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知否中余嫣然的结局(看知否原著中余嫣然的继母)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面,有不少爱作死的人,例如说康姨妈,还有小秦氏,但说道其中最为恶心可笑的,莫过于余大太太余方氏,在原文中,这位余大太太一个劲地作死,最终落得个身陷囹圄,万劫不复的下场。

关于余大太太的作死过程,可以分为五步,称之为作死五步曲。

电视剧知否中余嫣然的结局(看知否原著中余嫣然的继母)(1)

一:作死第一步曲,贪婪宁北候顾家的富贵,竟然要把自己的继女余嫣然嫁给声名狼藉的浪子顾廷烨,婚事还没说成就把这事传得人尽皆知,让余家很下不来台。

嫣然吸吸鼻子,又道:“这次亲事本不是我祖父母的意思,是我那后娘攀上了宁北侯的一个不知什么亲戚,便促着父亲应了媒人,好在我祖父说他要再考虑打听些,这才未说定,可是那女人…那女人…闹的尽人皆知。

嫣然再也说不下去了,只低低的哭了起来,明兰心里也为她难过,也劝不出什么话来,只轻轻抚着嫣然的手背,掏出一块新帕子来给她拭泪,过了会儿,嫣然收了眼泪,吸了口气,重重顿了下头,展颜道:“瞧我,你们家大好日子我却这般模样,叫妹妹笑话了!想来爹爹也不会坑了自己闺女的,姑娘家总是要嫁的,我叫祖父也别东查西查了,横竖嫁过去便是。”

“可别介!”明兰本来一直静静听着,听到这句话忽惊了一声,低叫起来:“你可不能稀里糊涂的嫁了呀!女人这一辈子一般只能嫁一次,一次只能嫁一个,你这会儿要是不长个心眼,回头悔都悔不出来!叫你祖父去查,好好查,不好的千万不能嫁!”

嫣然破涕为笑:“你这小丫头,怎么开口闭口嫁啊嫁的!敢情你也想着要嫁人了!”

这点程度的打趣给明兰塞牙缝都不够,她面色都没变一丝,正色道:“嫣然姐姐,我知道你不愿祖父母与你爹打擂台,可你也当想想自己!你那后母我虽没见过,可也听说了些,并不是个好相与的,说句难听的,若是你嫁的如意了,她保准会抢着来仗你的势,你若受了委屈,你说她会给撑腰出头么?

嫣然脸色发白,心里一团乱麻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所谓未见其面先闻其人,这是余大太太第一次在原著中被提及的片段,透过这个片段我们可以看出,这位余大太太的名声并不怎么好,似乎有贪婪无耻,胆大妄为,苛待继女之嫌。

好在余大太太虽然是余嫣然的继母,但余嫣然是自幼养在余老妇人房里的,所以余嫣然的婚事余大太太也做不得主,余嫣然在祖父母的安排下,远嫁云南。

其实这时候,余阁老就已经生出了要把余大太太休回娘家的想法。

顾廷烨纠正道:“非公孙先生所说,我料想如是。”

明兰摆出只认牌子不认质量的恶劣嘴脸,板着小脸道:“那余大太太再不是,也进门多年,为余家生儿育女了,不看僧面看佛面,况且余大人又护她的紧;当初她算计嫣然姐姐,阁老就想休她来着,末了,还不是不了了之。侯爷是将才帅才,哪知这内宅里的门道。”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看在余大太太再不好,但终究为余家生儿育女,开枝散叶的份上,余阁老才没有实行,问题是余大太太对自己的处境一无所知,她继续着她下一步的作死行动。

电视剧知否中余嫣然的结局(看知否原著中余嫣然的继母)(2)

二:作死第二步曲,余大太太把自己那惯坏了的亲女儿余嫣红嫁给了顾廷烨,余嫣红嫁入顾家之后没几个月就死于非命。

明兰听了这话,也不辩驳,只携着余四太太一道走过前去。

“这是余家大太太,快来见礼。”

太夫人一副热络状的拉着余大太太,明兰笑着福了福,一旁的丹橘牢牢扶着她,抬头间不着痕迹的打量对方,顿时一愣。那余大太太保养的极好,出乎意料的年轻貌美,吊梢眼,斜翅眉,颧骨偏高,皮肤白腻,竟有一番泼辣凌厉的成熟艳丽,看着不过三十上下的美妇人。

那余大太太也不住眼的打量明兰,从头上金闪的五凤朝阳赤金红宝钗,到明兰胸前的九节赤金璎珞葫芦项圈,下头缀着的水头极好的明玉,最后到明兰隆起的硕大肚皮,她的眼神瞬时一戾,然后大喇喇的坐下,受了明兰的福礼。

她也不与明兰说话,只转头与身旁的余四太太道:“你适才说的是,嫣然是个有福的,公爹亲自给她找婆家,能没福气么?!”余四太太顿时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得罪了长嫂,只好笑着不说话,自己默默坐下。

“家里的姑娘个个都有福气,单只我的嫣红命相单薄了,唉,也不知她走后这么多年,还有没有人给她上炷香。这孤魂野鬼的可怜……”余大太太气势逼人,径自说着。

“嫣红姐姐这不埋在顾家的坟冢中嘛,”明兰忍不住插嘴道:“何来孤魂野鬼之说。”

余大太太被当中打断,十分不悦,眼神锐利,盯着明兰缓缓道:“……连个骨肉都没留下,离孤魂野鬼也不远了。”

明兰心头一沉,坚决不接这个话题,从丹橘手中接过暖盅,轻轻吹着里头的汤水。余阁老一生强悍能干,外能执掌朝阁,内能安家平事,老伴纯善,儿女基本听话,连几个儿媳都是老头自己出马挑的,家庭氛围单纯简单,这位填房余大太太泼辣厉害,估计是整个余家的例外,偏偏儿子还就吃儿媳这套,几乎言听计从,余阁老未免抑郁

太夫人一见冷场,不慌不忙的笑道:“亲家母说的什么话,嫣红这孩子虽在顾家日子不长,我却是极喜欢的,说话爽利人又大方。哎哟哟,说句不中听的,我比自己闺女还喜欢呢,亲家母把闺女调教的这般好,却是顾家对不住她了……”说着,她忍不住声音哽咽了。

明兰冷眼看她,腹诽着这么好的材料不去当演员可惜了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是原文中余大太太第一次出场的情景,一番贪婪无耻的模样跃然纸上,眼见顾家的婚事吹了,顾家的富贵没有攀上,余大太太就心有不甘,竟然没心没肝地把自己的亲生女儿余嫣红嫁到了顾家,也就是嫁给了顾廷烨(正如明兰所言,恶心得让人作呕)。

早期的顾家是个豺狼窝,里面一大堆心术不正的人,而早期的顾廷烨也是个十足的浪子,余嫣红本身又刁蛮惯了不懂隐忍,三天两头和顾廷烨闹矛盾,在顾廷烨被迫离开顾府之后,余嫣红便和顾廷烨的堂弟顾廷炳勾搭上了,还珠胎暗结,为了掩盖丑事,余嫣红在顾廷烨的外室朱曼娘的算计下乱吃堕胎药一命呜呼(余大太太真是教女无方)。

再次见她,在广济寺后园,她丢了块泥巴在她姐姐身上,又狠又准,双手叉腰,气势万千,我在墙后闷声,又惊又笑;因嫣红和曼娘之争而郁结的连日愁云一扫而空;可惜,还没等我笑足一刻钟,我就被她气的翻脸而去。

这小丫头是个乌鸦嘴,后来,而她所说的话就被一一印证。

没过多少日子,我远走他乡,然后,老父亡故,嫣红猝死,我再也不愿听曼娘的哭求辩解,独自一人漂泊南北;我识得了许多人,有贩夫走卒,有江湖豪客,也有倒霉受冷落的贵胄王爷,被欺侮,被轻蔑,知道什么叫人情冷暖,什么叫世态炎凉,被狠狠摔落到地上,还得撑着脊骨站起来。

亲手挣来的第一份银子,我送去了京城的曼娘处,我自己犯的过错,我自己来填。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关于余嫣红猝死的真相,余大太太透过余嫣红的陪房巩红绡口中知道了原委,按照正常人的思维,亲生女儿做出这等丑事,生母为了顾及女儿还有家族名誉,应该选择尽量息事宁人的。可是这位余大太太的脑回路清奇,听信巩红绡的瞒骗之词(巩红绡对这位余大太太心里有怨气),认为顾家,特别是顾廷烨并不清楚真相,于是便在小秦氏(顾廷烨继母,和顾廷烨不和)的撺掇下,她进行了作死的第三步,

电视剧知否中余嫣然的结局(看知否原著中余嫣然的继母)(3)

三:作死第三步曲,余大太太竟然想到了把朱曼娘与顾廷烨的儿子昌哥儿过继到余嫣红名下成为顾廷烨嫡长子,好借着这个名头继续攀扯顾家的富贵。

明兰微微点头,然后才转向余大太太,一字一句道:“嫣红姐姐是侯爷的原配,这不用您提醒我也知道。若嫣红姐姐身后留有子息,这世子之位定无二选!可嫣红姐姐并无一男半女!”余大太太神情大变,警惕的盯着明兰。

只听她继续道,“今日诸位说要过继……”她冷笑一声,高声道:“这昌哥儿若记到嫣红姐姐名下,以后又该如何算呢!是庶出呢,还是原配亲子!

余大太太被堵了一下,随即讥道:“说这说那,还不是怕昌哥儿抢了你肚里这个的世子之位?你还别不服气,填房就是填房,不是原配!”她这话一出口,立知自己失言了,深恨自己气晕了,说话口不择言。

明兰顿时笑出声来,她忽尔正色道:“明兰受教了。不过承嗣大事,乃宗族根本,明兰只是做媳妇的,不敢置喙。只问大太太一句,嫣然姐姐嫁人后,嫣然姐姐的生母也是无有后嗣的,倘若叫过继一个孩儿,为余家长子嫡孙,您答是不答应?”

余大太太怒声道:“你敢放肆!”

“是谁放肆?”明兰恨恨的针锋相对,“许多年前,侯爷年少轻狂,曾想叫这曼娘进门,老侯爷和太夫人因她出身戏子,咬死了不肯。如今倒好,老侯爷过世了,他的话没人听了,一转眼,竟叫个戏子生的来做宁远侯世子?敢情余家是存心来和顾家过不去的?!”

这话一出,门口跪的曼娘迅速抬头一瞥,明兰也正好转头去看,视线一对,却见曼娘眼神犀利怨毒,并无初见自己的惊慌,明兰立刻知道她早就知道自己的。

明兰不去理她,这个时候没功夫怜悯,只有敌我。

余大太太气的浑身发抖,半天说不出话来,忽的眼神闪烁了一阵,然后咬牙道,“我姑娘死时还不到十七岁,你们顾家总得给句话罢!”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番无耻下作的操作让顾廷烨夫妇很是恼怒,顾廷烨向余家,准确地说是向余阁老兴师问罪,大病初愈的余阁老听闻此事感到不可思议,气得差点没背过去。

余阁老本为贫家子弟,然天资聪慧,少年即受恩师赏识,许爱女,频提携,他自此平步青云,虽也曾起伏磨难,但最后到底全身而退,风光致仕。然而,饶他一生见识极丰,但当被侯府送回来的巩红绡和盘托出那段往事时,他也不禁惊诧身摇,不可置信

他余某人居然也会有愚蠢到这般发指的儿子儿媳?

“老太爷明鉴,顾家太夫人在侯府里头,那可是只手遮天呀!我性命都握在人家手里头,要叫我说什么,我哪敢不从!”红绡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没能把实情托出,叫大太太吃了冤枉亏,都是我胆小畏死,望老太爷慈悲为怀,饶过我罢!”

当着父母弟媳的面,被道破自己女儿背夫偷人,那余大人面皮一阵青一阵红,臊的连头头也抬不起来,一旁的余大太太只狠狠瞪着地上的红绡,目中直欲喷火,只碍着公婆在,不敢放肆。余大人偷眼窥老父的面色,只见他胸膛起伏厉害,当下便小心道:“都是儿子不孝,叫父亲操心了;千错万错都是儿子的不是,万请父亲息怒,好歹保重身子要紧!”

余阁老瞥了儿子一眼,讥诮道:“这会儿你倒知道孝顺了,连道士都敢买通,黑的颠倒成白的,我一辈子的老脸都叫你们夫妻丢尽了。你还是行行好,给我碗砒霜,早些阖眼,也省的见你屋里那些腌臜事!”诚如顾廷烨所料,余家老爷子宦海沉浮几十载,早炼得精滑似老狐;除了谋反抄家这种殃及全族的滔天大祸,已鲜少有事能叫他惊慌失措,自也气不坏身体。如今骂起人来,更是中气十足。

余大人面红过耳,不敢分辩什么,噗通一声跪下,余大太太见状,咬牙跟着跪下;见长兄长嫂如此,三房四房更不敢站着,俱是双双跪下。余阁老面上波澜不惊,对着犹自如筛子般抖个不停的巩红绡道:“顾家来信上说,这些年来耽误你了,如今将你发还,好好安排个人家嫁了。”他又转头对余四太太道,“老四家的,待回登州后,这事你来办。”

余四太太看了眼跪在前头的长嫂,犹豫道:“父亲,这……”她话还没说完,余大太太已是满脸愤恨的抬起头,怒视巩红绡,骂道,“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这小贱圌人用心歹毒,害我们不浅,便是杀头也轻了!怎么能……”

余阁老一掌拍在案上,冷冷看下去,余大人赶紧用力扯妻子的袖子,余大太太转头,一接触到公爹寒冰般的目光,当即打了个寒颤,不敢再说话。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至此,余大太太才惊觉,自己被顾家小秦氏和朱曼娘当枪使了,小秦氏为了让自己的亲生儿子顾廷炜袭爵,就千方百计给顾廷烨找麻烦,余嫣红和朱曼娘两个最大的由头,对余大太太素有怨言的巩红绡在这里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怜可耻又可笑的余大太太,在各方的算计下就这么轻易地栽了进去,余阁老为了平息顾廷烨的怒气,当机立断把余大太太给休回了娘家。

两人一阵大笑,说起余阁老,四太太方想起今日的任务,肚里转了好几转,强自咬牙开口:“我那嫂子,前日,已叫公公休回娘家去了。”

明兰吃了一惊,脸上神情古怪,似惊非惊——不会吧,真叫团子爹说中了?

四太太为难的说:“落的罪名是七出之不孝,于病中服侍不力,还忤逆长辈。”

这个大帽子可是无敌,由嫡亲公婆亲自出告,真是连辩驳都难了,唐婉女士的婚姻就死在这条上;明兰结巴道:“这怎么…那余大人…岂不得罪亲家?”

四太太静静叙述起来:“起先大哥不肯,可公爹是铁了心的,大哥只能从了。至于亲家,唉,亲家老爷过世后,大嫂早不大和娘家来往了。”

余大太太是庶出,因生母得宠,才被父亲许给余大人的,可如今她娘家当家的是嫡长兄,兄妹不睦已久,这次被休回去,真是要了命的。

“公爹这回是真气急了,连参奏大哥不孝的折子都写好了。”四太太低声说,这几日余家可谓风险浪急,波涛万丈。

余阁老是说一不二的性子,几十年来里外一把抓,对内宅管束也从不客气;余大太太终于尝到了公公当年对付政敌的手段,当场就吓瘫了,扒在地上哭号的震天价响,又是告饶,又是寻死。余阁老连眼皮子都没抬一下,只叫婆子把大太太捆了抬进马车送走,叫她要死也死到外头去。然后,余阁老又把大太太所生的孩子叫来,浑似无事发生般的笑容可掬,温言吩咐他们,以后就在祖父母屋里了。

这一子一女,一个十五,一个十二,刚想开口为母亲求两句情,只听得余阁老淡淡说了句‘凡余家子孙再有不守家规,忤逆尊长的,一并逐出门去’,两个孩子的贴身婆子就赶忙把他们扯了下去;需知余家嫡庶男孙加起来,足一打有余,实不缺了他们俩。而此时,余大人已是手足无力,只会哆嗦了。

“这会儿,爹正叫三嫂把大嫂的的嫁妆单子理出来,一样不少的封存起来。若大嫂来要,就送回去,否则,就给侄子侄女。”贸然把嫁妆送回,估计一下子就叫大太太的兄长吞了。

想到余阁老这么周全,也不知预先在心里盘算了多久,四太太心有余悸,没想到平日和气慈祥的老人家,这一出手,就是绝路。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余阁老还一不做二不休,这头刚让长子余大人刚休了余大太太,转身就给他另聘良妻,绝了余大太太的幻想。

发丧后几日便出了正月。余府过完了阖家团圆的年节,余阁老即刻打发两对儿子儿媳(携红绡)回登州老家,自己老夫妇俩则随长子往外地赴任去。临行前,余四太太又来见了明兰一回,絮叨了些琐事。短短几个月,余阁老凭着旧日的人脉情面,迅速替长子谋了一个外任,迅速了结了与前任余大太太娘家的纠缠,又加倍迅速的寻好了下任余大太太的人选

明兰十分感佩,余阁老身手敏捷,不减当年。

“是钦天监洪主簿的侄女。”四太太十分平静的叙述,“……刚嫁人便守了寡,夫家容不下,只好回了娘家。她倒是个长情的,生生守了七八年都不肯再嫁,见老父身子愈发不好了,这才松了口。爹说,娶妻娶贤,德行好是最要紧的。”

这个年纪还只是个八品主簿,大约仕途不很顺,不过峮州洪家总算是名门,两家倒也相配;余家休妻再娶,到底不是什么光彩事,所以预备到外地去办婚事了;且那洪姑娘能扛住家人劝婚达七八年之久,想来是个主意很定的,用来规束不着调的余大人,正好。

明兰不禁暗羡,这种上朝堂能指点江山社稷,回内宅能料理琐事庶务,无所不能又情深意重的男人,到底是哪里找来的,余老夫人攒了几辈子的人品呀。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奈何余大太太一辈子骄横惯了,回到娘家也不打算安生,即使在娘家,她也同样作死,

电视剧知否中余嫣然的结局(看知否原著中余嫣然的继母)(4)

四:作死第四步曲,把已经由嫡兄当家的娘家当自己的家,颐气指使,最终逼得嫡兄把她撵到了尼姑庵里。

余大太太,准确来说应是前余大太太,其娘家姓方,父祖辈屡任高位,声势煊赫,这才以庶女做了余家的继长媳;然到了余方氏这辈上,已现颓势。余方氏被遣返回娘家后,其嫡长兄方老爷也曾去余家理论,结果被余阁老拉去书房内谈话后,再未说过什么。

其中缘由,照市面上的说法,一是方家如今式微,子孙又多为不肖,哪里有跟余家抗辩的底气;二是兄妹俩同父异母,本就情分泛泛,方老爷也没下多少力气;三嘛……据说,余阁老的口才很好。

被休归宗后,其实方家也没怎么为难余方氏,毕竟她的儿女尚留在余家,由余阁老夫妇亲自教养,若将来有出息,余方氏未必没有出头之日。

可惜,余方氏前半辈子命太好了。

做闺女时,生母宠冠内宅,老爹疼若性命,要什么有什么,连嫡出姊妹也不敢跟她争风头;嫁人后,跟着余大老爷在外任上十几年,把丈夫吃的死脱,说一不二。

谁知一朝成了休妇,她还是改不掉气指颐使的性子,镇日打人骂狗,跟嫂子侄媳们吵闹不休;闹到方家待不下去,最终被送至京郊白云庵带发修行。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事已至此,(前)余大太太只有一条路好走,就是在白云庵里面好生静养,修心养性,余阁老身体不好恐怕没有几年活头,待余阁老一死,他那些儿女也长大了,到时候必会把她接回家中供养。

但是余大太太是谁?她要是能安生就不会有今天,既然没了富贵也没了家,她就干脆想到了报仇,报复那些把她当枪使的人,

于是她进行了作死的最后一步,

电视剧知否中余嫣然的结局(看知否原著中余嫣然的继母)(5)

五:作死第五步曲,被顾廷烨当枪使去对付小秦氏,一通虚与委蛇暗中下毒的操作,让害她自此的小秦氏绝子绝孙。

顾廷烨心中自嘲,缓缓转身拉过一把椅子,拂袍起袖端坐其上。

小秦氏犹自不足,继续大声骂道:“你这有爹生没娘养的野崽子,下三滥的盐商,你娘能有什么好教养了,呸,也敢望向攀附贵人!怎么,我现在儿孙俱丧,还怕你不成!

顾廷烨也不气恼,只等她骂的喘气了,才缓缓开口:“好好的一双孙儿孙女,说没就没了,你精明一生,已知怎么回事了罢。”听适才朱氏的话,应是如此。

小秦氏未料他忽提起这个,过了半响,才咬牙启齿道:“…余方氏这贱人,我好好待她,她居然…”

“此言差矣。人家原本好好做着余府大太太,有儿有女,夫婿听话,受了你诓骗,落的被休弃的下场。怎能说‘好好待她’呢?便是这阵子,殷勤延揽她入府做客,你不也是另有所图么?”顾廷烨嘲讽的微笑着。

小秦氏忽然剧烈的抖动起来,像在砧板上垂死的河鱼,潮红的面色迅速灰败如死人,“你,你…难道是你…你害死我的孙儿?!”声音嘶哑,仿佛索命恶鬼的叫声。

顾廷烨丝毫不为所动:“我要为妻儿家小积德,不像你,这种事我是不会做的。”

“那……”小秦氏茫然,她虽气的发晕,却也知道他这会儿没必要跟自己说谎。

顾廷烨站起身,背负双手,在屋内慢慢踱了几圈,站定在窗前:“余方氏被休后,在娘家也呆不下去,只能到郊外庵堂度日。你本不想理这种落水狗,可南边频频有人送来银子,每回都是几大车的吃穿琐物,说是余方氏的儿女惦记生母送来的。就在那阵,云南的余嫣然照例送年货给明兰。那班伙计原是余家人,因他们不清楚底细,回程时便顺路到庵堂前给余方氏磕了个头。正是这么两件事,叫你起了歹意。”

小秦氏越听越心惊,枯瘦如鸡爪的手紧紧揪着被褥:“你…你怎么都知道…”

顾廷烨冷漠的瞧着她:“从你第一日请余方氏到家做客起,我就知道了。”

小秦氏爆发般的叫喊出来:“那你还敢说没害死我孙儿……!你这黑心肝的贼子!”

“我的确没有。从头至尾,我只做了两件事。”

顾廷烨缓缓抬起头,“头一件,我请余四太太在临行前,带着巩红绡去见余方氏,将来龙去脉说个清楚。免得明兰背黑锅,平白叫人在背后咒骂。第二件,只有头一回东西是余方氏儿女所送,余下几回是我叫人从江淮送来的,假托余家的名头,连余方氏自己也不知道。于是,你愈发信她在余家还有分量,愈发频繁的邀约她入府,才给了她下手的机会。

小秦氏喉中呜咽一声,挣扎着颤抖的手足拼命想扑过去,被顾廷烨轻轻一推,便倒在炕头上,起不来了,她大口大口的喘气,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顾廷烨再度坐回椅子,缓缓道:“你自以为口才了得,再度骗的余方氏信了你,以为她也全心痛恨明兰,想与你联手报仇——其实都不是,她心里什么都明白,且早恨你入骨。”实则,也是这老妖妇不复侯府太夫人时风光,不如早先耳聪目明,才上了当

小秦氏像被抽了筋的毒蛇,软软摊着不能动弹,嘶哑的扯出声音:“我,我要去告你…告你,哈哈…英武忠君的顾大都督竟是这般小人!叫你声名扫地……”她心中怨毒到了极点,直想用指甲生撕下他的皮肉来。

“你怎么告?”顾廷烨冷冷看着她,“收集了得疫症而死之人的衣裳,刮下疮毒制成粉末,收买这府的下人……从头至尾,都是余方氏一手所为。我不过是托余府的名,给她送了两回东西,别说查不出来,哪怕查出来,只消说明兰念在和余嫣然的情分上,不忍看她继母潦倒无人过问。谁又能说什么?”

“你好毒辣的心肠!那可是你的嫡亲侄儿侄女呀!你怎么狠的下心……”小秦氏再也忍不住,拍着炕褥痛哭流涕。

顾廷烨讥诮的笑起来,“真奇怪,你可以毫不犹豫的置旁人的骨肉于死地,旁人却不能还手?你待余方氏殷勤,难道是怜悯她,悔过自己害了她?不是罢,是余方氏说,下次余嫣然再给明兰送东西时,她有法子往里头掺些东西。你才跟她亲热要好的,不是么?若没这回变乱,恐怕这就是你原先的打算。”

小秦氏双目无神,一动不动的瘫坐在炕上,喃喃的不知念叨些什么。

想起那两个孩子,顾廷烨也是不忍:“说实话,我并不知余方氏到底想做什么。但从我得知余方氏装作跟你要好时,我就知道她一定存心报复。但凡你有一丝一毫的良知,想到收手,听弟妹的话赶走余方氏,两个孩子不至如此。”

弟妹说你害死了儿子,害死了孙儿孙女,真是一句也没错。”说完这句,顾廷烨缓缓起身,朝门边走去。

小秦氏万念俱灰,瞳孔涣散,颓然躺在炕上轻轻抽搐,嘴角歪斜,淌着涎水,连指尖也动弹不得了。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在成功报复了小秦氏后,顾廷烨并没有放过余大太太,到最后,余大太太也被绳之于法,而且还是由余阁老出面。

韩驸马年近六十,依旧声响身挺,一个巴掌甩在儿子脸上,怒喝道:“逆子!你母亲的话,你几次不听,如今险些酿出祸事来!顾廷烨和王善之是奉了圣命入蜀的,一个去收军权,一个去收政权钱粮,所作所为都是皇上的意思,这样的人,咱们能随意得罪么?!”

庆昌公主幽幽道:“有些事,外头人不知道,咱们还能不知道?当初宁远侯府那把大火,皇上有意替顾侯出气,本想连你丈母娘一道惩处的。还是太医来报,说你丈母娘活不过几日了,顾侯才向皇帝求情给你丈母娘一个善终……怎么,到了你媳妇嘴里,竟成了顾侯逼死继母,哼哼,真真荒谬可笑!”

说完这些,她又自嘲地笑了笑:“奇怪,当初,我怎么没瞧出竟是这么一个蠢货呢?”

韩驸马瞪着那信纸,恨恨道:“还有顾廷炜的一双儿女。这案子不是早结了么,余阁老亲自将弃妇方氏拿送有司衙门,那方氏也都招了,说是为报复秦氏陷害之仇,还险些扯出顾侯头位夫人余氏背夫偷汉的烂事来,倒把大理寺的几位大人吓得不轻,赶紧结案。这,这…怎么你媳妇也要牵连…”

韩诚慢慢抹去额头上的冷汗,神色渐渐镇定下来,低声道:“都是儿子的不是。这样的媳妇,儿子是不能要了,以后该怎么办,还请父亲和母亲指点。”

——节选自《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自此,小秦氏和余方氏(余大太太),这两个知否原著中的坏女人,算是拼了个两败俱伤,甚至说同归于尽,不过最惨的还是余方氏,她的儿女仍然在世,让儿女平白无故地摊上了一个杀人犯母亲,在讲求门当户对的封建时代,她儿女真会怨她一辈子。

电视剧知否中余嫣然的结局(看知否原著中余嫣然的继母)(6)

由小秦氏,到顾廷烨,余大太太似乎很容易就被人怂恿去使坏,其实说到底都是她本身贪婪愚笨还不知廉耻所致,如果余大太太平时能像明兰那样没事多看一点书,知道多一些人生道理,也不至于此。

所谓物先腐而后虫生,如果一个人不在自身修养上多下功夫,那么早晚都会有一场大祸在等着自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