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葵的栽培与管理方法(天竺葵的繁殖栽培管理技术)

天竺葵的繁殖栽培管理技术

1 繁殖方法 主要有播种,扦插,组织培养等。

1.1 播种繁殖:春、秋季均可进行,播种基质使用按8:1:1混合的草炭土、蛭石和珍珠岩。播种前先将基质浇透水,然后把种子均匀的播入育苗盘中,覆盖蛭石,厚度为种子直径的3倍左右。用百菌清对播种箱进行消毒,搭拱棚,覆塑料膜。温度20-23℃为宜,湿度保持95%以上。一周左右出芽均匀时,掀开塑料膜。由于育苗基质营养成分少,每隔10天喷一次叶面肥,可选用磷钾含量相对较高的复合肥。同时保持室内通风,注意观察有无病害发生。

天竺葵的栽培与管理方法(天竺葵的繁殖栽培管理技术)(1)

1.2 扦插繁殖:除6~7月植株处于半休眠状态外,均可扦插。以春、秋季为好。夏季高温,插条易发黑腐烂。选生长健带顶芽的枝梢,长约10-13厘米,或选有腋芽抽生的侧枝,剪去叶片仅留顶端1-2叶,如顶端叶大可剪去1/3至1/2。以减少水分蒸发。插条切口为马蹄形。由于天竺葵基部多为肉质,水分多,取下立即扦插易腐烂,故应置阴凉处,使之干燥后再扦插。基质常使用沙土、沙壤土或珍珠岩,插前将基质浇透水,然后插入,浇水将扦插缝隙密合后用百菌清消毒。扦插温度15~18℃,一个月左右可生根。根长3-4厘米时可盆栽。扦插过程中如果用0.O1%U~I哚丁酸液浸泡插条基部2秒,可提高扦插成活率和生根率。一般扦插苗培育的苗株6个月开花,即1月扦插,6月开花;10月扦插,翌年2~3月开花。

1.3 组织培养:天竺葵也可用组织培养法繁殖。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加入0.001%吲哚乙酸和激动素促使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用0.01%吲哚乙酸促进生根。组培法为天竺葵的良种繁育和迭育新品种提供了新的途径。

2 栽培管理

天竺葵扦插生根后立即上盆,苗高12~15厘米时进行摘心,促使产生侧枝。盛夏高温时,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这时它们新陈代谢缓慢,生长停滞。应将休眠的植株放到荫凉、通风地方,要严格控制浇水,此时浇水过多,盆土太湿,叶片常发黄脱落且易烂根。浇水过少,又易使根部萎缩,而以保持盆土稍湿润为宜。停止施肥,休眠期间由于生理活动极微弱,不需要肥料。茎叶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但氮肥不宜施用太多,以免徒长。茎叶过于繁茂需停止施肥,并适当摘去部分叶片,有利于开花。花芽形成期,每2周加施1次磷肥。为了控制植株高度,达到花大色艳的目的,除选择矮生天竺葵品种以外,生长调节物质的应用十分重要。当天竺葵定植于 l2厘米或15厘米盆后2周,可用0.15%矮壮素或比久喷洒叶面,每周1次,喷洒2次,每天光照14~18小时,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天竺葵的高度,提供优质的商品盆花。花谢后应立即摘去花枝,以免消耗养分,有利于新花枝的发育和开花。一般盆栽3-4年老株需要重新进行更新。冬春花期,应放阳光充足处,否则叶片易下垂转黄。雨雪天增加人工辅助光照,对开花更为理想。

3 病虫害防治

生长期如通风不好和盆土过于潮湿,易发生叶斑病和花枯萎病。发现后应立即摘除以防感染蔓延,并喷洒等量式波尔多液防治。虫害主要有红蜘蛛和粉虱危害叶片和花枝,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l 000倍液喷杀。

天竺葵的栽培与管理方法(天竺葵的繁殖栽培管理技术)(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