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粤古道的传说 说古道今话大蒜

湘粤古道的传说 说古道今话大蒜(1)

近日,到宿属羊山参观了大蒜馆,写写大蒜的话题。

大蒜,别名有胡蒜、独蒜、大蒜头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下球状鳞茎俗称蒜头。大蒜栽培历史悠久,据载已有2000多年历史,由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内地,因比内地小蒜个大,故称大蒜,有“地里生长的青霉素”之称。

大蒜,在我国和国外用来食用和治病的历史悠久。大蒜,具有辛辣的刺激性气味,能够帮助消化、促进食欲,是深受人们欢迎的常见食品和调味品。大蒜既是可口的蔬菜,又是美味的调味品。

大蒜富含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蒜素、柠檬醛以及硒和锗等微量元素,能活化细胞,增加抗病及抗菌能力,还具有降血糖、降血压、调节肠胃等功效。然而,尽管大蒜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但当前公众对大蒜的了解依然不够,大蒜的功效也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大蒜除了作为调味品外,也可作为药品和营养品。以蒜为药的历史相当悠久,至少有4000多年了。人类早期的医学记录中就有大蒜防治多种疾病的详细描述。例如,在公元前1500年的古埃及医学记录里,不止20次提及了大蒜用作心脏病、头痛和蚊虫叮咬等疾病的疗法。在法老们的坟墓里,还放着木雕和泥雕的大蒜图案。

古埃及学者普利尼就知道用大蒜可治61种疾病。古印度人也经常吃大蒜,认为可以增进智力,使人们声音保持洪亮。

我国中医认为,大蒜性味辛、温,功效为行滞气,暖脾胃,消症积,解毒,杀虫。临症主治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泄泻,痢疾,疟疾,百日咳、肿毒、白秃癣疮,蛇虫咬伤等症。《本草纲目》中记载,独头蒜的药效要比普通大蒜更好。不过研究发现,独头蒜只是药性比较温和,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成分。当然,必须使用很多独头蒜,才能体现出效果。但是,由于独头蒜在市场上比较少见,价格也比较高。

大蒜,自古便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佳蔬良药。大蒜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糖类和维生素A、B、C等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还含有大蒜素,具有较好的防癌、降脂、抗菌作用,通过正确的使用,它不仅能有效地增进健康,而且对各种疾病的治疗很有帮助。

蒜气味辛辣,是生活中经常食用的烹饪佐料,也是人们公认的健康食品,中医认为大蒜性温,入脾胃之经,具有“下气、消谷、化肉、除风邪、杀毒气”等功效,所以大蒜常被纳入滋补和食疗配方。

在我国先秦的烹饪史料中,烹肉时去腥膻调料有葱、姜、芥、韭、薤,就是没有见到关于蒜的记载。而据汉代王逸所著的《正部》称:“张骞使还,始得大蒜、苜蓿。”也就是说,大蒜是张骞出使西域时才传入中国的。

大约是在公元前126年,即张骞出使西域回国的时候,大蒜正式在中国落户。所以自今大蒜用汉字书写的时候,仍有“葫”和“大蒜”两种写法。

张骞带回的大蒜,当时被称作“胡蒜”,而在此之前我们本土就有另一种“小蒜”。在《本草纲目》的“菜部”中,列在前面的“蒜”其实是指小蒜,又名山蒜、茆蒜。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大蒜,被李时珍列在小蒜后面,名为“葫”,很可能就是因为它是从西域胡人那里传来的。现在的日文中,大蒜还可以写成“葫”,保留了这种称谓演变的遗迹。

三国时期,蜀军军师诸葛孔明为征服南蛮,率百万大军南征。擒拿孟获。岂料,孟获也非等闲之辈,他暗施毒计,把孔明军队诱至秃龙洞,此地山岭险峻,道路狭窄,常有毒蛇出没,更有瘴气弥漫,蜀兵皆染瘟疫,面临不战自溃,全军覆没的危险。孔明情知不妙,带领兵将数十人前往察看,见此状乃长叹道:“吾受先帝之托,兴复汉室,大业未成,却临大难,何以报答先帝之恩?”说着声泪俱下。此时,一老者伏杖迎面而来,孔明叩拜,以求解救之计。老者道:“此地有哑泉、灭泉、黑泉和柔泉水,人若饮之,无药可医,又瘴气密布,人若触之,乃可致死。”孔明叹道:“蛮军不灭有负于先帝之托,不如死焉!”说罢,欲投崖自尽。老者急忙制止,授计道:“此去正西数里,有一隐士,号万安隐者,草庵前有一仙草名‘韭叶芸香’,口含一叶,则瘴气不染。”孔明拜谢,依言而行,果真全军平安。

孔明征服南蛮,凯旋回朝后,向一位老郎中求教,才得知“韭叶芸香”就是家喻户晓的大蒜。

随着大蒜逐渐深入古人的生活,文人们留下的咏蒜诗并不少见。宋人方回的《仲夏书事十首》中就有“山市冰难致,家园蒜自珍”这样的句子。同时,人们还用“蒜发”一词来描述花白头发,如清代黄遵宪的《番客篇》云:“中一蒜发叟,就我深浅商。”此外,从“蒜”的形状出发,古人把压帐子和帘幕的银质坠子也称为“蒜”,如银蒜、蒜押等,并留下了“幔绳金麦穗,钩帘银蒜条”、“银蒜押帘,珠幕云垂地”等诗词。

又如,“装蒜”作为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体现了大蒜早已融入民间语言文化,而其由来则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清朝乾隆皇帝某年春天到南方巡查,看到地里一片青蒜长得绿油油,便顺口称赞了一番。第二年的冬天,乾隆又去巡查,可这个时候青蒜还没长出来,这下可把当地负责接待的官员愁坏了。为了讨好皇帝,当地官吏想出了一个办法:派人把许多水仙移植到一起,远远望过去,水仙摇曳的叶子酷似青蒜,还多了几分婀娜之美。乾隆看后果然赞不绝口,这位官吏也因此得以升迁。

从此以后,人们就把弄虚作假或不懂装懂嘲讽为“装蒜”,与此相应的还有一句民间歇后语“水仙不开花—装蒜”。另一种说法则是:因为蒜吃多了会使人视觉模糊,所以用“装蒜”一词来表示装糊涂。

在古代的中国,大蒜被用于治疗气喘、结核病、阑尾炎、疟疾、肿瘤、心脏病、皮肤病等多种病症。古人为改善大蒜的药性,有时会将完整的蒜瓣置于醋中数年之久。

大蒜除了作为调味品外,也可作为药品和营养品。以蒜为药的历史相当悠久,至少有4000多年了。人类早期的医学记录中就有大蒜防治多种疾病的详细描述。例如,在公元前1500年的古埃及医学记录里,不止20次提及了大蒜用作心脏病、头痛和蚊虫叮咬等疾病的疗法。在法老们的坟墓里,还放着木雕和泥雕的大蒜图案。

古埃及学者普利尼就知道用大蒜可治61种疾病。古印度人也经常吃大蒜,认为可以增进智力,使人们声音保持洪亮。

中医认为,大蒜性味辛、温,功效为行滞气,暖脾胃,消症积,解毒,杀虫。临症主治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泄泻,痢疾,疟疾,百日咳、肿毒、白秃癣疮,蛇虫咬伤等症。《本草纲目》中记载,独头蒜的药效要比普通大蒜更好。不过研究发现,独头蒜只是药性比较温和,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成分。当然,必须使用很多独头蒜,才能体现出效果。但是,由于独头蒜在市场上比较少见,价格也比较高。

传说大蒜治好了乾隆皇帝的腹泻。清朝中期,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有一次,乾隆南巡,当龙船行到泇口时,身感不适,腹泻不止,随从御医想方设法进行医治,仍然没有效果。于是龙船就停在了泇口,陪同万岁爷南巡的大臣,问地方官,这里有治腹泻的郎中吗?地方官说,当地有一位白老妇人给人治腹泻特灵,好,快去请。只见老人从家中拿来几头大蒜,放在了宿羊山亲戚给的花篮子里,于是提着盛着大蒜的花篮,跟着大臣,上了龙船。随从御医向白妇人介绍了万岁爷的病情后。白妇人就跟着御医来到船上的御膳房,並教御膳房的厨师怎么做,正在这时,乾隆爷的肚子又闹腾了,这是一天来第五次拉肚子了, 肚子也叫泻空了,过了一会 。一碗热腾腾的蒜泥面条就端上来了,乾隆皇帝有些怀疑,让她来治病的,怎么做起饭来了。不过,正好也饿了,吃吧,一吃有蒜味,没这样吃过呀,由于肚子是空的,不一会,乾隆爷就把这碗蒜泥面条吃完了。这时白老夫人正好在御膳房里用木炭火烤的大蒜,也好了,拿来给皇帝吃,皇帝一看,什么东西这么难看,白妇人跪在地上说,报告万岁爷,这是大蒜,和刚才您吃的蒜泥面,正好是一副药,乾隆爷吃了有些微甜,不错,不好看,好吃。乾隆皇帝说,蒜泥面条好吃,烧的蒜也好吃,有道是,邳州烧蒜有些甜,能治腹泻和肠炎。

邳州是全国知名的4大大蒜主产区之一。种植、销售优质原蒜成为当地一项重要的富民产业,"邳州白蒜"、"宿羊山大蒜"、"车夫山白蒜"、"黎明大蒜"等。常年种植大蒜60万亩,种植面积占江苏全省的三分之一,年产量超过70万吨,品牌价值达142亿元。目前,当地已建成了以宿羊山镇为中心的国家级大蒜专业交易市场,推动大蒜产业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邳州白蒜产品已远销欧美、东南亚、日韩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之冠,出口产品占中东大蒜制品市场70%的份额,成为全国大蒜产品出口示范区。

近年来邳州大蒜产业的发展坚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引领的思路,实现了全国县域产区内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第一,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国内唯一,大蒜单产第一,大蒜品质第一,大蒜产业化发展第一的“五个第一”。目前,当地在产品研发和食品安全检测等方面走在全国大蒜产业的前列,科研产品创新不断,黑大蒜、大蒜素、大蒜油、大蒜胶囊等4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大蒜产业已然成为富裕一方百姓、促进乡村振兴的农业主导产业。

邳州市还与清华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合作,开工建设集生物检测、理化分析及新产品开发于一体的大蒜研发中心,将整合当地农产品加工技术资源,开发一批现代生物技术保健食品。

2018年6月27日,中国大蒜年会暨首届国际大蒜产业峰会,在江苏邳州开幕。邳州也因大蒜产业的地位优势而被确定为国际大蒜产业峰会的永久会址所在地。本届峰会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和邳州市政府共同主办,意在通过交流沟通,加快推进邳州大蒜产业的提档升级,并快速对接国际市场,做大做强本地大蒜产业的龙头企业,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

在邳州有一座大蒜馆,坐落在宿羊山镇白口村千亩标准化种植基地旁边,紧靠251省道。大蒜馆楼房上有著名书法家沈鹏的题字“中国大蒜第一”。走近大蒜馆,一座“福满蒜乡”的丰收蒜仓矗立在广场上,乳白色外观衬着碧绿色馆名,清爽感觉油然而生。馆内分“前言”、“发展历程”、“全产业链图”、“邳州蒜业标准化种植模式”、“群英荟萃势头强劲”、“福满蒜乡”等版块,详细介绍了我国2000多年的大蒜种植历史和世界范围内大蒜分布、产量、产业状况,介绍“邳州白蒜”产业富民的详细情况,展望了大蒜食品、美容、保健和药用价值产业发展方向。宿羊山镇副镇长沙广州,在每一个展区旁都能用打油诗作幽默的介绍。他说:“我们镇引导本土传统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开发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产品和医药保健产品,持续招引产业链上高附加值的精尖项目,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邳州白蒜”获得地理标志产品、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产品远销海外。一颗小蒜头撬动了包括产供销和深加工在内的百亿元的大产业链条,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吃大蒜会产生口臭,主要是因为大蒜中含有挥发性的物质以及硫化物,这样身边的人,也会躲你远远的。另外,如果过量的食用大蒜,大蒜中的一些物质还会刺激到我们的肠胃,对肠胃的健康不利。因此,大家是真的想要吃大蒜的话,也不要带一些特殊的意义去吃,正常吃即可,每天1瓣或者是2瓣即可。

生活中,吃完大蒜后容易留下蒜臭气味,这正是很多人不爱吃蒜的原因之一。大蒜为什么会导致口臭和体臭,那么如何消除难闻的异味的方法。吃完大蒜立即刷牙,或者嚼茶叶、苹果、柚子等,都是很容易去除的。

生吃大蒜时,还可以把大蒜浸泡在酱油、酱汤、醋里一段时间,然后再拿出来生吃。这样既可以保存住大蒜的效力,也不会像直接生吃鲜大蒜那样受到强烈的刺激,却依然可以实现较快的效果。

一颗小小的大蒜头,撬动了包括产供销和深加工在内的百亿元的大产业链条,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我相信,今后一定会让我国的大蒜文化日益繁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