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上的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

知识点
  •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热量来源。大气的受热可以分为三个过程

①太阳暖大地:射向地球的太阳辐射(短波辐射),一部分被大气吸收和反射,另一部分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使得地面温度升高;

②大地暖大气。地面升温后,将热量传递给近地面的大气(地面辐射,长波辐射),一部分被大气吸收,使得大气温度升高;

③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后,一部分射向宇宙,另一部分射向(长波辐射),射向地面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会使近地表温度升高,即大气逆辐射的保温作用

初中地理上的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1)

图1 大气的受热过程


例题

下图为某日乌鲁木齐大气热力作用中的,三种辐射变化统计图。

初中地理上的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2)

1、图中代表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是 (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③②①

2、该日是 ( )

A.夏季晴天

B.夏季雨天

C.冬季晴天

D.冬季雨天

答案:D、B

精讲精析:(1)分析图中的三种辐射。【1】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和②全天都存在,只有③是只有白天存在,因此③为太阳辐射;【2】地面辐射把热量传递给大气,大气吸收热量增温,一部分射向宇宙空间,一部分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即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逆辐射,因此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图中①>②,因此①为地面辐射,②为大气逆辐射,选项D正确。

(2)分析此时的季节和天气。【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日7点~22点太阳辐射>0,即为白天,即昼长至少为22-7=15小时,即乌鲁木齐的昼长>12小时(昼长>夜长),即为北半球的夏季;【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日的太阳辐射量很低,因此该日可能为阴雨天气,选项B正确。


总结
  • 昼长、夜长

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根据辐射分布的时间段,推断出太阳辐射(仅在白天),并依据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推断出地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②根据太阳辐射的时间段,计算出该日的昼长,进而判断此时的季节(昼长>12小时,夏季),并根据太阳辐射通量的大小,推断该日的天气(阴雨天气)。

昼夜长短,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

①春分-夏至-秋分(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的变化为:12h——(>12h)——12h,北半球纬度越高,昼长越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

②秋分-冬至-春分(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长的变化为:12h——(<12h)——12h,北半球纬度越低,昼长越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

初中地理上的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3)

图2 昼夜长短的变化

【每晚20:00,每日一题,学好地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