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支柱产业现状(山东16市产业结构对比)

山东省作为我国第三经济强省,近些年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产业转型升级,对于高耗能的落后产业要么集中、要么提升、要么淘汰,以便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社会的长远健康发展。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近几年山东省的经济增速一直较为一般,省内多个城市的经济总量甚至不增反减,多数城市处于低速增长状态,仅有济南、青岛、菏泽等城市实现了高速增长。

山东省是国人众所周知的一个工业大省,根据某些资料显示,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41个工业大类的国家,而山东省则是中国唯一拥有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山东省的能源、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技术及实力尤为先进和雄厚,雄厚的工业基础也是山东省经济发展处于全国前列的强大推动力量。

山东支柱产业现状(山东16市产业结构对比)(1)

2020年山东省工业增加值为23111亿元,仅次于江苏、广东两省,但苏粤两省的工业相对来说以轻工业为主,相比之下山东省则以重工业为主,淄博、东营、济南、潍坊、青岛都是山东省全国知名的工业城市,工业也是这几个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山东省不仅是工业大省,而且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2020年山东省粮食产量高达5447万吨,粮食产量全国第三,仅次于黑龙江省、河南省;2020年山东省农业增加值高达5363.8亿元,农业增加值全国第二,仅次于四川省。

因此,我们可以说,山东省是一个工业大省兼农业大省,做到了工农兼重全面发展。相比之下,山东省的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工业及农业相比相对逊色一些,但仍处于全国前列。

根据《2020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山东省GDP总量为7312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363.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8612.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9153.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7.3:39.1:53.6。

山东支柱产业现状(山东16市产业结构对比)(2)

从近五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中,二产比重呈逐年下跌趋势,其中主要原因就来自于山东省大规模的产业转型升级:

山东省2016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3:45.4:47.3

山东省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7:45.3:48.0

山东省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5:44.0:49.5

山东省2019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2∶39.8∶53.0

山东省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3:39.1:53.6

2020年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7:37.8:54.5,对比可知,山东省的一产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产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产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广东、江苏、浙江三大经济强省相比,山东省的一产比重远高于粤苏浙三省,二产比重远低于苏浙两省,略高于广东省。

广东省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3:39.2:56.5

江苏省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4∶43.1∶52.5

山东省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3:39.1:53.6

浙江省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3∶40.9∶55.8

山东支柱产业现状(山东16市产业结构对比)(3)

下面就来看看山东省16个城市的产业结构:

1、第一产业

聊城一产比重高达14.4%,是山东省第一农业大市,此外济宁、泰安、德州、威海四市一产比重也超过10%,青岛、济南、淄博、东营四大工业强市一产比重最低。

2、第二产业

东营二产比重高达56.3%,是山东省二产比重最高的城市,淄博、日照、烟台、滨州、枣庄、菏泽、德州七市的二产比重均超过40%,城市经济发展也均以工业立足。聊城二产比重仅有34.3%,是山东省二产比重最低的城市,甚至低于产业结构先进的青岛、济南。

3、第三产业

济南、青岛两市三产比重均超过61%,作为两个全国性的大城市,三产发达非常合理。另有6个城市的三产比重超过50%,7个城市的三产比重接近50%,总体还算合理。

东营三产比重仅有38.4%为山东省最低,作为一座以石油工业立足的资源型城市,东营的经济活力不足、服务业欠发达也比较正常。

山东支柱产业现状(山东16市产业结构对比)(4)

综合来看,青岛、济南两大都市的产业结构比较先进,不输于国内的其它大城市,淄博、东营、日照、枣庄四大城市受限于基本市情,目前的产业结构勉强也还算合理。

其余10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均不是很理想,特别是烟台、潍坊、临沂、济宁、菏泽、德州作为山东省的几个经济强市,一产比重明显偏高,而聊城、临沂、济宁三市的二产比重明显偏低,均影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和高度。尤其是烟台作为一个潜力巨大的沿海经济强市,目前的产业结构太过均衡,对于未来的经济增长极为不利。

山东支柱产业现状(山东16市产业结构对比)(5)

对此,你如何看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