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没有水肿泡沫尿是尿毒症吗(少汗四肢反复疼痛)

一位青年男子,24岁,15年前就开始出现少汗、四肢末端反复疼痛,多处求医就诊,均未能搞清楚原因。

他自幼就较少出汗,即便天热时、跑步运动后,也无明显出汗。不过出汗少,一般人也不会太在意,除非出现了其它症状,比如这位患者也逐渐容易手脚发凉、四肢疼痛。

他这种四肢疼痛,主要表现在四肢末端,即手指、脚趾处,为发作性、烧灼样疼痛,疼痛可以自己缓解,多在天气变热时、运动后、接触热水、发烧时出现疼痛。

为什么会少汗?他没有皮肤的损伤,也没有严重的中暑,又没有吃什么药。

为什么会肢端疼痛?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儿童生长痛、雷诺综合征?通过检查、鉴别诊断,发现都不是。

少汗、四肢发作性疼痛、手脚容易发凉,儿童时期就开始,这些症状组合在一起,确实一下子看不出个所以然。所以十几年过去了,也没能搞清楚到底是个什么病,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疼痛症状是减轻的。

直到1年前,他出现了小便时泡沫增多,多次化验尿常规提示尿蛋白1-3 ,于是到肾病科住院系统诊治。

住院后查体发现,他的四肢、躯干处,还散在分布着暗红色皮疹,压之不褪色。

并且询问家族史还得知,其哥哥三十多岁时因为肾衰竭做了肾移植;其姨家的一个表哥,也有类似的发作性肢端疼痛。

有点意思了,难道是什么遗传性疾病?

住院检查:

尿蛋白2 ,尿隐血(-),是以蛋白尿为主。

肾功能:血肌酐125umol/L,说明肾功能已经开始衰竭了。

尿量正常,24小时尿蛋白定量2.1克。

心脏彩超:左室肥厚;年纪轻轻,怎么就左室肥厚了?

眼科检查:角膜弥漫性薄雾混浊,视力正常。

通过上述的病史、家族史、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已经隐约提示某种疾病可能,但也只有见多识广的老医生才能第一时间想出来,年轻的肾科医生查查资料、翻翻书,也许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为了进一步证明诊断,做了肾活检,典型的病理特征为:足细胞、部分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电镜下足细胞胞浆内见大量髓样小体,小管细胞、间质细胞也有多少不等的髓样小体。

典型的肾脏病理表现,指向了一种疾病:Fabry病(法布雷病)

Fabry病

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遗传性疾病,因为基因突变导致细胞溶酶体内α-半乳糖苷酶缺乏,α-半乳糖苷酶缺乏导致一些脂质无法被代谢,从而在血管、多个器官细胞溶酶体内大量沉积,从而导致一系列症状、多系统的损害。

1898年,Anderson和Fabry首次报道该病,所以现在命名为Fabry病;

1950年,证实该病为多系统损害,具有家族史;

1967年,明确α-半乳糖苷酶降低是主要发病机制;

1986年,明确致病基因为GLA。

所以进一步为该患者做了α-半乳糖苷酶酶活性的检测,仅为1.5,显著低于正常值。

并且做了代谢底物的检测,LysoGb3明显高于正常值,证实其大量沉积各器官组织。

但该病诊断的金标准为基因检测,进一步的基因检测证实存在相关基因突变,也进一步明确了Fabry病的诊断。

身体没有水肿泡沫尿是尿毒症吗(少汗四肢反复疼痛)(1)

Fabry病,为一种遗传性疾病,那么它是如何遗传的呢?

Fabry病家族聚集性明显,为X-连锁隐性遗传病,什么意思呢?

男性患者,临床症状出现早,受累器官广泛且严重。假如小明是一名男性患者,那么小明的母亲就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如果小明有个儿子,那么他的儿子肯定是正常的(除非小明的妻子也有这个病),如果小明有个女儿,那么他的女儿肯定会成为携带者。

女性患者,症状往往不明显,或者发病比较晚,这里称之为“女性携带者”。假如小明是一名女性携带者,那么她每次生孩子,都有50%的概率将致病基因传给下一代。如果生了儿子,有一半的可能是患者,如果生了女儿,有一半的可能是携带者。

因此,如果确诊了Fabry病,应该做家系的基因筛查。

Fabry病,临床症状出现早,但特异性不高,容易漏诊、延误诊断,大部分患者出现症状十几年后才确诊,那么该病有哪些特征性表现呢?

1. 排汗障碍,少汗症明显,年幼即可出现,天气炎热时也很少出汗,长期少汗可出现皮肤角质化。

2. 皮肤血管角质瘤,多见于躯干,对称分布,红紫色小点状毛细血管扩张团,压之不褪色。

3. 发作性肢端疼痛,伴有乏力,后期出现各种感觉异常。

4. 肾损害,早期为多尿、夜尿多,不易引起重视,后出现蛋白尿,或伴有血尿,然后发展至肾衰竭、尿毒症。

5. 血栓机率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也可脑出血、血管性痴呆。

6. 心脏病变常见,高血压、冠心病、心肌肥厚、心律失常、心衰等,当患者出现难以解释的左心室肥厚时,应考虑该病可能。

7. 眼部,常见角膜、晶状体浑浊,角膜营养不良,视网膜静脉扭曲等,一般不影响视力。

常见死因:晚期肾病、心脏及脑血管并发症。

Fabry病,预后不佳,有什么干预措施?

一般对症干预,如控制血压、止痛、透析等,但不能改善预后。

疾病特异性治疗:

1.α-半乳糖苷酶替代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生存及预后,国内已有相关药物上市。

2.酶增强治疗,米加司他,国外已获批。

3.底物降解治疗、基因治疗、骨髓移植等,未来可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