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健康成长家园共育(家园共育幼师必看的幼儿成长发展特点及敏感期解读)

新学期已经来临,托育园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开学初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反应和成长变化,很多家长们也会因为不了解孩子们的发展规律而着急焦虑,甚至因为不当干预而打乱孩子们的成长节奏。该如何把握孩子们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顺应他们的发展规律,给予孩子们正面积极的引导和支持?

为此我们专门整理了2~6岁的幼儿成长的发展特点和敏感期,并通过丰富的成长观察案例让老师和家长们深入了解孩子们的成长行为,从行为现象探寻孩子成长的秘密,从而更懂孩子,更懂教育。欢迎老师们阅读并积极转发给广大的家长朋友们。

幼儿健康成长家园共育(家园共育幼师必看的幼儿成长发展特点及敏感期解读)(1)

幼儿健康成长家园共育(家园共育幼师必看的幼儿成长发展特点及敏感期解读)(2)

幼儿敏感期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各种能力的获得都有一个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孩子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事物专心,而拒绝接受其他事物。孩子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他们容易接受外界信息,从而更容易获得能力。

敏感期稍纵即逝,不会长期永存。如果我们在孩子的敏感期实施适宜的教育,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错过孩子发展的敏感期,就会对孩子的发展造成一种不好的甚至无法弥补的损失。所以了解幼儿的成长敏感期对幼儿教育十分重要。

幼儿健康成长家园共育(家园共育幼师必看的幼儿成长发展特点及敏感期解读)(3)

幼儿健康成长家园共育(家园共育幼师必看的幼儿成长发展特点及敏感期解读)(4)

在生命的最初,爱是孩子们成长的基础。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各种各样的成长变化会让家长们手足无措,于是家长们会打着爱的名义去干预和纠正。孩子们是突然变得不听话吗?不,他们只是在特定的时期去发展对应的能力,在以自己的方式和节奏慢慢长大。接下来我们通过六个成长观察案例来探寻孩子成长的秘密。

幼儿健康成长家园共育(家园共育幼师必看的幼儿成长发展特点及敏感期解读)(5)


不要!不行!不可以!这是自我意识的萌芽

八月是一个2岁2个月的宝宝,是我们同事的孩子。她初次来幼儿园的时候,我和老师们就友好地走过去跟他打招呼,可八月的反应却很激烈。不停地尖叫,使劲地跺着脚、拍打着手,一脸的不耐烦,并且还要拉着妈妈要离开。在这之后的时间里,只要有老师靠近他,他便会再次爆发——尖叫、跺脚、拍打。他拒绝成人的靠近。

之后的几天,碰到八月,我都会刻意与他保持距离,平静又友善地看着他。这样尝试几次之后,我发现只要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就会表现得平和而安静。这样过了两三天,当我再走近他身边时,他不再尖叫了,只是警惕看着我。因为他发现我并不随意去触碰他。

成长解读

八月正处于自我意识的敏感期。孩子在刚出生时,他们的意识是混沌的,与万物浑然一体的,并没有自我的意识。但是当婴儿长到2岁甚至2岁不到时,就开始发现自己同世界实际上是分离的。这时候,孩子便进入了自我意识的敏感期,开始发现自我。

孩子在这个阶段开始区分自己与他人,他们会有一些具体的表现,如打人、推人等;孩子开始有自己的情绪“唱反调”,会坚决地说“不”、“不要”、“不行”,这个时候孩子会尝试按照自己方式捍卫自我,就像八月用尖叫、跺脚、推拒的方式,这是孩子们在向成人宣布:不要靠近我!

*自我意识敏感期一般发生于孩子1岁半到3岁之间。


抛撒、搬运和垒高惊喜于探索空间

“哗”的一声,2岁6个月的小宝宝又将豆子撒了一地。这已经是第三次了。我和王老师对视了一下,过去帮她归位。她很快发现老师不停地将豆子归拢,这个发现让她更起劲地将豆子撒到其他地方。伴随着豆子“啪啪啪”落地的声音,她的脸上透着微微的惊喜。

小宝宝们还喜欢将教具搬来搬去,把立体几何组拿到梯道里或者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将它们藏到工作毯里。有一天,小宝宝发现粉红塔与棕色阶梯可联合垒高,她欢呼雀跃地站到了小椅子上,要与那塔状造型比高。在工作时间里,老师不断发现小宝宝将彩色圆柱体组从她的工作毯上扔到别人的工作毯上,或者把珠子、蚕豆一颗颗地扔在教室的地上。

成长解读

小宝宝的空间敏感期到来了。她通过抛撒、移动物体来探索空间,感知她和物品、和空间之间的关系。在空间敏感期时,孩子也会对一个狭小的空间非常感兴趣:比如钻到大衣柜里、桌子下面玩耍。我们常常也会看见小朋友反复爬楼梯,爬窗台、爬桌子、爬栏杆......实际上,这都是孩子在运用身体对空间的探索。

当孩子处于空间的敏感期阶段,可能会给老师和家长带来一些危机感,因为害怕孩子受伤。实际上很早的一个“视崖实验”证明儿童对环境的把握是有天然的自卫意识的。我们可以跟在孩子几米以外保护他,而不要没完没了地唠叨、干预和设限。老师和家长都需要有承受危险的心理力量,不要把这种危险“说”给孩子,这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危机感,破坏儿童自己保护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丧失了探索世界的机会。

*空间的敏感期呈螺旋状发展,从0岁开始到6岁都存在,比较明显的表现在2-4岁。

幼儿健康成长家园共育(家园共育幼师必看的幼儿成长发展特点及敏感期解读)(6)


那是我的! 孩子自我诞生的标志

3岁3个月的强强最近出现了占有的敏感期。在餐厅里,强强选择的食物没有吃完,他会和老师说:“老师,这是我选择的,我要把它带回家。”强强已经对“你的”“我的”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概念了。

有一段时间,强强还要把自己的眼泪带回家。有一次眼泪滴到了老师的衣服上,强强一定要把老师的衣服脱下来带回家,最后老师用纸巾擦了擦眼泪,强强才同意把纸巾带回去。类似的情况持续了两三周后,强强占有的敏感期过去了。

成长解读

当孩子处于占有的敏感期,孩子会有这样的意识:别人的东西自己不可以拿,别人也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对于其他人,坚决不能碰自己的东西,不让任何人坐自己的小椅子,睡自己的床,也很不愿意和别人分享食物,直到自己对这些食物没兴趣了,才允许别人拿走。可在大人的视角,孩子也要懂得相互分享,这是最基本的礼貌。所以成人并不理解孩子,还会用成人的道德观评价孩子,说孩子自私。

孩子最初就是通过占有属于自我的东西来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当孩子占有了自己的东西,当这个东西完全属于他时,孩子才能够感觉到“我”的存在,这也是孩子自我诞生的标志。拥有一样物质,才能得到这一物质背后的精神。在孩子占有的敏感期,让孩子充分享受支配自己所属物的快乐吧!


我要把你撕成碎片! 让家长不知所措的诅咒

4岁多的妞妞,使用的语言很令人惊讶:“我要把你撕成碎片!”“我把你的头割下来踢!”“让你夹在玻璃里,压成肉饼!”我不知道这些咒语是如何储存在她的小脑瓜里的。现在妞妞5岁了,即使她很快乐的时候,也不忘突然诅咒我们一下。比如她正站在客厅中间唱歌,我们微笑着看她。突然她一转身,嘴角带着笑意说:“我把你、你、你们都踢到百货大楼去!”

成长解读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很快发现一句话能表达一个意思,这个发现使他开始重复说一句话。很快,孩子又发现语言本身是有力量的,一句话有时候会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效果,或者像一把剑一样能刺伤别人,诅咒的敏感期来了,妞妞就是这样。

在诅咒敏感期,孩子们经常会说一些非常难听的话,开始没轻没重、快乐地使用并发挥语言的力量。听到这些“诅咒”的成人, 一听到就反应强烈,视诅咒为洪水猛兽。不过,成人反应越强烈,孩子越喜欢说诅咒的话。所以,当老师或者家长听到孩子有了这样的语言表达,请不要担心,孩子并不是真的这样想,也并不会真的那么做。

幼儿健康成长家园共育(家园共育幼师必看的幼儿成长发展特点及敏感期解读)(7)


看我穿这身衣服漂亮吗对自我形象开始有要求

最近一段时间,玉玉一进教室,就一个人躲在化妆间开始涂脂抹粉,整理发辫,在镜子前自我欣赏半天,然后满足地离开。过了一周半左右,她对自己的头饰和衣着也开始在意起来,常常问老师和小朋友:“看我穿这身衣服漂亮吗?”到了第三周,她开始喜欢画小哥哥小姐姐,给画中的每个女孩子都画上小辫子和漂亮的头饰。

成长解读

玉玉爱美的敏感期来了。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对自我和环境有审美要求,尤其女孩子对自己的衣着和服饰产生浓厚兴趣。审美的敏感是逐渐发展的。从对吃的东西要求完美、完整,到对所用东西要求完美、完整,再到对自我的形象要求完美。最后上升到对环境、对内在气质、对艺术品质追求完美等。不要小看孩子的“臭美”,学龄前开始出现的审美意识将奠定人一生的审美倾向和生活品质。


我们赢了社会性行为敏感期

今天的社会实践课,孩子们自己选择学校工作岗位,分别是“医生”“老师”“清洁工”等工作。浩浩和东骏是户外的“老师”,他们自己组成了一个“巡逻队”,从蹦蹦床到滑滑梯,再到沙地,他们不停地“巡逻”,帮助维护户外的规则。

嘉嘉的新职业是“医生”,他跟在周医生的后面,不停地记录每个班级的出勤情况,并把这个情况反馈给厨房,帮助周医生把吃过药的小朋友送回到班级……

成长解读

处于社会性行为敏感期的孩子们,他们渴望更多地认识社会,渴望更多地了解社会规则,渴望更多地学习社会行为,渴望更直接地体会社会性情感。因此,一些带有规则性的团体活动对孩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比如拔河比赛、棋类游戏等社会实践活动。

在自主游戏中,我们也会看到孩子热衷于角色扮演、多人的主题搭建以及表现出对遵守和维护规则的执着。值得一提的是,与社会性行为敏感期同步发展还有孩子的交际敏感期。5岁以前,孩子们交往的特征常常是一对一,而到了5岁以后他们会逐渐从一对一的交往进入三四人一组的交往,在小团队中彼此认同,相互学习,形成一种愉快默契的合作关系。

幼儿健康成长家园共育(家园共育幼师必看的幼儿成长发展特点及敏感期解读)(8)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孩子与生俱来的生命原动力。当我们不了解他们的时候,我们要怀着敬畏之心,去了解孩子的内在需求和生长节奏。只有足够的了解,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只有充分认识孩子,才能给孩子正确的爱。抓住孩子成长各个阶段中的敏感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顺应这股动力,更好地支持孩子成长,给孩子以真正的教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