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是如何铸造出来的(青铜器铸造法详解)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标志,更是青铜时代的典型代表器物。在等级森严的礼制社会,无论是作为宴请宾客、祭神享祖的礼器,还是作为陪葬的明器无一不彰显着主人的身份地位。

可能大多数人都以为,青铜器即是青蓝色的。其实青铜器在刚被铸造出来,还未经过时间的氧化而变成蓝绿色之前是金色的,散发着金属的光芒,所以在当时青铜器被称作“吉金”。它的种类繁多,装饰纹样复杂多变也极具时代特色,其铸造工艺、装饰技艺都向世人展现了当时匠人们高超的技艺。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青铜器的铸造技艺。同时我们可以从铸造手艺这个维度,重新认识青铜器。

一、范铸法(也称块范法)

(1)用一种特制的泥,先做成待烧制的铸青铜器的实心泥模。

(2)在泥模上分块翻制外范。

青铜器是如何铸造出来的(青铜器铸造法详解)(1)

图2

(5)再在泥模上刮去一层厚度,形成一定的空隙,这层空隙即是铸青铜器的厚度。

(6)制作浇口和冒口后的剖视泥范。

青铜器是如何铸造出来的(青铜器铸造法详解)(2)

图3

(7)烧制的过程需要600度的高温,烧成陶质状,然后对合成整体范,预热并灌注铜液。

(8)最后一步是从范中取出青铜器,取前还需打碎整范。

每一步不仅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环环相扣,是老祖宗智慧结晶的体现。

青铜器是如何铸造出来的(青铜器铸造法详解)(3)

图4

二、失蜡法

铸造青铜器的第二种方法是失蜡法。

(1)用泥制范料先塑造出青铜器內范,并阴干

(2)在内范上贴上蜡片

(3)然后,在蜡片部分刻花、雕空

青铜器是如何铸造出来的(青铜器铸造法详解)(4)

图5

(4)另用蜡料塑出蟠龙和口衔的蜡柱(见上图)

(5)再塑制蜡质浇口和排气通道,并焊接成为整组的蜡模。

(6)除此之外,将范料稀释成泥浆,反复涂于蜡模之外,形成能承受浇铸铜液所需厚度。阴干后,取较干的范料包覆于泥浆层外,再阴干成整体的泥范。

青铜器是如何铸造出来的(青铜器铸造法详解)(5)

图6

(7)浇口杯朝下,烘焙范料,蜡料熔化流出,烘焙至摄氏600至850度成陶范。

(8)浇注铜液前将陶范预热至烧结的温度。

(9)青铜凝固冷却后,脱除内、外范、割除浇口。

青铜器是如何铸造出来的(青铜器铸造法详解)(6)

图7

(10)铸成形状复杂的完整青铜器,加以适当抛光。

迄今为止,中国出土的最早使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是1979年出土于河南淅川县楚国令尹子庚墓的云纹铜禁(图8),而在云纹铜禁被发现前,曾侯乙墓出土的尊盘(图9)一直被认为是最早使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

青铜器是如何铸造出来的(青铜器铸造法详解)(7)

图8

青铜器是如何铸造出来的(青铜器铸造法详解)(8)

图9

三、铜镜

这种铜镜的特殊性在于,当有平行光照射在不透明的镜面时,镜面的反射投像,便能影现出镜背的纹饰和铭文。这种镜子也叫透光镜(图10-11),出现在西汉时期,正面呈微凸形状。透视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在铸造时的冷却反应与镜面研磨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铸造应力与弹性应变所产生的效果,最终能使镜面发生光程放大作用,产生出神奇的镜背图案的透光效果。

青铜器是如何铸造出来的(青铜器铸造法详解)(9)

图10

青铜器是如何铸造出来的(青铜器铸造法详解)(10)

图11

文/北京民俗

精品头条-来自微信公众平台

北京民俗(bjminsu)近知北京风物,远播四海民俗

北京民俗版权作品,转载与合作事宜,请进入微信公众平台联系小编!

喜欢这篇文章,就请打赏作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