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今年开学时间(中南大学2月24日开课)

2 月 17 日,中南大学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中南大学关于 2019-2020 学年第 2 学期本科教学工作安排的通知》,全文如下,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中南大学今年开学时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中南大学今年开学时间(中南大学2月24日开课)

中南大学今年开学时间

2 月 17 日,中南大学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中南大学关于 2019-2020 学年第 2 学期本科教学工作安排的通知》,全文如下

各二级学院、各相关部门:

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教高厅〔2020〕2 号)》、湖南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做好 2020 年春季学期延迟开学工作的通知(湘教通〔2020〕19 号)》精神,结合中南大学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任务分工工作会议要求,学校延迟 2020 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所有学生在未接到学校正式通知前不得返校。为确保本科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根据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厅关于疫情期间做好 " 停课不停学 " 工作的相关要求,经学校研究决定,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前,按照 2019-2020 学年第 2 学期教学安排,课程教学形式更改为在线教学为主,开课时间为 2 月 24 日。疫情控制后,再通知学生返校,届时根据情况调整授课方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真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各二级学院要迅速成立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领导机构,科学制定教学工作方案,落实相关配套措施,指导任课教师全面做好组织实施工作,确保教学工作不停滞、教学质量不降低。各二级学院要按照学校部署,按 2019-2020 学年第 2 学期课表、教学日历、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统筹谋划,通过网络平台、移动终端等方式认真组织准备网上教学、在线辅导答疑等工作,努力保障 " 推迟开学不停学 " 的要求。结合医学特点,医学各专业教学计划由湘雅医学院协调安排调整。

二、理论类教学

理论课程授课教师通过信息门户(http://my.csu.edu.cn)登录,选择 " 教学可视化 " 进入我校 " 教学可视化平台(TronClass)",统一实施在线教学和过程管理;学生可登录该平台,根据教师的学习要求进行学习。教师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自主选择灵活多样的形式实施在线教学活动。

1、通过 " 教学可视化平台 ",直接开设课程,开展在线教学

" 教学可视化平台 " 提供开设网络课程的功能。在学校 " 教学可视化平台 " 上开设网络课程的老师,需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在开展在线教学活动前,授课教师要根据教学日历表,制作、准备并上传相应教学资源(PPT、电子教材、图片等),准备好在线教学必备的学生过程性评价的线上考核材料。对上年度已录制授课视频的,可进行适当编辑后发布使用;也可自制授课微视频,上传至该平台。针对新学期教材无法送达学生的具体问题,要将相关章节讲义电子化并上传给学生。授课教师在开展网上教学时,要做好过程管理。

2、在其他各大 MOOC 平台开设课程,开展在线教学,并进行过程管理

教师已在其他各大 MOOC 平台(包括我校中南在线学习平台)上开设 MOOC 或 SPOC 混合式教学的,经所在二级学院审核同意,可以使用该课程开展在线教学;未开设的,也可在其他各大 MOOC 平台上建立自己的课程,上传教学资源后开展教学;将链接放入 " 教学可视化平台 " 所建课程中,供学生访问,教师利用 " 教学可视化平台 " 或其他各大 MOOC 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过程管理。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文件明确要求中国大学 MOOC、学堂在线、超星教学平台、学银在线、智慧树网等 22 个在线课程平台在疫情防控期间免费提供高校服务,本科生院将做好平台的联系沟通和培训组织工作。

3、选择其他各大 MOOC 平台的课程,开展在线教学,通过 " 教学可视化平台 " 进行过程管理

教师暂无法提供教学视频,也未在其他各大 MOOC 平台上开设课程的,可在二级学院的组织下,从其他各大 MOOC 平台上选择合适的课程,将链接放入 " 教学可视化平台 " 所建课程中,供学生学习,教师在 " 教学可视化平台 " 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过程管理。

学生登录 " 教学可视化平台 ",下载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其中,教师在平台中提供教学视频的,学生可下载到本地观看(因并发量原因,不建议在线观看);教师在 " 教学可视化平台 " 中提供链接到其他各大 MOOC 平台学习的,学生可通过教师提供的链接,结合学习要求,进入其他各大 MOOC 平台课程进行学习。

任课教师要通过 " 教学可视化平台 "(以及 APP)结合其他 MOOC 平台,监控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组织单元测试、网络作业、线上答疑讨论等教学活动,实施课堂、课后教学互动,及时收集学生学习数据,进行学习过程管理。鼓励教师通过其他直播软件、QQ 群、微信群等手段开展直播和在线辅导。确因条件限制,无法提供教学视频的教师,经学院审核同意可以上传 PPT、电子讲义等指导学生自学,开展在线辅导,但需要留存相关教学资料和过程记录,规范教学管理。

信息与网络中心已将我校 2020 年春季的学生选课数据,同步至 " 教学可视化平台 ",确保教师、学生能够登录该平台,建设或学习相关课程;并协助与相关公司对接,做好 " 教学可视化平台 " 使用的咨询和服务工作,确保教师建课和学生学习的平稳实施;做好该平台的运行维护工作,确保网络访问的畅通。

三、实践类教学

1、合理调整实践教学安排。各二级学院要合理调整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积极协调实习实训基地延后安排实践教学。各专业要按上级部门和学校要求,暂停组织毕业实习、学科竞赛集训、创新创业研习等所有的实验、实习、实训、实践活动,暂停一切团体或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二级学院要对寒假以来的实习实训情况进行摸排,全面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实习实训情况,对目前已在外实习、暂时无法撤回的学生,要协调实习单位切实做好师生安全防护工作。部分实习实训课程,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理论课教学方式,布置学生进行网上学习,开学后根据情况开展线下教学。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在确保教学质量和考核公平的前提下,二级学院应制定具体方案灵活调整毕业实习的组织和考核方式,积极探索转成论文的可行性,不延迟毕业时间。

2、科学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和考核。二级学院要科学合理组织好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指导任课教师灵活调整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实验工作内容,可根据疫情防控实际情况调整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组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做好选题开题、资料收集等工作,通过远程指导做好毕业设计(论文),不延迟毕业时间。疫情防控期间,原则上不组织毕业设计(论文)现场答辩和集中性评审,如确有必要组织答辩和评审,应充分利用网络视频、音频和电话等方式进行。

3、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手段开展实验教学。根据教育部相关通知,相关单位已开放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服务。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 ( 实验空间;网址:www.ilab-x.com ) 全天候开放,免费提供 2000 余门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资源,并提供在线实验教学支撑和教学考核管理。在疫情防控期问,实验空间所有项目均开放实验,任课教师可根据课程需要,指定相关实验供学生学习,并做好考核工作。实验空间中,各虚拟实验已经提供完善的操作指南。本科生院将做好实验空间共享平台的对接工作。

4、科学组织体育类课程实施。学生返校前,以不依赖场地、器材的身体素质训练为主。待学生开学返校后,再按照教学日历安排开展体育课程教学。

四、考核与评价

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的工作量按照正常课时核算。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对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工作进行专项检查督导,收集学生评价和反馈,对线上课程建设情况、内容充实及完整性、线上活动组织活跃程度等进行检查。无特殊理由延误教学的,依据相关规定按教学事故处理。

教师要做好在线教学的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加强在线教学的考核。课程原则上保持原有的过程性评价和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教师应做好开学后线下与线上教学过程考核的平衡。各类考试时间和安排另行通知。

五、工作要求

1、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

各二级学院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工作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成立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领导机构,积极组织实施。教学调整安排,需经二级学院院务会集体讨论,既能确保教学秩序稳定,又能确保培养质量和考试考核公平;各二级学院要注意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与开学后教学工作的有效衔接,灵活安排双学位、主辅修课程教学。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指导各专业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延期开学期间和开学后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师生要克服困难,服从安排,做好开学后增加周学时、晚上和周末上课的准备。

2、认真组织教学平台学习,确保教学平稳实施

各二级学院要组织各系、教研室、课程组授课教师开展网络课程建设、在线集体备课、在线教学培训等教学活动,为按时开展课程在线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加强对相应授课平台功能模块、使用操作的熟悉了解程度,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提供高质量教学资源,有效选择 MOOC 课程。在线教学活动的组织要服从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各二级学院应通过各种网络工作手段开展集体备课讨论,避免大规模人员聚集和接触,在确保师生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工作,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如 QQ、微信等),确保信息畅通,及时把相关要求通知到每位教师和学生,落实好工作安排。对个别开展在线教学有困难的教师,二级学院要尽力提供协助,安排合适教师代课;也可适当调整教学计划,采用到校后集中排课的方式补充教学时数。

3、加强教学内容审核,确保教学质量

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根据本通知精神制定本单位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各系、教研室和课程组确定本学期开设的每门课程所使用的在线教学方式,并组织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所有授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在线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内容,最大限度保证教学效果。各二级学院负责审核所属学院教师发布的线上资源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确保无误后向学生开放,实施在线教学。每门课的教学计划应通过二级学院审核与质量把关,并由二级学院汇总后报本科生院备案。二级学院要明确在线教学的课程资源质量、课堂纪律、作业、考试和评价等要求,加强对课程的审核和教学过程的监管,杜绝线上 " 水课 "。

4、保障教学信息服务,确保沟通衔接畅通

各二级学院要指定辅导员、班主任等专人负责联系每位学生,调整后的教学大纲应及时通知到所授课学生班级和学生个人,积极协助各门课程主讲教师建设课程教学 QQ 群或微信群;任课教师要组织学生在线自学、完成作业,做好在线教学、辅导答疑等工作。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应重点开展线上学业辅导。开学后,能够到校并正常学习的学生,按照学校安排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教师可根据学生前期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重点涉疫的学生,继续开展在线教学。对个别因家庭困难无法参加线上学习的学生,二级学院要通过电话沟通、后期补课等方式,做好个性化帮扶与指导,确保一个不落。

六、时间安排

1、请各二级学院将加盖学院公章的总体方案,以及每门课程采用的在线教学方式、平台、课程选择(见附件 1),于 2 月 18 日前以电子文档 ( PDF 格式 ) 报本科生院备案,邮箱 bksy@csu.edu.cn;0731-88879266。

2、从通知下发之日至 2 月 18 日,各二级学院组织相关任课教师,在 " 教学可视化平台 " 上完成建课工作,在课程中公告学习要求,制定学习进度,并上传相关教学资源;或灵活选择其他各大 MOOC 平台的服务,将链接放入 " 教学可视化平台 " 所建课程中。

3、课程建设完毕后,各二级学院通知相关学生,登录 " 教学可视化平台 ",按照教师要求,进行在线学习。

七、其他事项

1、灵活做好考试、重修与毕业审核工作。结合学校实际,补考在开学后进行。对于开学后无法参加考试的学生,灵活采取远程云端考试、课程小论文、在线考核等方式,灵活处理春季学期课程补选、退选。重修学生按学校正常安排选课,并按时开展在线学习。2020 年上半年举行的各类大型考试,按上级部署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届时决定取消、延期或如期举行。在尽量不延迟毕业时间的前提下,及时做好学生修满学分后的毕业答辩与毕业审核,毕业典礼时间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2、切实做好招生宣传与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结合学校实际,暂停一切外出招生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多媒体、互联网、电视媒体等媒介做好招生宣传工作。推迟 2020 年高水平艺术团的初审和现场测试,高水平运动队和外语类保送生的报名、资格审核和现场测试等招生工作,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3、科学组织重点涉疫师生的教学调整工作。对于重点涉疫(开学后无法按时到校、到校后需接受医学隔离或集中居寝观察)的师生,要科学组织其教学调整。开学后,重点涉疫教师无法到校或授课的,由学院安排课程组其他教师授课。如果没有教师代课,二级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临时调整培养方案,更改上课学期,报本科生院备案。重点涉疫学生无法按时到校或到校后需接受医学隔离观察的,继续开展在线学习,任课教师做好在线辅导、答疑和过程考核工作;已确诊学生按病假或休学办理。

4、全方位做好国际班学生的教学管理与服务。已经进入和即将进入学位学习阶段的国际班学生,按照合作学校的安排开展教学工作(外方已做相关延迟开学和线上学习等方面的预案);由于疫情主动申请放弃学位学习的学生,经学院审批后,由本科生院办理学籍异动手续编回原班级,按照学校的安排正常开展学习活动。各二级学院要配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与合作学校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掌握有关信息并及时通知本科生院和相关师生,相关学院要及时了解国际班学生的状况,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

5、大力提高教师网络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已建成网络学习平台(http://ctld.csu.edu.cn/),任课教师可以通过门户账号密码登录该系统,选择 " 线上课程学习 ",所学学时均将保存并记录。疫情防控期间,原则上不组织教师集中培训和研讨,请各二级学院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相关网络学习,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对于部分网络学习确实有困难的教师,学院应该通过课程组或一对一帮助形式进行支持,如果仍有困难,开学后增加线下教学的周学时数。

八 . 平台技术支持与服务

1、" 教学可视化平台 " 培训与技术支持(" 教学可视化平台 " 操作指南见附件 2)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常银 17388905364(教师培训)。

信息与网络中心:王鹰 18008402046(课程建设);王向丽 18900773716(课程建设);黄安琪 15367880167(课程建设);李中旗 13875933458(系统运行)。

中南大学 TronClass 教师交流群(QQ 群):1015672829。教师、辅导员需以实名 " 学院 _ 姓名 " 形式入群,因入群人数有限,建议学生不要入群,有问题通过教师或辅导员反映。

2、各大 MOOC 平台培训与技术支持(各大 MOOC 平台操作指南见附件 3)。较为典型的 MOOC 平台介绍如下:

【来源:ZAKER潇湘】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