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吨黄金大劫案始末(日本小伙心思缜密)

犯罪分子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都是令人心生恐怖的存在,因为他们时时威胁着我们的财产和人身的安全。然而,在日本,有一个犯罪分子,他的事迹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甚至有一部分人对他相当崇拜。这个人就是著名的“三亿日元抢劫案”作案者。

90吨黄金大劫案始末(日本小伙心思缜密)(1)

根据当时此案件的负责人——调查主任平冢八兵卫,一名非常有名的日本刑警所描述,罪犯其实只有一个人。而此罪犯的犯罪成本相当低,获得的回报却有3亿日元之多!此人之所以得以作案成功,得益于他对人心理的深刻了解,和“烟雾弹”的得当使用。

第一枚“烟雾弹”:恐吓信。

1968年12月6日,日本信托银行国分寺支行经理收到一封恐吓信。信中要求银行派一名女职员,在第二天下午5点前将300万日元送到指定地点。否则就炸掉该经理的家。收到恐吓信的支行经理当即就报了警,当天警方在犯人指定的地点布置了50名警员,想要实施抓捕行动,但犯人并没有出现。

90吨黄金大劫案始末(日本小伙心思缜密)(2)

警察本以为罪犯已放弃行动,然而他们没想到,这只是罪犯扔出的第一枚烟雾弹

第二枚“烟雾弹”:伪装。

1968年12月10日 早上9点30分左右,一辆日产运钞车装着2亿9430万7500日元由日本信托银行国分寺支行出发前往东京芝浦电气(现在的东芝)府中工厂。这些钱是工人的年终奖,被分别装在三个保险箱中。当运钞车经过府中监狱后面府中市荣町学苑路的时候被一名骑摩托车的男“警察”拦下。运钞车司机打开车窗问发生了什么情况,男“警察”回答“你们银行巢鸭分行行长的家被人放了炸弹,刚接到通知你们这辆车也有问题,要检查一下”。运钞车上的人听说了4天前恐吓信的内容,他们对此信以为真,纷纷下了车。

90吨黄金大劫案始末(日本小伙心思缜密)(3)

让运钞员没想到的是,这其实只是犯罪分子的第二枚“烟雾弹”,由于第一枚“烟雾弹的”存在,他轻易的得到了运钞员的信任。

第三枚烟雾弹:High Freia 5。

男子爬上运钞车假装进行检查,然后引燃原本已在身上藏好的High Freia 5—— 这是随处加油站都有售卖的一种烟雾弹,他大叫着“要爆炸了,快逃啊”,然后驾驶运钞车在众目睽睽之下扬长而去。银行职员们纷纷赞叹“警察”果敢,他们还认为“警察”开走运钞车避免炸弹爆炸伤及无辜。

这时,他们突然发现“警察”留在现场的摩托车有些不大对劲。当时日本的警用摩托车都是本田生产的,而留在现场的摩托车是蓝色雅马哈运动型摩托车,牌子不对,发觉被骗的运钞员,赶紧报警。

90吨黄金大劫案始末(日本小伙心思缜密)(4)

接到报警后警方宣布,除了伊豆 小笠原群岛以外,东京都全域进入紧急状态,追捕犯人。但在追捕过程中,警方却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们没想到罪犯会换车。

直到案发后的第二年4月9日,在距离案发现场只有4公里的地方,遗弃的运钞车才被发现。有目击者称案发时这里曾停放着一辆红色卡罗拉轿车。

90吨黄金大劫案始末(日本小伙心思缜密)(5)

只顾搜寻运钞车的警方怎么也没想到,罪犯只开了四公里就换了车,也许罪犯当年就是在警察眼皮子底下,开着车大摇大摆的离开也未尝不可能。

虽然罪犯在现场留下作案工具等遗留品共计120件,但经过警方的侦查发现,这些遗留品要么是被盗物品,要么是大量生产和贩卖的物品,对破案的进展起不到任何作用。

1975年12月10日,此案超过刑事诉讼时效年限(7年)。1988年12月10日,超过民事诉讼时效年限(20年)。这起涉案款项达3亿的大案,成为日本犯罪史上的一桩著名的无头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