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玲陕西(李会玲走进陕北)

李会玲陕西(李会玲走进陕北)(1)

大自然的奇特显现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风景,不同风景下有不同特色的人民。不同特色的人民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而这些个风俗习惯就是他们的灵魂。

第一次以送嫁婆姨的身份走进陕北,感受到了陕北的嫁娶风俗。(陕北人把大小媳妇都叫做婆姨。)

从富平县到定边县,沿途520公里。按导航指引,入住到定边县五洲民俗酒店。酒店环境优美,露天阳台外景观植物造型独特,房间内也装修的很有特色,有衣帽柜,有装饰性强的置物架,透着浓郁的地方特色。

图片

早上八点半出发,下午两点半到达。主人安排了下午四点的宴席。我们在酒店稍作休整,新人准备了水果茶点以及各种零食饮品招待我们。

因为下雨,耽误了点时间,到主人家时,已是下午五点。

路上看到大片的红萝卜地,有村民准备拔萝卜,墨绿的萝卜樱子在雨水的冲刷下更见翠色欲滴,红的萝卜,绿的叶子,鲜艳的衣服,画面感很强烈。

图片

主人家有个院子,半人高的围墙。

这里需要说一说这边的建筑。房子的结构简单明了,对开玻璃门,进来靠墙一边是整面墙的沙发,现代感很强,也够豪华,有茶几,明显就是客厅的妆扮。

最里面是床,床和客厅是同一间,对开的帷幔把床和衣柜可以隔离开。整间房子没有窗户,好在门够大,里面也很敞亮,看起来光线明亮。

一排三间房差不多一样的布置,刚好父母一间,哥嫂一间,新人一间。

左手边靠上拐出来一间厨房,院墙有半人高,院子和屋子的占地面积差不多一样大。院墙外左边靠近厨房处有羊圈,几十头山羊还是绵阳毛绒绒的挤在一起。

院墙外右手边靠远一点是厕所和猪圈,两间猪圈里也有几十头猪。

附近没有邻居,房子周边都是自家的土地,一家六口人,哥嫂带孩子在关中上班,很少回来。新婚夫妻也一样。所以家里只有两个老人,种了三十亩地,在村里算种地比较少的家庭。

在家里喝茶聊天,互相引见介绍过后,主人安排我们去餐车吃饭。

餐车是在半挂上的,是个房车。有顶,类似于搭棚。优点是不用反复拆卸,可以自己启动折叠或者打开。里面够大,13米长的半挂完全被利用了,不怕风吹黄沙或者天洒雨水,不过费用够高,两天需要付费五千块钱,然后加工一桌酒席需要一百块钱。没有拍图片,有点遗憾。

婚宴一共有三餐,第一餐是婚礼前一天下午,大概有亲朋好友35桌的样子,一桌十个人。第二餐是婚礼当天上午饭,流水席形式。第三餐是中午饭,大概有45桌的样子。前一天下午和第二天中午饭必须隆重,大块肉,且一直在加量。盛菜的盆都是大一号的。(席间开始没好意思拍照,这会特想念那一大盆拳头大的羊肉,炖的烂烂的,花椒味稍微出头,不腥却有羊肉的鲜美,看着就特别有胃口。鸡鸭鱼肉加虾,牛羊猪肉都有,且都是大块头,大片,大份装。)

光看菜品,就能感受到陕北人的粗矿和纯朴。定边县算陕甘宁三交界处,也是汉人和蒙人的交界处。有很多风俗习惯既有汉人的风俗,也有蒙古人的风俗。用他们的话来说,是很多风俗跟蒙古人很像。

吃完饭回到酒店,布置新娘子房间。新娘子的同事同学朋友好几个,有特意从西安带过去的摄影师和化妆师。这些布置的工作就交给他们了。

图片

图片

第二天一早,在环境优美的民宿酒店,被妆扮的漂漂亮亮的关中来的新娘子,巧笑嫣然的临窗而站,不同于古装美女的羞涩,高文凭高学历的现代女子,浑身洋溢着满满的自信和掌控感,一眼万年,看得出此刻的她,是要嫁给爱情。

图片

陕北的新郎是不用接亲的,而送嫁的新娘子的父或者兄需要背新娘子进花轿。当然,现在代替花轿的是一溜儿的霸道。

考虑到新娘子的父兄体力可能不能胜任,新郎亲自来了一趟,负责抱新娘子上花轿这个环节。

民俗酒店的优点是环境好,缺点也是环境好,要不然这长长的景观路,怎能让坚持长跑的新郎频频停顿,无法一口气把新娘抱到门口?

图片

陕北人把上花轿叫上马,迎亲的队伍里有个孩童,负责压马。新娘子需要坐副驾,压马的孩童要坐新娘子的腿上。

接亲回去要和来时走同一条路。酒店在定边县城,新郎家在定边县的砖窑梁村。

图片

一路上都是大片的黄土地,黄土高原在这里很平坦,且宽广。

图片

大片的农作物里没有小麦,因为小麦产量低价格也底,所以农民们选择种植了更有价值的蔬菜和玉米。人均七亩地,不愿意种地的可以私下卖给需要种地的。种地的家庭一家两口甚至种植了几十亩地的各种蔬菜和玉米。

有白萝卜地,远远看去,几个人弯身起伏着,一排排白花花的水萝卜带着绿油油的萝卜樱子,整齐划一的一排排码放在地里。

图片

还有大片的向日葵地,干枯的茎叶搭配着低垂的头,地里还有套种西瓜,西瓜已经没有瓜蔓,甚至很多西瓜都有坏了的,个头不大,一个个散落在地里,据说是要收西瓜籽的。

快到家门口了,有两分钟的黄泥巴路。虽然刚下过雨,黄沙地不会泥泞湿滑。接亲婆姨在车上准备结婚证和陪嫁清单。陪嫁清单上一一列举了所有陪嫁,拜天地环节会当着大家伙的面读出来。

图片

这时候路边地里有小孩开始放鞭炮,鞭炮轰然而起时,被吓到的除了我们,还有辣椒地里几只准备四散逃窜的羊。

辣椒树上已经没多少干枯的叶子了,红彤彤的圆辣椒兀自摇曳在枝头,虽然它们都是被遗弃的小矮矬,却一点不影响它们在微风中感受这喜庆的氛围,甚至还有微醺的症状,不然为什么还要晃一晃脑袋?

图片

远远的准公婆上场了,公公挑着两瓶矿泉水,婆婆抱着一捆柴,绕车一周后又象征性的走来走去几趟,寓意媳妇进门了,公婆该挑水做饭啦。

图片

新郎背新娘回家,下车前有给下轿红包。

院子里有两张桌子,一个放嫁妆,一个被要求双方长辈落座,见证新人的礼成仪式。

读完结婚证,念过陪嫁清单,开始拜天地。期间有小游戏,都是闹哄着让新人亲嘴儿的游戏。然后有给长辈敬酒环节,这些都和关中的风俗大同小异,后面新人撒喜糖喜瓜子,围观者众多,气氛一度高涨。

图片

送入洞房,闹洞房这里就完全不同了。从洗手开始,婆家一个妹子端来了脸盆毛巾,新娘子洗手擦手,当然答谢礼用的是红包。

图片

新娘子洗完手,接亲婆姨问我关于铺床的讲究。当地人的讲究是褥子和床单反过来铺,因为有个风俗游戏做完需要翻过来再做下一个风俗游戏。

考虑到床已经铺好了,就用床上两床喜被做道具。

红色的喜被被里往上,绿色的喜被盖在上面,做成一个夹心饼干的样子。让新娘子盘腿对着床头坐上去。让新郎换了新鞋,上床绕床一周四个角落各踩一脚。而且是拧着身子大踏步的扭着去踩,寓意踩四方小人,因为来客比较多,各种牛鬼蛇神都可能带来了,需要四方踩踩,去霉运。

图片

好可惜当时没有及时抓拍到踩的图片。

然后把喜被翻过来,绿色的在下面,迎亲婆姨拿来一把零钱,四个被子角落各塞几张,并一起塞大枣花生,要求是成双成对,然后让新人去找,看谁拿到的多。我猜意思大概是看谁有福有钱,和关中的掰馍馍差不多。

图片

下一个游戏是掰馍,四个馍,两个上面是盘龙,两个当然是刻凤。

新人面对面坐喜被上,四个手手拿起一个馍,同时用力掰成两份,换个方向再掰一次,变成四大块,且有小块的。四个馍掰完,新郎拿块小块的馍给新娘咬一口,咬剩下的新娘拿给新郎一口吃完。寓意多子多福。

图片

期间新郎表现的特别大气,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新娘,小处见真情真真是表露无遗。

一对新人也许不是最好看的,但眉梢眼角的情深款款却是任谁都能一眼可见。看着一对新人的情意绵绵,让中年且更年期的我也对自己产生了改变对另一半态度的想法,虽然算是转瞬即逝。

至此,算是拜天地仪式全部完成。

接下来要拜祖。因为时间及疫情,不能大动干戈操办,所以取消了这一环节,改为隔天补办。而且疫情影响婚礼不能有乐队,主家一直在说抱歉的话。

了解了一下拜祖环节,也就是家族中所有人按照长幼顺序,由老年人带领着,祭拜祖先。也是准备两桌瓜果点心等祭品,应该会有很多词,有专人组织。没有亲眼看到,无从猜测它的威严或者壮观。

然后新娘子换婚纱,准备西式婚礼。期间亲朋好友都被邀请到餐车上用早饭。

光看这早饭的奶茶,就透着浓浓的蒙古人气息。

图片

一长排桌子被摆的满满当当。保温瓶里有奶茶和砖茶两种。

图片

奶茶我是第一次喝,里面加了炒熟的香米,其实旁边还有黄亮亮的奶油,酥油,白糖,还有不认识的一些东西,怕自己喝不惯,没敢加,就倒了这半碗,尝着是咸口味的。

喝完了奶茶,旁边有人告诉我,奶茶要就着羊肉吃才更香。于是拿起小刀,划拉下来一小块试了下,羊肉味够浓,却是凉的,没敢再倒奶茶试。

图片

点心类的都是自己做的,据说工序超级繁杂,重要节日当地人都会做各种点心。

奶茶是在餐厅的一边摆着的,另外一边是臊子荞面饸络。据说是纯荞面的,放久了会断成小截。

饸络用的是羊肉臊子,刚出锅的荞面饸络像面条一样长,不是很筋道,胜在羊肉汤味道浓郁鲜美,口感那是相当的不错。配了五盘本地小菜,这些小菜一看就是村民自己做的,像关中的凉菜小碟子。不过看起来粗矿一些,味道不知道咋样,只尝了一口腌制的据说是野菜的深绿色的那盘。

图片

本地人看着会显老一些,因为常年耕作,风吹日晒,肤色偏黑且粗糙。但是精气神挺足,说起话来也是中气十足,一副君子坦荡荡的样子。

后面就是西式婚礼,和关中的风俗差不多。期间听到一个新词——举杯过顶,鸿运当头。司仪要求双方父母以及一对新人举起酒杯,向大家敬酒说的话。意思是酒杯需要举过头顶,好接收当头照的鸿运。

西式婚礼和关中风俗差不多,估计全国汉人的西式婚礼都大同小异吧?新人敬酒期间,司仪唱歌且有小妹妹跳了支节奏感超强的小舞蹈。司仪的声音好听,语言也简洁干练,感染力强,新人互相致辞时理工男新郎竟然感动到无语凝噎,几度哽咽。新娘子也是感动到眼圈红红,好在新娘子是教语文的,气场足,字正腔圆且铿锵有力,语毕,竟获得掌声雷动。(新娘子大学期间先后考到了心理师证,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证,英语四六级证,律师证等十余种证件。)

席间自始至终没有茶水,全部加多宝和红牛,还有黄桃罐头。这让想尝尝本地水味道的我没有成功。

盛宴终有一别,告别时,新郎给每个司机包了个一千块钱的红包,一个车上一提红牛,一块1.8*1.6的质量不错的毛毯。每家亲戚一袋十斤装荞面面粉,一袋五斤装陕北黄小米。给丈人爸是两条中华烟,两瓶金剑南酒,两包以巧克力为主的各式糕点,两份一起包装的信阳毛尖茶叶,还有两种东西没有看清楚。

回程中,和老公谈起陕北人,就只有让人盛情难却且热情豪放的感觉。纯朴敦厚,脚踏实地勤恳的形象,像电视里六七十年代人的样子。

说话很大声,做事很麻利,吃饭很爽快,对人很热情。黄色的沙土地养育着这一方人,方圆几十里才有二百口人的一个村,四顾看不到邻居,一片地要走很久才能到地头。种植玉米,土豆,辣椒,白萝卜,红萝卜,向日葵等农作物的这些年收入二三十万的纯朴敦厚的陕北父老乡亲,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改变着自己的生存环境。现在的陕北定边,早已不是印象中窑洞荒漠的模样。

补记:这里的地下水不深,三十米就能有吃水井了,所以家家都有水井。灌溉用深水井大概300米深,用的地龙也是小号的,成人大拇指两个粗细的样子,每一畦地都有一根管子放水,可以同时放五六管水。

玉米小米荞面的价格和关中一样,羊肉价格稍微偏贵,但是比关中的羊肉好吃太多。地里种植的蔬菜比较便宜,大家也不需要买。

建房子也简单,不需要买地皮,都是自家地里建房子,这里不要了就重新找个地方盖,也不需要拆旧房再盖新房。

这些都是和主人家亲戚聊天获得的信息,因为时间关系没办法了解的更详细。期待下次有机会再游陕北,能有机会更深入的了解陕北的乡土风情。

感谢陕北人的热情招待。

*作者简介:

李会玲,75年生。喜欢涂涂写写,喜欢结识有相同爱好的朋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