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骨鱼养殖技术及费用大全(源农优品水产黄骨鱼冬季放苗与喂养管理预防你做对了吗)

每年秋末及冬季,都是黄骨鱼养殖当年放鱼苗最后的高峰季节,因此,正确的选苗和放苗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苗没选择好,放苗的流程操作又不当,那就会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直接影响鱼苗的成活率。想要确保自己放的鱼苗不出问题,那么首先要选择优质的鱼苗;其次是按照科学的规范的放苗流程运苗、放苗;最后做好放苗后续预防管理。只有做好这些关键措施,才能避免放苗后出现问题。

一、 选择好的优质的黄骨鱼苗,是养殖成功的基础。一定不要贪便宜买体质差、有病的苗,这样的苗买回来,放到养殖池里也会造成大量的损失。因此挑选鱼苗一定要打样检查。尽量选择正规专养塘的鱼苗,这样规格较整齐,不用筛选。对于打样的鱼,首先我们检查鱼体表,有没有寄生虫(比如锚头蚤、中华蚤等);检查鱼的鳃,有没有寄生虫(车轮虫、指环虫、斜管虫等)、没有鳃霉、没有细菌感染等。

二、规范做好拉网、运苗、放苗三大流程。

1、拉网要规范:必须选择专业的、熟练的拉网人员,这样可以有效减少鱼苗的机械损伤。同时,拉网前一定要做好抗应激处理,防止鱼苗在拉网的时候撞网和猛烈跳跃而受伤。

2、鱼苗运输流程:就是在鱼罐车里每方水体加入30毫升运苗专用药品,苗种免疫浸泡剂兑水倒入每个鱼罐箱格子里,在装鱼前做这个工作,主要是提高鱼体免疫力和减少鱼苗应激反应。

黄骨鱼养殖技术及费用大全(源农优品水产黄骨鱼冬季放苗与喂养管理预防你做对了吗)(1)

3、鱼苗下池流程:鱼苗到达池养殖池边后,打开鱼罐车盖,每个苗仓放入复合碘溶液、泼洒姜兑水泼洒在车里面,浸泡10分钟,同时一定要测下水温,看看和鱼池温度相差是否大于3度,如果不大,就可以放苗下池,如果温度相差比较大,就要适当的调节罐车的水温再放。

鱼苗下池后,一定要连续三天用消毒和抗应激药品,一个星期后再用一次,消毒防机械感染。放苗后,一方面需要长期观察,发现有问题及时处理。正常情况下,特别需要做好冬季水体肥水工作,增强有益菌有益藻活性,减低细菌、真菌感染力。冬季低温肥水建议每月至少2次,除了适时肥水,还要看天气情况,如果温度回升,连续晴天还要适当投一些饲料,加强鱼苗体质,促进鱼苗合理生长。

近年来黄骨鱼养殖中的“越冬综合征”,给不少水产养殖业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随着我们对养殖黄骨鱼“越冬综合征”的病因研究与调查的逐步深入,逐渐将引起“越冬综合征”的原因,聚焦到了养殖鱼类在进入越冬初期,由水产养殖业者投喂的饲料品质环节上来。

根据广东、福建、辽宁、江苏、浙江、四川、湖南、湖北和安徽省等水产养殖地区,实地调查,证实淡水养殖鱼类出现所谓“越冬综合征”比较严重的地区,主要是在华中地区。

黄骨鱼养殖技术及费用大全(源农优品水产黄骨鱼冬季放苗与喂养管理预防你做对了吗)(2)

对在不同养殖区域发生“越冬综合征”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时,大致明白了越冬后的养殖鱼类,出现暴发性疾病的所谓“越冬综合征”在华中地区发生的大概原因。而养殖鱼类越冬期更长的我国北方养殖地区,如辽宁、黑龙江和内蒙等地区,以及养殖鱼类几乎没有越冬期的广东、广西和海南省等南方地区,养殖鱼类几乎没有或者很少出现春季大量死鱼的所谓“越冬综合征”现象。

面对养殖鱼类越冬后出现的“越冬综合征”发生特点,究其原因也是非常简单、明了的:这就是因为在养殖黄骨鱼越冬期更长的辽宁、等地区,水产养殖业者已经习惯于用营养全面的专用配合饲料,高质量的饲料,让水产养殖者成功地避免了疾病爆发的概率。因为在进入越冬前,养殖鱼类储备了大量能量能满足漫长越冬期间的消耗,所以,成功地避免了所谓的“越冬综合征”的危害。

而在华中地区的水产养殖业者,大多已经习惯于在养殖水温比较低的冬季,停止给越冬养殖鱼类继续投喂饲料,越冬养殖鱼类需要完全依靠在进入越冬前的营养物质在鱼体内的积累熬过漫长的冬季。

如果越冬前水产养殖业者选择了劣质饲料投喂养殖鱼类,进入越冬期的鱼类渡过漫长的越冬期间,一旦遭遇积累的营养物质和能量不能满足其机体消耗的需求,就必然会导致养殖鱼类自身的免疫机能下降。

而对于免疫机能低下或者已经丧失了免疫防御能力的越冬鱼类而言,感染任何环境中存在的致病性生物,都是不难理解的了。

黄骨鱼养殖技术及费用大全(源农优品水产黄骨鱼冬季放苗与喂养管理预防你做对了吗)(3)

实验者从患有“越冬综合征”的病鱼类体内,先后分离到了嗜水气单胞菌、创伤弧菌、柱状黄杆菌和迟缓爱德华菌等致病性细菌。也分离到了病毒和车轮虫、孢子虫、小瓜虫等一些养殖鱼类寄生虫。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水霉病是“越冬综合征”的主要致病原因。其实,这些在越冬发病鱼类身体上找到的病菌,也许是在鱼类因“越冬综合征”发病死亡的过程中,起到了“帮凶”的作用而已。

由于最近几年的饲料原料的市场价格不断地上涨,有些水产饲料生产企业为了留住客户,而选择了降低成本,降低饲料品质低价竞争水产饲料市场的措施,结果导致在有些水产养殖区域,水产养殖业者购买的饲料品质下降,对于这些地区的水产养殖业者而言,虽然饲料的成本是降下来了,但是由于购买的是品质低劣的水产用饲料,投喂水产养殖动物后不仅难以获得正常的生长速度,而且由于导致了水产养殖动物免疫力低下,在养殖过程中疾病多发,往往还会导致水产养殖业的彻底失败。

我们一般的评价饲料的标准是,饲料的利用率及转化率,该饲料转化率越高,该饲料使用效果就越好。转化率低及劣质饲料投入大,产出少,成本加大,效益降低。决定水产用饲料的利用率的原因很多,包括饲料品质及投喂技巧,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条。

(1)由于投喂饲料的方法不当,影响到饲料利用率。对于各种水产养殖动物而言,所谓投喂不当包括投喂饵料的位置不当。其次,投喂的方法不当,也是会影响到水产用饲料的利用的。如有的水产养殖业者将水产用饲料随意撒在养殖水体中,或者成堆倒在某一个地方,这些做法都可能会造成水产用饲料的浪费。

黄骨鱼养殖技术及费用大全(源农优品水产黄骨鱼冬季放苗与喂养管理预防你做对了吗)(4)

(2)由于投喂饲料数量不合理,影响到饲料利用率。饲料投喂量不合理,造成水产养殖动物要么因为投喂饲料太少而吃不饱,影响其生长发育速度;要么因为饲料投喂量过剩而造成浪费甚至污染水质等,都是会直接影响到水产用饲料的利用的。

(4)饲料质量差导致适口性不好,影响到饲料利用。劣质水产用饲料在水产养殖动物体内转换率不高,或导致其生长不良,直接导致商品鱼的质量和产量差。

因此,作为水产户,除了要使用优质饲料外,还应该在水产养殖中学会科学的养殖技术。科学调整养殖结构,提高管理技术与水平,科学地投喂水产用饲料等,尤其是要注重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养殖技术与管理水平。

(1)不断改进养殖方式,采用新型养殖技术。随着水产养殖科学技术进步,高产的新型养殖模式不断涌现。鱼苗肥水下塘,培养适口浮游生物饵料供鱼苗取食技术等,都是增加养殖效益的先进养殖技术。

(2)选择养殖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优良品种。选用放养远亲交配、无病毒感染的鱼苗,成活率、增长率都要显著提高,放在相同的饲料等条件下,其增重速度及整体产量、个体规格均较放养其它水系的效果优异,而且饲料转化率高得多。

(3)科学合理的放养密度、合理的养殖操作技术。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水面的水质状况、及生物状况确定合适的放养密度,确保最适放养数量。放养密度过大,养殖对象在不良的水体环境中生长,所用的饲料的转换率肯定下降;相反若密度太低,则不能充分发挥水体的潜力,产值效益下降。

(4)注重对养殖池塘中天然饵料的培育。水体中的天然饵料即放苗前期的培藻培菌,养殖水体中的天然饵料有效的补充人工饲料中营养元素的不足,合适的天然饵料对提高饲料的转化率是非常有用的。

(5)做好水产用饲料的贮存管理,注意防止饲料在贮存期间霉变。要注意使用保质期以内的饲料,不要一次购买的水产用饲料过多,同时要注意检查饲料的新鲜程度、生产日期、保质期限及营养成份是否符合标签要求等。

总之,广大水产养殖户应该懂得,品质良好的种苗、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是获得低成本高效益的基础条件,还需要注重学习和掌握现代水产养殖技术与管理相关科学知识,因为只有实施了良好的过硬养殖技术与管理措施,才是水产养殖从业者获得成功的保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