送入口中咬断猛嚼,其轻松程度堪比手撕绢帛。

阿宝见状大窘,既然防身武器也没了,那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吧!他毫不含糊,立马拔腿开溜,撒丫子一路狂奔从庙中逃出。那怪则尾随其后、紧追不舍。(看来僵尸对羊肉不感兴趣?)

阿宝发现庙外有棵参天古树,遂凭借着自己引以为豪的“臂力”攀援而上。他伏在最高处的树梢上朝下望去,那怪只能焦躁地抬头瞪视,却无法上来。(感情这僵尸不会爬树!Get到了么?)

羊倌夜逃(放羊倌的惊魂不眠夜)(3)

双方就这么一上一下地干耗着直到旭日东升、天色渐白,路上也有了行人,声音变得嘈杂起来。一夜未睡、哈欠连天的阿宝鼓起勇气、壮着胆子爬下树来找寻那怪,居然已销声匿迹、毫无踪影矣。

阿宝将自己前夜的遭遇告诉过路的众人,大伙鼓噪起来跑去三义庙一探究竟。他们掀开神座发现其下空空如也、了无一物,并未察觉到丝毫异样,唯有从地板石缝的一角向外冒着腾腾黑气。(这还不算奇怪!?)

众人也不敢私自撬开,而是选择了报官。佟县令闻报后,命人移走神座,顺着地缝向下挖掘。干到三米多深的时侯,一座腐朽不堪的棺木出现在了大家视野中。这里头躺着一具死尸,浑身长满绿毛,衣服已朽烂无存---阿宝认出来这正是前夜与他纠缠的怪物!

羊倌夜逃(放羊倌的惊魂不眠夜)(4)

于是大伙将这死尸抬走投入柴薪堆之中再举火焚烧。尸体在蓝焰火舌之间血涌骨鸣,发出异常凄厉的咔擦声。烧掉这怪物后,三义庙从此风平浪静,再无甚离奇恐怖的传闻了。

故事出处

上面这则故事原题《绿毛怪》,出自清乾隆时期的浙江文人袁枚所著的文言志怪笔记小说集《子不语》。正集大约成书于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前,后来又陆陆续续补充了一些篇章,汇为续集。

《子不语》的书名出于《论语·述而》中:“子不语怪力乱神”。后来袁枚发现元朝时已有同名作品,遂又改为《新齐谐》,出于《庄子·逍遥游》中:“齐谐者,志怪者也”。不过元代同名书早已失传,故后人仍多沿用《子不语》之名。

该书参考六朝志怪小说及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大都言鬼神,谈怪异,其中因果报应、荒诞迷信成分较多。全书文字简练、语言自然、亦庄亦谐,展现了光怪陆离的世间百态,用极尽幽默且晦涩的方式揭示了当时清代社会的诸多恶弊,体现了袁枚对理学思想的批判和对封建迷信的怀疑。

羊倌夜逃(放羊倌的惊魂不眠夜)(5)

结语

“没头没尾”是古代志怪故事的通病,上文中阿宝遭遇的究竟是什么僵尸,作者并没有交代,至于庙下为何埋有棺椁,所葬何人,缘何化为僵尸,均未言明。不过作为著名的“僵尸考究学者”,袁枚系统地为“僵尸”进行过分门别类:

1.紫僵:一般是指死后不久的僵尸,孤因而身体呈现出淡紫色,紫僵无法自由行动,属于僵尸的不完全形态。

2.白僵:尸体呈白色,行动迟缓,怕光,也怕火,怕水、怕鸡、怕狗、甚至怕人。(还没修炼成功,僵尸中的怂包。)

3.绿僵:尸体及散发出的尸气为皆绿。与白僵相比,跳跃极快,不怕人,不怕家畜,唯独只怕阳光。

4.毛僵:尸体上长出毛发且铜皮铁骨,刀枪不入。修为越高,身体越壮。行动敏捷,跃屋上树,如履平地,纵跳如飞,往来无阻。并且开始不畏惧凡火,甚至不畏惧阳光。

5.飞僵:顾名思义,已是会飞的僵尸。一般都要修炼千年之久。这种僵尸极其厉害,不仅不惧阳光和刀剑,还会使用法术,一般的道士无法将其降服。

6.游尸:会随着时节变化而移动,居无定所。

7.伏尸:千年不朽的尸体,无法移动。

8.不化骨:人死后尸身因为精神灌注而使某些部位的尸骨不化,这一块不化的骨头便被称为不化骨,其色黑如磐石,如果久得日月精气,也会为祸人间。

羊倌夜逃(放羊倌的惊魂不眠夜)(6)

我们根据“长绿毛”、“不怕人”、“怕阳光(天亮即消失)”等特点综合分析,上文中藏身三义庙内的当属“绿僵”。

至于遭遇“绿僵”的应对之法,参照阿宝的“成功案例”,应当是先选择僵尸无法企及之高地,再跟它耗到天明即可。(如果你体力足够好到跟僵尸对耗的话,不妨一试。)而要根除此怪的方式则是一把火烧它个尸骨无存、灰飞烟灭---此亦大部分志怪小说中涉及到处理该类“尸变”的大粽子之正确操作办法,小伙伴们学会了吗?

羊倌夜逃(放羊倌的惊魂不眠夜)(7)

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