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糖和蔗糖的区别(哪种添加糖更健康)

编者按:

食品中添加的天然糖主要是蔗糖或果糖,已有很多研究发现大量摄入果糖增加脂肪肝、肥胖等代谢性疾病风险,那么蔗糖会是更安全的选择么?每天摄入多少糖是健康的呢?

果糖和蔗糖的区别(哪种添加糖更健康)(1)

什么是糖?

每个人都吃过糖,但很多人都很难准确地解释什么是糖,更分不清生活中的各种糖到底有什么区别。

糖其实是一种有甜味的、简单的、可食用的结晶碳水化合物。糖的种类很多,如红糖、白糖、麦芽糖、葡萄糖等等,让人眼花缭乱。这些糖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就从糖最小的单位——单糖开始说起,所有糖都是由单糖组合而成的。单糖只有3种: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其中血中的葡萄糖通常被简称为血糖,是存在于我们血液中循环的糖类;果糖可以在水果和蜂蜜中找到;牛奶中含有半乳糖。

双糖就是由两个单糖链接的,常见双糖包括:蔗糖(葡萄糖 果糖)、乳糖(葡萄糖 半乳糖)和麦芽糖(葡萄糖 葡萄糖)。白糖和红糖都是蔗糖,甘蔗经榨汁浓缩形成的是红糖,红糖经过高度精炼去除杂质后变成白砂糖。

在这些天然糖中,果糖甜度最高,因此被广泛地添加至食品中。

果糖和蔗糖的区别(哪种添加糖更健康)(2)

果糖增加脂肪肝脏、肥胖等风险

多项动物试验和人体研究发现果糖添加促进肝脏脂肪合成,增加肝脂肪含量和体重,降低肝胰岛素敏感性[1-5]。大量流行病学调查也证明,果糖摄入增加与包括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脂肪肝在内的一系列代谢相关疾病密切相关[6]。

发表在Nature杂志的一篇研究[7]揭开了果糖导致肥胖的机制。研究者发现,实验小鼠摄入果糖后延长了肠绒毛细胞的寿命,导致肠道绒毛长度增加25%~40%,扩大了肠道的表面积,增强了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肥胖的发生。研究者认为这是人类生存进化的结果,在果实丰收的季节,人们摄入果糖并转化为机体的储备以应对接下来食品匮乏的冬季。但是在食品工业发达的今天,食物中添加的果糖已经大大超出了人类自然摄入的量,因此带来了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蔗糖甜度不如果糖,那么蔗糖对于肥胖的影响是否会小一些呢?遗憾的是,并没有!

蔗糖和果糖均促使健康人群肝脏合成更多的脂质

为了观察果糖、蔗糖和葡萄糖对于肝脏脂质合成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8],结果发表在著名的Journal of Hepatology杂志。他们发现果糖或蔗糖均会促进健康人肝脏合成更多的脂肪。

研究招募了126例BMI>24kg/㎡的健康年轻男性受试者,随机分配进入果糖饮料组、蔗糖饮料组、葡萄糖饮料组和不喝饮料的对照组。

受试者每天饮用600ml含不同种类糖分的饮料,摄入的糖总量均为80克,为期7周。总共有94例参与者完成了试验。

结果发现:7周结束后,参与者的总能量摄入并没有增加(因为蛋白和脂肪的摄入量降低了)。果糖和蔗糖组肝脏脂肪合成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葡萄糖组没有明显变化(见下图,A:肝脏合成棕榈酸酯速率;B:肝脏合成VLDL-TG速率)。

果糖和蔗糖的区别(哪种添加糖更健康)(3)

该研究并未发现添加糖组参与者的代谢和生化指标,如血压、血脂、血糖、胰岛素敏感性等,和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可能因为试验时间较短,还不足以导致这些指标发生明显改变。

该研究结论是:只要摄入80 g的蔗糖和果糖即可以大幅地增加了肝脏合成脂质的速率。

80 g糖类是什么概念呢?几乎每种果汁和饮料的含糖量都高于10 g/100ml,蛋糕含糖量不尽相同,常见的巧克力蛋糕每100 g约含40 g的糖。你只要吃一块蛋糕 一杯饮料摄入的糖分就轻轻松松地超过80 g了。

我们应该怎么吃糖?

人类天然喜爱食用糖类。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在过去二百年间,人类对糖类的摄入增加了100倍。伴随着甜蜜而来的是肥胖、脂肪肝、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大幅飙升。研究证实了果糖和蔗糖都可以增加肝脏的脂质合成,因此,更健康的选择不是在于糖的种类,而在于控制每日摄入糖的数量。那么每天吃多少糖是相对健康的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因此,除了偶然吃点甜食安慰一下沮丧的自己,平时就把糖戒了吧。尤其对于孩子,不要再将糖果作为奖励品啦!

好消息是,来源自水果的果糖并不增加肝脏脂质沉积,这是因为水果同时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这些对于肥胖和脂肪肝是具有保护作用的。所以爱吃水果的朋友不用担心。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可查看)

1.Jensen T,Abdelmalek M.F,et al.Fructose and sugar:a major mediator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 Hepatol.2018;68:1063-1075,https://doi.org/10.1016/j.jhep.2018.01.019

2.Stanhope K.L,Schwarz J.M,et al.Consuming fructose-sweetened,not glucose-sweetened,beverages increases visceral adiposity and lipids and decreases insulin sensitivity in overweight/obese humans.J Clin Invest.2009;119:1322-1334,https://doi.org/10.1172/jci37385

3.Schwarz J.M,Noworolski S.M,et al.Effect of a high-fructose weight-maintaining diet on lipogenesis and liver fat.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5;100:2434-2442,https://doi.org/10.1210/jc.2014-3678

4.Aeberli I,Hochuli M,et al.Moderate amounts of fructose consumption impair insulin sensitivity in healthy young me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Diabetes care.2013;36:150-156,https://doi.org/10.2337/dc12-0540

5.Hochuli M,Aeberli I,et al.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with moderate amounts of fructose,but not sucrose,induce Fatty Acid synthesis in healthy young men:a randomized crossover study.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4;99:2164-2172

6.Caliceti C,Calabria D,Roda A,Cicero AFG.Fructose Intake,Serum Uric Acid,and Cardiometabolic Disorders:A Critical Review.Nutrients.2017;9(4):395.Published 2017 Apr 18.doi:10.3390/nu9040395

7.Taylor,S.R.,Ramsamooj,S.,Liang,R.J.et al.Dietary fructose improves intestinal cell survival and nutrient absorption.Nature.2021.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3827-2

8.Geidl-Flueck B,Hochuli M,Némethá,et al.Fructose-and sucrose-but not glucose-sweetened beverages promote hepatic de novo lipogenesi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ournal of Hepatology,20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