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家教方法依据是什么(这是家教的一个重要内容)

正确的家教方法依据是什么(这是家教的一个重要内容)(1)

家有家法,校有校规。

实际上家校教育常常是融合在一起的,不能割裂。

2015《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与以前的守则相比,内容更具体,更详细,更容易操作。

《中小学生守则》并不具备法律意义,但是对学生来说,既是道德教育又是自觉纪律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也是家教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中小学生都要懂得和遵守的规则。

其中《中小学生守则》第四条规定:

明礼守法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这条规定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也是很难的。

明理守法讲美德。这一条意蕴深刻,这不但是对学生提出的严格要求,也是对家长提出的严格要求。

明礼,讲文明,懂礼仪。知书然后达礼。礼,包括礼貌,礼节,礼仪。礼貌指人们在待人接物上应具有的品行和态度,包括言谈举止、仪容风度等方面。礼貌的基础是相互尊重,基本要求是待人诚恳、谦恭、和善、有分寸。如表示欢迎、感谢、道歉、尊敬、祝贺、问候之类的各种惯用表达方式。

正确的家教方法依据是什么(这是家教的一个重要内容)(2)

要想让学生有教养,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环。

应该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家庭的教育是很严格的。

比如以前过春节,晚辈给老人磕头拜年;有客人的时候小孩子不能上桌子吃饭;座位不够用的时候,晚辈要站立;每天都有劳动任务,如割草、喂猪等;节约教育、不能打仗骂人、不溺爱、孩子对错都教育自己家的孩子、积极帮助别人,帮助邻居挑水、扫雪、遵守法律和规则等。

有些教育确实束缚个性,还有封建色彩,但是确实也是行之有效的。

正确的家教方法依据是什么(这是家教的一个重要内容)(3)

至于生活的礼仪,家长也是言传身教:

比如进入别人的房间要敲门,征得同意后再进屋,见面和告辞要有礼貌的称呼和问候,主人让坐下才就坐,不跷二郎腿,两腿不张开、腿不抖动,说话声音不大不小,上炕要盘腿、不坐主人的床,不乱翻东西,外出要征得家长同意等。

倒茶水八分满,接递要用双手,系鞋带要蹲下来系,吃饭不能用筷子敲碗、不能用筷子乱翻菜,不能掉饭粒,洒菜汤,咀嚼和喝汤不能发出大的声音、主人不动筷子就不能先吃,不能使劲关门,放门帘子要看身后有没有人,见到熟人要打招呼,称呼辈分要准确,不随地吐痰、扔垃圾,吃饭不许多说话,走路不吃东西,坐车不吃东西… ….

很多礼仪和细节不是学校能教的,也没那些场合。现在很多礼仪教育缺失,尤其是勤劳、节俭、孝敬,尊重别人这些教育,特别缺失。

至于守法,那家长更得懂得一些重要的法律,尤其是宪法、刑法、民法、合同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这些法律和条例的重要部分必须熟悉,平时也要对孩子进行针对的教育。

至于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这几点就是最低的要求了。

正确的家教方法依据是什么(这是家教的一个重要内容)(4)

可是即使是这几点,很多学生都做不到。

比如,上公交车,很多孩子不排队,也不管老师、还是老人、孕妇、儿童,蜂拥而上,到车里还是大喊大叫,脏话连篇不堪入耳。

在公园里,我曾经看到六七个初中生在木栈道上打扑克,结束之后,特意把扑克、瓜子皮、果壳等天女散花般抛得到处都是,而在他们前方不到五米就是垃圾桶。

正确的家教方法依据是什么(这是家教的一个重要内容)(5)

可见,我们的守法明理教育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

中小学生守则作为对广大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不仅应体现在中小学校的墙壁上、板报中、宣传栏,更为重要的是它应为学生真正熟记、理解和认同,更要化为实际行动,以此不断提高中学生的素养。

要想使学生遵守守则,做一个有教养,守法明理的人,家长和老师乃至学生都应该密切配合,而家长的素养和言传身教是至关重要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