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荣荣散文集锦(报告文学徐达顺)

朱荣荣散文集锦(报告文学徐达顺)(1)

朱荣荣散文集锦(报告文学徐达顺)(2)

第八届常德原创文艺奖获奖作品:

油菜花儿的呼唤

——沈克泉、沈昌健父子四十多年油菜追梦

文/徐达顺

2013年12月20日晚8时30分黄金时档,中央电视台一台综合频道正在现场直播《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大会实况,央视名嘴白岩松、敬一丹联袂主持,第五位上台领奖的,是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柏枝乡杨桥村村民沈昌健,主持人介绍说:“梦想天开。‘油菜花父子’的追梦路——农民沈克泉、沈昌健35年研究超级杂交油菜,感动中国……”颁奖词是:“父亲留念那油菜花开的芬芳,儿子就把他埋在不远的山上。三十多年花开花谢,两代人春来秋往,一家人不分昼夜,守护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种子,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此刻,数亿双眼睛落在沈昌健的身上,人们多想听听他们父子俩和油菜花儿的故事。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柏枝乡杨桥村吴溪湾,三面环山,南面比较平坦,形似一个撮箕,有人也叫它撮箕湾。这里的山不高,高的也不会超过百十来米,山势温和,山头圆润,就像一个个包子、馒头随随便便地摆放在那里,虽不经意,但错落成趣。山上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常年树木葱茏,鸟语花香。一条清溪在绿树荫里从南面蜿蜒流来,到了撮箕口,却折转向西流去。人们叫它“西流水”。就是这一脉弯弯绕绕的“西流水”,给吴溪湾弯绕出了些许神秘,又给吴溪湾绕来了不少吉祥与兴旺。

1939年古历2月25日傍晚,吴溪湾沈家屋场响起一阵鞭炮声,人们奔走相告:“沈传林是前世修到了,前面生了三个女娃,最后观音娘娘给他送了一个儿子!”沈克泉出生了。然而,让人扼腕叹息的,他的出生与苦难结伴而行。当时沈传林家十分贫困,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四个小孩,妻子常年生病。在沈克泉出生不到八个月的时候,母亲便因病逝去。小克泉只能由三个姐姐照顾。都是孩子嘛,姐姐们怎能像妈妈照顾得那样周全?小克泉常常是下雨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再加上奶水不足,粮食不济,常常是野菜裹腹,谷糠填肚,小克泉严重的缺乏营养,以至于沈克泉成年后身材比较瘦小。

沈克泉虽然身材瘦小,但人很机灵,很有头脑,生性活泛,讨人喜欢,即便是比他大几岁的孩子也会成为他忠实的跟屁虫。十来岁的时候,他和同伴上山打柴回来,在山路上休息,突然来了“方头儿”。“方头儿”就是护林员、巡山员。只见“方头儿”身材魁梧,身背红缨大刀,一脸红肉,满脸杀气,虎步生风地走来,几个胆小的孩子吓得直哭。“方头儿”翻翻他们打的柴禾,发现里面有几根松枝,不容分说,全部没收,包括揪索、扁担、镰刀统统没收。伙伴们个个哭丧着脸走了回去,唯有小克全坐着不动也不吱声。不一会儿,他乐颠颠地挑着一担柴回到家里。伙伴们问:“你家和‘方头儿’是亲戚吗?”“屁亲戚。他一个人能把那么多柴挑得走吗,他要巡山,能不动吗?等他人一走,我就把我的柴挑了回来。”“嗨,你真行啊。”小伙伴们揿头楸屁股把他揍了一顿。

因为家里穷,小克泉读到小学四年级就辍学在家种田了。那时村里经常驻下村干部,下村干部有时候叫他跑跑腿下个通知找个人,他打起飞脚就跑,干部很喜欢他,开始推荐他到乡陶器厂工作,后来又推荐他到县供销社工作。供销社安排他到土产部,土产部安排他养蜂收峰蜜。领导见他年轻灵活,是个好业务苗子,又派他到湖北荆州农业技术专科学校学习养蜂。当年家里穷读书少,工作上遇到很多困难,农校的两年,沈克泉如饥似渴地学习。农业中专结业后,沈克泉回到单位养蜂,天南海北,追着太阳跑,跟着花儿赶,为单位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受到大家的好评。

正当他青春得意的时候,1962年全国大下放运动开始了,沈克泉听了几次动员,哪里来哪里去,他没有多想,主动写了报告,自愿申请下放回家。

1962年,沈克泉已经二十三岁,和他年纪一般大的伙伴们都已经结婚生子,自己的几个姐姐也相继出嫁,父亲年迈体弱,要出集体工,还要自己洗衣做饭,沈克泉心里也开始着急,但苦于一时找不到一个适合的对象,这事也就搁了下来。

第二年春天,桃花刚谢,油菜花儿开得遍地金黄,吴溪湾的那股“西流水”也长粗了腰身,一边欢快地奔走一边摇头晃脑地歌唱。这一天,吴溪湾好像有了喜事。过了一会儿,一个伙伴跑来告诉沈克泉,说下屋场幺婶娘家儿子结婚赈酒,吃喜酒的客人里面来了一个漂亮的女娃。沈克泉过去一看,只见那女孩生得眉清目秀,细皮嫩脸,面如桃花,秀气温和。沈克泉眼睛一亮,心里满是喜欢。他到底是见过世面的人,跑进里屋,亲亲热热地连叫几声婶娘,婶娘乐得满脸皱纹绽成菊花。当沈克泉把意思说给她听后,婶娘的脸马上拉了下来。不行,你都二十四了,人家才十五、六岁,大了,大了。“不大,不大。男大八,顶呱呱,敲锣打鼓吹唢呐,媳妇进门就生娃。”几句话又把婶娘逗乐,她敌不过侄儿口如蜜罐、话似琴弦的死绞蛮缠,点头答应当即给他做媒。

小姑娘名叫何秀英,是邻村人,那天是和母亲一块儿来吃喜酒的。当婶娘把沈克泉带到她们母女面前时,何秀英的母亲笑得合不拢嘴,她早就听说过沈克泉吃过国家粮,读过大书,品行端正,逗人喜欢,是个有出息的好后生。小秀英呢,当沈克泉出现在她眼前那一刹那,她的脸刷的红了,低下了头,十几岁的年纪没有太多的想法,只觉得面前这位大哥哥与山里很多年轻人有着不同的感觉,帅气,干净,活跃、大方,立时心生喜欢。婶娘问她,小秀英心里有蜜口不说,问得急了,才说:“俺听俺娘的!”

事情的进展并不曲折,平静而又顺利。何家晓通人情,知道沈家的难处,家里缺少人手。1965年,何秀英刚满十七岁,何家就把她嫁到了沈家。何秀英来到沈家后,孝敬公公,体贴丈夫,勤俭持家,还给沈家生下了沈昌华、沈昌键两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夫唱妻和,一家人日子虽然清苦,但也其乐融融。

那时候是生产队大集体,上面号召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大力发展队办副业。生产队长想到了沈克泉的养蜂技术,便凑钱买来了几十桶蜜蜂由沈克泉领头放养。第一年效益很好,第二年,因为花期多雨,养蜂亏了。生产队干脆要把蜂作价卖给沈克泉,要沈克泉每年给生产队交副业款。那个时候,沈克泉上有体弱多病的老父亲,下有六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哪里有钱买得下这几十桶蜜蜂?生产队长给他做工作,买蜂你是最佳人选,你懂技术。钱嘛,你找亲戚朋友凑点,生产队让你欠点,这不就成了吗?

就这样,沈克泉就成了南方少有的“游牧一族”。养蜂是要跟着花季赶的,行内人叫作追花夺蜜。过春节后,他们就将蜂群运到广西、云南,赶南方早花,随着太阳北移,赶贵州、湖南花季,就这样一直赶到东北。天之大,地之阔,从南赶到北,迢迢数千公里,这蜂群转场谈何容易?多少运费,多少人工费不说,单是转场的辛苦程度可想而知,经常为了赶路是饥肠辘辘,有时雷轰闪豁、狂风暴雨全身淋湿还得保护蜂群。还有,南方蚊叮虫咬、毒蛇出没,要时时提防。北方熊瞎子偷吃蜂蜜,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和它周旋。想到蜂群转场的艰难辛苦,想到养蜂的酸甜苦辣,沈克泉是感慨万千。他多么想不转场、少转场,他多么希望自己的家乡一年四季百花盛开,能够轻松自在地在家养蜂取蜜。

1978年8月,沈克泉转场到贵州去赶秋花,不经意在一个山坡上发现三株野油菜正在开花,他好生奇怪,我们湖南的油菜三月份开花,五月份成熟,这三株油菜怎么八月份还在开花?沈克泉是个有心人,他心里一阵欣喜,要把它带回去栽培,繁殖推广,一年两场油菜花,那养蜂不就可以少转好多场了。

沈克泉想到做到,他真的把那三株野油菜带回了家,小心翼翼地栽到了自己的自留田里,霜降之前收获了种子。接着,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将种子播撒在了田里,结果植株硕壮,坐盘分枝特多,且莢长籽圆。他找来朋友、县农业局的技术干部谭友斌到实地查看,谭友斌蹲下认真看了好大一会,突然站起来,一拳擂在沈克泉的肩上说,老沈,恭喜你,你找到了一个宝贝,这是油菜不育系。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就是通过不育系培育改良而成的。你一定要把它弄好。

这一夜,沈克泉没有合眼,他既兴奋又沮丧,兴奋的是他找到了一个好东西,如果能顺利发展下去前景无限。沮丧的是搞油菜科研,他不是一块料,自己算起来一共读六年书,就一小学文化,搞科研那是专家、教授们的事情,是大学问。他的心中一直就像两个人在说话。几个晚上沈克泉都没睡好觉。这天,他看报纸,一篇文章吸引了他的眼球,文章写道齐白石当初只是个小木匠。高尔基只读过两年小学。世界上很多科学家、发明家也没读过多少书。他眼前一亮,心里豁朗起来,自己既然找到了这么一个好东西,为什么轻易将它扔掉,老朋友谭友斌的话也不停地在他耳边响起。想到这里,他果断地作出了两个决定。一是卖掉蜂群,专心致志搞油菜科研。二是蓄须明志,发誓油菜科研不成功不剃胡须。他真连自己也没想到,原本只想多培育一季油菜花便于养蜂的,却走上了研究油菜的漫长之路。他清楚这将是一条艰难曲折的路,他心里做好了准备。

决心下得够铁的了,沈克泉知道,光有决心是绝对不行的。他到处虚心求教,骑着单车到县科协向六十年代湖南农大毕业的沈文祥讨教。到澧县涔南乡农科站请技术员陈章华手把手地教操作。慕名到湖南省农科院和湖南省作物研究所向专家们学习、请教。

回到家里,沈克泉和妻子何秀英天没亮就到田里忙活。播种季节,耕地、除草、施肥、下种、移栽;收割季节,每株油菜上的几十个分枝,每一枝都是和不同材料进行侧交的,要一枝枝分开脱粒,边脱粒边记录数据:莢果数、粒数、千粒重、杂交的父本和母本…… 赶起季节来,白天不够晚上也要提着马灯打着电筒在田里干活。即便晚上不在田里干活,他也要整理档案,钻研学习。多少个夜晚,儿子沈昌健一觉醒来还看到父亲的房里亮着灯光,感到没能帮上父亲一把,心里十分难过。

搞科研本来就难,农民搞科研是难上加难。没有专业分析,没有专业仪器,沈克泉只能用肉眼观察,凭记录总结规律。最初两年,他利用本地的油菜花粉与野油菜进行人工授粉杂交。由于花粉成分复杂,油菜品性不稳定,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他请教农科站专业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建议他选择与野油菜相包容的好品种杂交。沈克泉就给各地养蜂的朋友写信,请他们寄来当地良种杂交配种。他把实验培育出来的种子先自己试种,附近的村民看到他的油菜收成好,就向他要种子,结果收成都很好,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远近都知道了“胡子老头”的油菜种子产量高。“胡子老头”也便成了他的油菜籽招牌,很多人来求种子,为防假冒,要看给种子的人是否留着胡子。

开始,只要谁要种子沈克泉就无偿地赠送,后来要种子的多了,种子不够,就半送半卖。把种子用纸包成三角形、正方形,五角、一元卖人。他不光只是卖种子,还耐心地告诉人家如何种植培管。桃源县漆河镇一位年轻小伙从他那里卖了种子,按照沈克泉教给他的方法,行距株距都是七、八十公分种了四亩多田,然后外出打工。他母亲看到田里稀稀疏疏几株油菜,认为年轻人做事不扎实,不靠谱,这么几根油菜哪里会有收成,便每空给补栽一株,她越补越烦,补栽了两亩多地,也懒得管了。收油菜的时候,没补栽的油菜,株壮,枝多,荚长,籽粒饱满,一过秤,每亩比补栽过的多出七、八十斤油菜籽。

沈克泉的油菜名气越来越大,油菜生长时期很多人来到他的田间参观学习,油菜收割后找他要种子的人络绎不绝,就连湖南省澧县国家油菜示范基地也要过他的油菜种子进行实验种植。

沈克泉很受鼓舞,信心倍增,决心要扩大科研成果。但是,当他正想大展拳脚的时候,脚下却出现了迈不过去的坎——没钱。搞科研花钱是一个无底洞,很多国家科研单位都被经费弄得焦头烂额,何况一个农民呢。他一分钱掰成八瓣儿用,到外面去学知识,送化验,跑联系,经常吃的是方便面,住的是廉价旅社。上万个套花的纸袋自己做。上千个装种子的纸盒自己制,找来硬纸盒,将它拆开,剪裁,粘贴,用订书针订成,贴上标签。几箱子的资料,他自己一笔一笔作记录。家里人都心痛他,支持他。为了少请人工,节省开支,妻子何秀英晴天一顶草帽,雨天一件雨衣,贴签、套袋、开沟、排水、扶株,经常通宵达旦忙活着,一天做下来的事情要几个年轻小伙合作才能完成。两个儿子四个女儿,为了油菜科研,筹钱的筹钱,帮工的帮工。大儿子沈昌华夫妇在外打工,把钱寄回来补贴父亲搞科研。二儿子沈昌健的爱人朱春贵上山砍树为油菜搭实验大棚,一脚踏虚,从山上滚下来,腰部受伤至今落下后遗症。

二儿子沈昌键的两个女儿,是在爷爷和父母寻梦的路上闻着油菜花香过着贫寒的日子快乐地成长的。她俩从小就跟着爷爷他们下田帮工,是追随爷爷、父亲追梦的贴心宝贝。穷人的孩子早懂事。大女儿沈玲读大一,第一期所有的花费加起来才两千元钱。每次给父亲发信息,说没生活费了。父亲总是回信:孩子,再坚持一下,过几天就给你打钱过来。可过了好久,父亲还是没有打钱过来。沈玲就知道父亲有难处,不向父母要钱了。她开始勤工俭学自筹费用。

假期沈玲很少回家,她要赚生活费。还有一个原因,回家车费太贵,那时坐中巴要130元,坐火车学生票也要26元,这些钱她可以在学校花上好几天。从大一的暑假开始,沈玲就开始做暑假工,从汕头的工厂流水线到培训机构的语文老师,没有一个假期是闲着的。

大二的时候,沈玲当上了班长,花儿般的年龄却很少买衣服,在同学们的眼里,班长真是朴素到了家。有同学建议她去换个发型,把头发烫一下更好看。“纯天然不是挺好的吗?”她这样回同学。其实,沈玲何尝不想把自己打扮得更加漂亮些呢?但是她不能,她不能有一点奢想,家里需要钱啊。为了家里搞科研,她真的从牙缝里挤钱,在大学里,她的伙食标准经常是:早餐2元,中餐3元,晚餐3元。不仅如此,沈玲的妹妹沈燕在衡阳读卫校,有时候,妹妹没钱向她诉苦,她还要把自己不多的生活费给妹妹一些。

尽管这样,沈克泉还是欠下几十万元债。几十万元,在当时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是多大的债务,有多大的压力。避开压力不说,眼下施肥,打药,搭棚,请工都没钱,科研已是寸步难行。沈克泉憋得喘不过气来,常常站在地边望着油菜发呆。

1996年初夏的一个傍晚,天气燥热得叫人感到窒息,沈克泉端起饭碗扒了两口又放下,把二儿子叫到面前,半天才说:“昌健,把车卖了吧。”

沈昌健是个懂事、孝顺、体贴人的孩子,读小学的时候,父亲常年在外面养蜂,家里八口人吃饭,他不让母亲操劳,上学去隔三差五地挑着四、五十斤谷放在学校,放学后打成米了再挑回来。

结婚后岳父母资助他卖了一辆二手中巴车跑临澧至澧县谭河的线路,赚来的钱交给父亲搞科研,他和孩子们一起紧紧巴巴地过日子。大女儿沈玲上初二,学校开运动会,需要一套新校服参加开幕式。沈玲很懂事,知道家里研究油菜没有钱,不提什么要求,只需要一套新校服。沈昌健很为难,怎么也凑不出钱来买校服。开幕式前,沈昌健风尘仆仆赶到学校操场,没有找到女儿,又跑到教室,看到女儿正伏在课桌上哭,他高兴地从包里拿出一套校服。那是沈昌健辛辛苦苦从别人那里借来的。女儿一看哭得更厉害了。“这不是我们学校的校服,颜色样子都不一样!”沈昌健看看操场上穿着统一校服正在列队的学生,再看看自己哭泣不止的女儿,心比刀绞还痛。他眼含泪水,望着女儿,心里说,女儿,对不起,这上千学生的家长,就你父亲穷,就你父亲没出息!

小女儿沈燕上大学了,开学学费没有着落,沈昌健要女儿先去学校,等几天把钱打过来。过去了一个多月,钱还没有打过去,沈燕急了,只得打电话回家,母亲朱春贵接完电话,捂着脸哭了,去哪儿筹钱呢?万般无奈,朱春贵只好打电话给自己的父母。“我们把两副棺材卖了,这里1万元,你先拿过去应急吧,孩子读书要紧。”拿着岳父母卖棺材板的钱,沈昌健心里很不是滋味。农村人讲穷到家了,就说连卖“板”的钱都用了。他的眼泪刷刷地往下流。他非常感激岳父母,又愧对妻子。和妻子结婚后,岳父母经常接济他们,而妻子没有跟着他过上一天好日子,十几年他没给妻子买一件新衣服。现而今哪个女人没有点奢侈品,而她妻子用的毛巾都还补丁搭着补丁。从岳父母家回来,沈昌健泪撒一路。

如今父亲要他把车卖掉,车也只能卖到几万块钱,只能解解燃眉之急,家里以后就没有经济支柱了,他确实心有不舍,但看到父亲瘦削的身子和期待的目光,他点头了。

卖车后有人邀他去上海船舶厂打工,每月工资四、五千元,他谢绝了。他想,卖车是为了父亲搞科研,他觉得父亲做的是为国家作贡献的事情,是为广大农民谋利益的事情,他崇拜父亲,心痛父亲,父亲年纪大了,要有个帮手,他必须留下来和父亲一起来搞油菜科研。

儿子全身心加入油菜科研,沈克泉满心欢喜。父子俩反复试验,研制出了新品种“友谊3号”,通过试种,平均亩产油菜籽165公斤,最高产量185公斤,比当年常规油菜产量高出50公斤左右。这项科研成果得到了县里的充分肯定,县政府为他颁发了科技成果三等奖。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手续,“友谊3号”还未通过面市“资格认证”

老百姓不管认证不认证,他们讲的是摸着石头过河,信的是吹糠就能见米,要的是油菜产量高产。沈家父子油菜高产的消息不胫而走,找他要油菜种子的人越来越多,连湖北也有人来。有人要他的油菜籽,沈家父子又何乐而不给?他们送的送点,卖也卖点,科研等着要钱啊。

不久有部门找上门来,说他们出售假冒伪劣种子,坑害农民,要抓人,要给予经济处罚。

1998年9月下旬的一天,沈克泉父子来到当时县科协领导沈文祥的办公室,请他给做主,想办法。

沈克泉一把抓住沈文祥的胳膊说:“文祥,你要帮我啊。我们辛辛苦苦研制出来的高产杂交油菜,有关部门说我们卖假冒伪劣种子,要罚款8000元,还要抓我们的人。”无助、愤怒,让白发苍苍的沈克泉老泪纵横。

沈文祥是沈家父子研究油菜的坚强后盾,用沈昌健的话说,“沈老和我父亲年纪差不多大,有知识,见多识广,为人诚恳热情,我们有什么事情都求助他,他是支持我们最多的人,是父亲和我最感谢的人”。

沈文祥在临澧县科协退休前负责农村科普工作,因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所以痴迷于科研。他是1983年认识沈克泉的。当时,沈克泉是一个热爱新技术、爱搞科学试验的农民。凡是县科委、县科协推广的新农药、新化肥、新品种、新技术,他都喜欢试验试种,不怕失败、敢担风险。沈克泉家住柏枝乡杨桥村吴溪湾,沈文祥老家在柏枝乡雨台村鲁田堡,他们既是同姓又是同乡,还是同年,合脾气,话投缘,都喜欢农业科研。沈文祥主持农村科普工作、推广农业新技术时,沈文祥曾请他帮助推广新产品3年,因为工作相识,因为工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是好朋友。

沈文祥开始只是出于同情想帮帮他们,后来通过了解,觉得两父子那么执着,那么坚持,很不容易,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愿意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

沈文祥深知沈克泉的为人,知道他这些年辛辛苦苦、实实在在搞油菜科研,还得到过县政府的油菜高产奖和科研奖,不相信他的种子是假冒伪劣品种。但是,种子管理有种子法,必须依法办事。就帮他出主意说,把你的油菜苗拿到有关部门与他们推广的品种进行比较,如果不同就说明不是假冒。另外,让种过你油菜的农民写出证明,农民说好,就证明你的种子不是伪劣产品。结果一比较,沈克泉的油菜比常规油菜植株大、分枝多;证明信也从四面八方寄来四十多封,都说品种好。石门蒙泉镇的余宏庆还在信上说:“栽种了‘友谊三号’油菜的农户都说好,我栽了1.9亩,平均产量370斤。”这样一来事情就过去了。

好事不常有,坏事梭梭过。夜里走路常碰鬼,鬼气老是缠着身。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人找上门来,这次只认定种子是假冒,说沈克泉从外面买的种子充当自己的“友谊三号”,没收了种子,并要罚款。

沈文祥在科技战线上工作了几十年,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引起了警觉。他知道沈克泉卖出了一些种子,被没收了一些种子,如果被人抢先申请了专利,那沈家父子几十年的心血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问沈克泉“友谊三号”到底是不是你自己研究出来的。沈克泉一再保证。沈文祥说:“既然这样,那我们赶紧去申请专利。”

第二天,沈文祥带着沈克泉走进了常德市专利事务所。申请专利非常顺利。沈文祥找到市专利局负责专利的蔡大盛同志,蔡大盛知道专利发明不容易,农民专利发明更不容易,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但又认真地询问了沈克泉一个多小时,最后还帮他写了申请书。

在询问的过程中,蔡大盛才知道沈克泉选育“友谊3号”杂交油菜的经历如此的艰辛曲折,被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

1998年12月专利申请被批准,市专利局易局长还将沈克泉的专利介绍给了常德市湘北总公司试种。2000年5月,湘北总公司请了省内五位油菜专家进行评定,其中包括黄崧研究员。一开始他们都不看好,认为就是一般常规油菜。但在鼎城区的石板滩察看7-8村民组400多亩油菜田时,黄崧研究员欣喜地发现了一株不育系,后来沈文祥也发现了一株不育系,大家高兴地说:“是杂交,是杂交油菜!”当即,黄崧研究员邀请沈克泉和沈文祥与大家一起座谈。

座谈会在临澧县科技局会议室举行,市专利局的易局长轻轻地走到沈克泉和沈文祥的身边小声说:“老沈,你那个专利真要感谢沈文祥老师,好险啊,你们申报半个月后,就有一个单位用同样的不育系前来申请专利。”沈文祥听了深深地吸了一口冷气。看着沈克泉诧异的表情,沈文祥心里清楚,打击沈克泉时,有单位没收了他的种子,试种后发现有不育系,再将其以自己的名义申报专利。所以,自己的科研成果,往往与自己擦肩而过,旁落他人,这是专利界常有的事情。

得知沈克泉的杂交油菜选育方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成功,又听说常德市湘北总公司试种,某部门派人找到沈克泉,提出合作开发沈克泉选育的杂交油菜,条件是他们占大股份,沈克泉占小股份。

沈克泉拒绝了。此后又发生了很多事情。

2001年上半年,某部门找到沈家父子,以“友谊三号”未审先推,沈家“贩卖假冒种子”要处以罚款。

沈家父子不服,到县法制办讨说法。县法制办领导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沈家父子研究的“友谊三号”杂交油菜种子已获县政府颁发的科技奖,又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而且农民试种示范都增产增收,科研试验示范应与贩卖假冒种子有严格区别,不应该罚款。

其实,自1998年“假冒伪劣种子”事件后,沈家就不在外面卖种子了。很多外地人找上门来要种子,对第一次上门的,沈家都免费相送;再来,就每包收三、五元的成本费。当时市场上的种子十元一包。

2010年9月的一天,有部门来人对沈克泉说,省里来了油菜专家,想和你交流一下。沈克泉高高兴兴跟他们走。刚走出门就被推进汽车。车子开进了派出所。第二天,又有人找到沈昌健说:“跟我们走,有话问你。”沈昌健被关进了县拘留所。沈克泉被放回家后才知道,有人担心抓老人怕出事,改抓儿子。沈昌健的妻子朱春贵赶紧求助律师,通过法律程序,找到省农业厅,关押了22天的沈昌健才放出来。

刚松口气,没几天,沈昌健再一次被带走。家里的种子被全部搜走。沈昌健又被关了一个月。律师找相关部门说理,沈昌健又才被放出来。

时隔多年,沈昌健仍然气愤不已:“我们只想搞一个高产的油菜品种,为我们农民谋福利,有什么罪,他们为什么总要百般阻扰?”

不管是罚款还是坐牢,沈家父子对杂交油菜的研究是初衷不改,痴情不移。种子的风波不但没有动摇他们的决心,反而增忝了他们的斗志。他们觉得,他们现在做的事既是自己的梦想,也是大家的梦想,对社会有益,对民众有利。他们知道凭着一己之力很难成功,希望引起社会的重视,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得到更多的专家和科研机构的指导,希望大家帮助他们一起圆梦。

2000年6月,沈克泉父子俩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油菜专家黄崧处汇报讨教,黄崧教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给他们传授很多知识。

回到家不久,沈克泉收到了黄崧教授的来信:“上次看了您的油菜材料,认为观察到的不育材料很可能属核不育类。您能长期坚持做这项工作,其毅力和志向使人深受感动。我们认为您种植的材料有两个特点:分枝发达,适合稀植。但组织质上尚不符合当前发展双低油菜的要求……”

为了帮助沈克泉的油菜向双低转化,黄崧教授还给沈克泉送去两个优质双低材料和一本《优质油菜种植技巧》的书,并经常电话、网络联系。

2007年7月,沈克泉父子又来到湖南省农科院,向黄崧教授请教两系转三系的方法。临别时,黄崧教授一路相送,直出大门,教授拍拍沈克泉的肩膀说:“我们哥俩留个影吧!”“咔嚓”一声,将一段科研工作者帮助农民搞科研的佳话永远定格。半年之后,黄崧教授便因病去世。

搞油菜研究的几乎没有不知道傅廷栋的。傅廷栋是中科院院士,中国油菜研究的泰山北斗,被誉为“中国油菜之父”。

“当我们决定去拜访他的时候,连自己都吃惊,那么有名望的人,能看得上我们这个农民吗?”沈昌健笑着回忆说。

2000年夏,沈克泉父子俩跑到武汉,四处打听,终于麻着胆子敲开了院士的门。敲门的那一瞬间,他们真担心,他会不会闭门不见我们?门开了,院士笑容可掬地迎接出来,他们的顾虑顿然消除。得知沈家父子的来意后,傅廷栋热情地将他们请进家里。

看着父子俩带来的油菜照片,院士很是吃惊,这是怎样的一块油菜田啊,植株壮大,分枝多,荚荚相连,密密麻麻,荚长且大,株株油菜就像一个个硕大的盘子。

傅廷栋连连感叹:“了不起,了不起!”作为礼品,院士找出7个较为对口的种质材料送给沈克泉父子做研究,并给他们画了一张图纸,说明如何转优。

分别的时候,天下起了雨。细心的傅廷栋见他们没带雨伞,连忙送上雨伞。

沈家父子接过绿色碎花的雨伞,心里无比的热乎。这绿色碎花雨伞,不仅遮风挡雨,更给沈家父子的心里撑开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随后多年里,傅廷栋都一直关注着他们,并无偿地支持着他们。

2007年3月25日,沈文祥通过别人了解到,国际油菜大会首次轮到在中国武汉召开,时间定在2007年3月27日。沈文祥立即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给沈克泉,并鼓励他参加这个大会。沈克泉格外激动,挑选了两株1.8米高,两人合围才能抱住的巨型杂交油菜和一株不育系,租了一辆小货车赶到武汉。3月27日,盛大的开幕式现场,700多位国际顶级的油菜专家被这两株巨型油菜惊呆了。来自法国、德国等国家的油菜专家翘起大拇指惊呼:“中国农民了不起,种出了这样巨大的油菜!”伊朗专家还把沈老高高地抱起一起合影。

中央电视台、《长江日报》等媒体分别以《中国农民勇闯国际油菜大会》进行了报道,新华社向国内外播发通稿,海内外有80多家报刊采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沈克泉从武汉回来的第四天,家里就来了一位身材高挑,斯斯文文,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的年轻客人。沈克泉和年轻客人生昧谋面,但两人一见如故,他们热情地握手,亲亲热热,像是一对神交已久的忘年之交。

年轻的客人叫付东辉,华中农业大学的油菜博士、傅廷栋的学生。他是嗅着沈克泉的油菜花的芳香主动来求师学艺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付东辉在网上看到一个名为“一种杂交油菜的选育方法”的专利,专利上介绍贵野不育系纯度90%以上,无不利性状且已找到恢复系。普通的不育系一般纯度只能达到80%-85%,恢复系也很难找到。这种油菜分枝多、产量高、抗性好、综合能力高,产量比普通商业化品种的油菜高出近100斤,这是非常少见的。申请专利的地址——杨桥村,一个农村地址,既不是科研单位也不是高等院校,农民能做油菜育种及杂交?付东辉很是怀疑。

付东辉在网上浏览,看见了国际油菜会议现场沈克泉和那神奇油菜的照片,很是惊讶,也不无遗憾。那天,他也在会场,却没有遇上,错过了缘。付东辉决定主动续缘。

他当即按照专利上留下的那个地址,给沈克泉写了一封信,表明自己想拜访和学习的心情

一个名牌农大的油菜博士,又是傅廷栋的得意门生,却向一个农民拜师,沈克泉很是吃惊,但心里非常高兴,他立即回信,欢迎他前来参观指导。

付东辉立马赶到临澧。那正是油菜成熟的时节。沈老的家乡,山清水秀,满目翠绿。漫山遍野的油菜缀着果荚,在微风中低垂着饱满的头尽情地吮吸阳光。看着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付东辉心里灿灿烂烂。

第二天清晨,和沈克泉来到沈家的油菜实验田,看见沈克泉站在山坡油菜地边,前面油菜果荚一片灰绿,背后山上树木葱茏,青翠欲滴,山中云雾缭绕,如丝如带,山峰托出红日,霞光万道。老人飘逸的长白美髯,矍铄的精神,从容的神态,练达的举止,颇露仙风道骨,宛若云天仙人,不同凡相。付东辉心里更生敬意。

沈克泉带付东辉参观他的“科技园”,“科技园”原是一片桔园,将40多棵桔子树砍了,种上最核心的油菜材料。竹子做成的门,灌木修理后做成的篱笆。园内,几十个大棚,大棚又套小棚,每个棚都有编号,高矮不一,品种不同的油菜都系有身份牌,上面写着某某组合字样。

付东辉十分诧异,这块油菜,植株硕大,根系发达,分枝多,荚荚相叠。他仔细观察,荚长都在20公分左右。一般的只有7-10公分。颗粒达28-32粒。一般的只有29粒。分枝有20多个。一般的只有9个。而且每蔸的株距、行距很远。沈克泉告诉他,这是他们研究出的“沈油杂202号”。这个品种的油菜每亩只需栽2000蔸,千粒重有4.5克。而一般的油菜一亩要栽上万蔸,千粒重只有3.5-3.8克。付东辉惊奇不已,他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高大硕壮的油菜。

沈克泉很喜欢付东辉这个年轻人,他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掏心掏肺地和他聊,聊育种的经验与困惑,聊自己的荣耀与辛酸。夕阳西下,夜深人静,这痴迷于油菜的一老一少,仍然聊兴未尽。沈克泉不无感慨、意味深长地捋着自己花白的胡须对付东辉说;“什么时候把品种选育出来推广开,咱们农民受益了,我就把它剪掉。人啦,一生就那么几十年,总得留点有用的东西在世上!”

一席话触动了付东辉心里的那根弦。他的研究方向就是油菜遗传育种,但是,育种是个投入高、周期长、见效慢、回报率低的工作。一次次的弯路使他很是迷惘,甚至有过退缩的想法。眼前这位年过六旬的农民进行科研攻关,都有如此坚强的决心和坚定的信念,自己有什么不努力的?他当即决定加入沈老油菜科研团队。

就这样,沈克泉和付东辉成了一对特殊的师生。付东辉从沈克泉那里学到很多育种的经验。沈克泉则从付东辉那里学习了先进的育种和保种方法。他听从付东辉的建议,将种子分门别类装在盒子里,进行编号,存放在冰柜里,以延长保存的时间。他吸纳付东辉的作法,为防止蜜蜂传粉,改原来用蚊帐进行隔离的方式为更加科学的网室隔离。

在希望的田野上,因为油菜花儿的呼唤,一对忘年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油菜花儿开得金黄灿灿,油菜花儿的故事感人至深。花为媒,花结缘,很多科研工作者的无私支持与援助,使沈克泉父子俩的油菜科研进展如虎添翼。

2009年,沈家油菜科研进入了又一个新的阶段。湖南省澧县国家油菜示范园负责人李远华打来电话报喜:“沈‘油杂202’新品种,试种5亩,今年亩产225公斤.这个产量可排到全国第三了!”

听到这个消息,沈老非常激动,但是,他已经没有力气从坐着的椅子上站起来,欣喜的泪水只是经由他消瘦的脸颊、苍白的胡须哗哗落下。

他是太累了。这些年他既要负责外面联系,又要在地里忙活。湖南省农科院、贵州省安顺市农科所、四川省南充市农科所、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检测中心……都留下他请教专家的足迹。

2004年的一天,沈克泉晕倒在田里,医生说:“这是劳累过度,营养没跟上引起的。”正是油菜盛花期,沈克泉每天白天工作12个小时,晚上还要根据开花的情况记录分析,查看资料。从家里到最远的试验田来回4公里路,难得回家,老人将饭带到田头,中午就着白开水吃。在诊所打完点滴,沈克泉又下地干活。

老伙伴们实在看不过去,冲着他大声吼叫:“你这是玩命!”

多少个寒来暑往,多少个披星戴月,多少次克难攻坚,多少次刁难阻扰,多少多少劳碌愁苦。把他从一个壮实的伙子,变成了一个瘦弱的老头,蓄着的胡子从青黑胡茬变成了长白髯须。他的身体严重透支,精力与心力已经消耗殆尽。

2009年12月8日,沈克泉把家人叫到床前:“我没时间了。油菜事业不能丢,要坚持下去。”付东辉来看望他,他拉住付东辉的手:“这是个好东西,你一定要和昌健把它搞出来。”

医生诊断,沈老患有结核病,劳作时汗水湿衣受了凉,咳嗽不止,结核球挡住了呼吸道,生命垂危。

几天后,沈克泉去世了,终年70岁。他走后,眼睛一直没有合上,都知道,他的梦没有圆,他的心里还有好多的不舍与不甘。

儿孙们知道老人一生的所爱,将油菜籽撒放在灵柩之内,让油菜永远陪伴着他。按照老人的遗愿,将他埋在油菜田的山坡上,让他看着油菜花开花落。因为他坚信,花开是希望,花落是成果。

油菜花儿开了又开,永远散发着沁人的芬芳。油菜籽发芽了又发芽,蕴藏着世代相传的坚守。父亲走了,沈昌健感到既悲哀又孤单,以前父亲唱主角,他唱配角,现在角色转换,由他一个人来唱油菜这台戏,他压力很大,担子很重,他知道春天的脚步深深浅浅,前进的道路坎坎坷坷。但是,他反复告诉自己只能唱好,不能砸锅。

当沈克泉刚刚开始研究油菜时,有人就说;“农民研究油菜是异想天开。”“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些怀疑,甚至鄙夷他都可以理解,人群里总有那么一些人,人家吃螃蟹说人家嘴馋,要他去吃又怕扎嘴。但是,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有那么一些人是出于什么原因,对他们研究油菜千般阻扰,百般打压?

从种子风波开始,沈克泉父子就没过上一天太平日子,他们的身边总有一股股暗流涌动。

当初,在专家们的支持下,沈老的杂交油菜研究进展很大,一时得不到主管部门的重视和社会的肯定。这时,有单位和人就趁机而出,散布“友谊3号就是常规油菜”。“一般的不育系,没有科研和发展前途”等等。作为沈克泉父子的铁杆支持者沈文祥听到这些言论,心里很不服,他不忍心老沈的科研就此夭折,但又不清楚老沈自己的心里怎样在想,就故意对沈克泉说:“都说没搞场,投入大,希望小,你自己觉得怎么样?” 沈克泉抓住沈文祥的手,眼里含着泪水,好大一会才说:“沈老师,你是了解我的,杂交油菜是我的梦,是我一生的梦,几十年我都坚持下来了,我一定要坚持下去。”

“坚持”。好,沈文祥想听的就是这句话。你坚持,我支持。都知道,搞科研是儿长女大的事情,即便有巨额资金支撑,也不知成与不成。沈文祥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他决心全力支持沈家父子。沈文祥深知,一项科研成功,必需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毅力、二是运气、三是环境、四是资金。他要设法帮助他们营造一个有利的环境,要做到有领导的重视,社会的关注,群众的支持。眼下资金是个大问题,他豁出去要为他们争取资金。不断地写报告,跑上级,然而,一份份报告大多石沉大海,一次次奔走成效甚微。

2005年8月,沈文祥将沈克泉选育的202油菜命名为超级杂交油菜,2005年8月26日,《科技信息快报》刊登了《沈克泉育出超级杂交油菜》的文章。沈文祥乐在心里喜在眉梢,他借此东风为其奔走呼号,但是效果仍然不佳。县科技局局长杨金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对沈文祥说:“老沈,看样子门子不对,给高层反映或许有点希望。”一句话提醒了沈文祥。沈文祥立即给原省委书记、现省老年科协会长熊清泉写信反映情况。这招真还管用,不久就给了回复。熊清泉还对省老年科协作了具体指示。几天后省老年科协的赵副会长和万秘书长下来调研,他们先落市里再到县里。

沈文祥陪他们看了沈克泉的科研基地,再到县老科协开座谈会。估计他们也听到了不少不同的声音,会上万秘书长严肃地对沈文祥说:“老沈,你要对你所说的话负政治责任。”沈文祥说:“我用党性担保,替一个农民说话,说的句句都是实话。”座谈后,赵副会长说:“沈老的精神值得学习,我们应该鼓励,失败了也不要责怪。省里将通过市里拨给他科研经费3万元。”

这3万元钱对沈家父子研究杂交油菜来说既是雪中送炭,又只是杯水车薪。沈文祥想,不要说是一杯水,就是一滴水也是好事。有了这一次的拨款,沈文祥增添了信心,他要继续为他们奔走呼号,不管通过什么渠道,为他们扩大影响,为他们争取支持。一次看电视,看到山东电视台开展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活动,沈文祥灵机一想,拍案叫绝,心想老沈的杂交油菜就有两项世界纪录。一个是它的栽培模式。一般的油菜一亩要栽8000—12000株,而老沈的油菜一亩只需要栽2000—3000株;一个是它的千粒重。一般的油菜千粒重3.5—4.5克,而老沈的油菜千粒重最重的一个单株材料达到8.27克。他把材料给山东电视台寄去,电视台回信认可,但考虑山东油菜不多,建议在湖南申报。沈文祥心有不甘,写好材料请《常德日报》驻临澧记者站的李显鸿想办法。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材料起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一是材料经过他的修改整理后在《湖南日报》发表了。二是此事引起了李显鸿的关注。3月25日李显鸿在网上看到国际油菜大会在武汉召开的消息后,立即给沈文祥打电话。

付东辉博士的到来,给他们解决了很多难题,使他们更加认识了人才的重要,设备的重要,资金的重要,团队的重要。为此,沈文祥和沈克泉多方联系,积极筹措,成立了临澧县油菜研究协会、临澧县兴隆油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杂交油菜研究的行列。他们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还是感到力量单薄,发出了很多求助,但是回应甚少。沈文祥心里万分着急,这时他已敏感地认识到这项科研不仅仅是个人的成败得失问题,而是这项科研的社会价值问题。作为一位老农业科研工作者,有责任保护这枝科研奇葩,并让它大放光彩。他向省里的主要领导反复写信汇报沈家父子研究超级杂交油菜的现状、前景及眼前的困难。但都一波三折,阻力重重。

2011年,当时的湖南省省长,后来担任省委书记的徐守盛、原副省长徐明华、省委秘书长杨泰波及唐之享同志均分别对沈家父子的杂交油菜研究作了批示,并派人下来调查,结果不了了之。

2013年初,分管农业的副省长张硕普、分管科技的副省长李友志也先后对沈家父子的杂交油菜研究进行了肯定,并指示有关部门召开座谈会,制定帮扶措施。而然,很长时间风起而水不动。

2013年11月11日,临澧县农村实用技术研究油菜选育工作座谈会,在湖南农业大学油料研究中心会议室召开。

然而,一场争论也就在此展开。争论的焦点是:农民能不能搞科研?农民搞科研应不应该支持?农民搞科研应不应该鼓励和宣传?

一张圆形的会议桌,湖南省农业厅粮油作物处、湖南省种子管理局、常德市、县两级农业部门的代表、沈昌健科研团队、专家教授、相关新闻媒体记者围坐四周。

“沈克泉父子两代人几十年研究超级杂交油菜,付出了巨大的艰辛,精神可敬。两位副省长也作了批示。请大家就如何将其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怎样使之科学合法并成为市面上推广的品种,畅所欲言。”会议主持人、湖南省农业厅粮油作物处副处长余培玉说明召开座谈会的初衷。

临澧县科协退休干部沈文祥讲述了自己由怀疑到信任,再到支持沈家父子搞科研的经历。

沈昌健回顾了一家两代人历经35载研究杂交油菜的过程,并汇报科研示范的情况:“2009年-2011年在澧县大坪乡做示范种植,国家高新品种科技示范园油菜种植示范负责人李远华证明,临澧县油菜研究协会提供的‘沈油杂202’新组合,实验5亩,亩产225公斤。与2009年-2011年全国参试的35个杂交油菜品种比较,具有以下优势:茎秆粗,分枝多,抗性好,荚长角密,籽多饱满,抗伏倒及抗病虫害和抗冰冻能力强,增产幅度达35%。且品种芥酸、硫甙达到‘双低’。”

话刚落音,有个主管部门的代表便质问:“刚才提供的数据有没有经权威部门测产?”

另一个主管部门代表发言,称自己到过沈家父子的科研基地,承认他们600多个材料的真实性以及沈家油菜稀植省工的特点。“但是农民提供的那些数据,我不说是假的,但也不相信是真的。”

他还说,自己从1989年起一直在此部门工作。1998年,沈家因为“友谊三号”未经审定销售、将常规种子冒充杂交种子,被处罚。2002年,“友谊三号”再一次被处理,他都清楚。

沈昌健一脸愤怒,沈文祥眉头紧蹙。

主管部门的代表继续阐明自己的“道理”:当初接触沈克泉时,就觉得他就是一个门外汉。如果“贵野A”确实很珍贵,给沈家父子搞,注定是浪费。资金实力也不足,种子未经审定,不可能将科研经费给农民。没有科研条件,就是给了经费,也只会浪费钱。

“发现一个新材料、新方法,要有理论支撑。如果它是一个新材料,确实有研究价值,肯定支持。但现在谁能保证它是真的?还有种种不确定。”有个代表这样说。

会议室投影仪上的画面在跳动,出现了一张表格:2007年-2008年度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区试结果。

“看上面的结果,‘沈油杂’并不是那么好。”发言的是一位专家,边说边拖曳鼠标,指向“沈油杂202”那一栏,“这个组合当时在参加测试的12个组合中排列倒数第一。”

区试结果。“‘沈油杂819’未达到‘双优’标准。这个组合也被淘汰。”

沈昌健望着投影屏幕,满脸惊讶。他不知道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他从没看到这个结果。

沈家父子俩很早就开始研究油菜“双低”。2001年沈克泉带着新转优的实验种子来到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品质测试中心申请检测,虽然这次检测没有成功,但转优趋势明显,证明研究方向正确。2004年,沈克泉父子再次到中国农科院,对自己新有的10个品质进行检测,“沈油杂202”和“沈油杂819”两个组合都达到国优双低标准,并下发了双优标准报告书。

“我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因,我们的这两个品种是得到了国优双低报告书的。”沈昌健黧黑的脸憋得有些涨红。

风向似乎是一边倒。

有个主管部门的代表更是不够斯文,他把衣服一脱,手舞足蹈。说:“看了最近的一些报道,听了沈家父子科研团队的汇报,我感到五脏俱焚。新闻媒体误导农民,绑架政府,强奸民意。现在的油菜品种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多得农民都不知道种什么品种好。农民就是种田的,搞科研是不务正业,是邪门歪道。农民能搞科研,那公鸡也能下蛋!”

这显然是对科研的亵渎,对农民的轻蔑,对媒体的诽谤,对尊严的践踏。沈文祥十分气愤,站起来准备反驳,但主持人强调会议时间有限,阻止了他的发言。

怀疑与否定,伴随着窗外的风雨声,在会场弥漫。

墙上的挂钟滴答滴答地走着,会议已持续了很长时间。

“农民是可以搞科研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官春云开口了。“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利用他们的经验进行科研,应当鼓励。”

官春云说,2007年武汉国际油菜大会上他曾见过沈克泉及他的油菜。由于当时会议议程安排紧张,没来得及与沈克泉细聊,匆忙中建议他找当地农业部门,按程序来搞。

“傅廷栋院士对你们父子俩印象很深。”官春云对沈昌健说,“前不久在海南参加一个会议时,我们还聊起国际油菜大会,聊起你父亲,他说当时很想邀请你父亲参加会议的。他对你们的精神很肯定,对你们的研究很看好。”

坐在沈昌健旁边的是付东辉,现在是江西农业大学的教授。

他一边播放幻灯片,一边向与会专家介绍“贵野A不育系”的特点、目前的鉴定情况及合作进行的新品种选优和特殊优异材料研究的进展。

付东辉说,他是被沈家父子的精神所感动,被他们的科研成果所吸引的。当初他们选育出来的“友谊三号”稀植、高产、省工、省种,连续几年在全县大面积示范种植,每亩平均产量330斤,最高坵块亩产达370斤。我很感兴趣,当即就加入了他们的科研团队。

“沈老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读书思考,做杂交油菜研究完全是可能的。有人认为农民没有能力搞科研,也搞不出成果来,那完全是对农民身份的一种偏见。”付东辉毫不隐讳自己的观点。

这是2013年11月11日。事情往往戏剧性地发生变化。头一天剑拔弩张争论不休的问题。第二天,就有了明确的答案。

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闭幕。全会公报指出: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说也奇怪,座谈会结束,天气也晴朗了。大家走出会场,看到研究中心大院内一片油菜绿绿茵茵,生机盎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油菜是一种越冬作物,即便在南方,冬天凛冽的寒风依然要考验它的筋骨,而大地下奔涌的暖流一直在鼓胀它春发的活力。

应该这样说,沈家父子研究的油菜始终是在春风里成长,阳光下收获的。从沈克泉研究油菜开始,听到的大多还是支持的声音。

80年代初,临澧县委宣传部就开始关注沈克泉研究油菜的事情。宣传部负责宣传报道的龚庆华更是沈克泉家中的常客。农民沈克泉研究油菜的事迹经常见诸材料、简报、专刊。沈克泉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科学种田能手”。县政府对沈克泉的研究成果高度肯定,87年给他颁发了科研三等奖。

《常德日报》驻临澧记者站的李显鸿对沈克泉研究油菜也十分关注,除了经常给他提供科研信息外,还多次撰稿在《常德日报》《湖南日报》报道他的事迹。他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后,有《长江日报》《湖南科技报》等报记者先后前来采访。

2013年6月17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配有照片发表了由光明日报驻湖南记者站站长唐湘岳与周彩丽合写的通讯《听油菜花开的声音》。随后又先后刊登了《回报不图金钱》《油菜花的女儿》《及时雨》《春天的脚步深深浅浅》系列报道,更加引起了广泛关注。

《光明日报》是全国很有影响的报纸,它的权威性仅次于《人民日报》,当年全国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就是它牵头。它带头捅开了当时不可逾越的圣墙,迎来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据说《光明日报》发稿是很有讲究的,发头版头条并配有照片,必须是重大事件和重大新闻。

《光明日报》的系列报道后,许多读者给记者发短信,向编辑部投递读后感,表明自己的感动与支持。中央电视台驻湖南记者站闻讯前来深入采访。10月27、28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以“出彩人生:中国梦我的梦.两代人的超级杂交油菜梦”为题作了专题报道,

2013年10月30日,在第13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人讲述了沈克泉父子追梦的故事,指出网络要聚集和传播这样的正能量。当日,《听油菜花开的声音》一文再一次在网上引起热议,众多网络媒体纷纷转载。之后,中央、省、市媒体记者纷纷赶往油菜田,给沈昌健送来鼓励。湖南省委网络办副主任屈贵全带领红网、华声在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前来慰问,并送上8万元扶持资金。

2013年11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报道《湖南:父子两代的“超级杂交油菜梦”》。节目配发编后语:“咬定青山不放松,靠着勤劳和智慧油菜追梦。改变产量的油菜花可以盛开,改变生活的梦想同样可以盛开。这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庭故事,也是我们共同的励志故事,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动,中国梦就能在亿万中国人的双手中绽放。”

2013年11月26日,新浪网发布新闻:沈克泉、沈昌健入选2013年度感动中国候选人物。

沈家父子研究超级杂交油菜的事迹感动中国,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当时的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政治局委员、宣传部长刘奇葆等都作了批示,要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沈家研究超级杂交油菜。

2013年11月25日,临澧县委县政府下发《关于开展向沈昌健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文件指出,要充分尊重和大力弘扬人民群众创新创业的精神。

11月8日,时任常德市委书记王群与常德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黄清宇及市农业、发改、财政等部门负责同志一道,专程来到沈昌健的油菜科研基地调研,与他面对面交流。王群对沈家父子的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指示市财政局把沈家父子的油菜科研项目列入市财政预算,并鼓励沈昌健:“农民搞科研的积极性,理应受到保护。”

省委、省政府对沈家父子研究超级杂交油菜高度重视,指示各级党委政府要保护农民科研的积极性,要在人、财、物上面给予扶持,省内各相关科研院所要对其予以支持。

临澧县专门安排沈家油菜科研经费,帮助沈昌健改造堰塘,平整土地,修筑道路,搭建大棚,明确一名副县长分管此项工作。县农业局组织科研人员现场协助,并安排一名科技人员全年配合科研。

其实,临澧县委、县政府一直十分支持沈家父子研究超级杂交油菜。2005年,当时的县委书记吴友云就支持沈克泉科研经费1万元。2008年,县政府特批沈克泉油菜研究经费2万元。虽然钱不多,但它是一个风向标,它给了当时在逆境中的沈克泉父子俩巨大的鼓励。

2013年11月20日,常德同德学院与沈昌健及团队签订协议,双方共建“常德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德学院院长管天球说:“我们支持农民搞科研,我们还要培养农民科学家,消除偏见。”

常德市科协主席李守海给沈昌健送去电脑、照相机和慰问金,说;“油菜是农民的油罐子,肥堆子,钱袋子。农民做科研,要及时了解最前沿的信息,我们大力支持!”常德市农科所副所长杨宏承诺:“你们自己搞科研,技术条件、科研手段肯定都没有专业院所强,我们那里的设备、设施为你们开放,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也随时为你们解答难题。”常德市农科所年轻的油菜专家、“常德市科技之星”朱传霞还将课堂搬到沈昌健的油菜基地,实地解答沈昌健遇到的难题。

不少种子公司、油脂公司和沈昌健联系,表示愿意试种他的种子,用他们的油菜籽加工。有企业家还提出愿意无偿资助他们的事业。

湖南省农业厅粮油作物处处长许靖波表示,将组织相关科研院所,对沈昌健父子育种的材料进行科学鉴定,让农民梦寐以求的杂交油菜新品种早日通过审定,造福国家,造福百姓。

湖南省农业厅的领导、专家一行来到沈昌健的油菜基地考察,考察人员表示,等种子正式审定后,省里将帮助他们大面积推广,如果需要技术人才,省里随时派专业人员过来相助。

沈家父子研究超级杂交油菜的故事感动了中国,鼓励、肯定、赞扬、支持如潮而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航天部门也加入了支持沈昌健研究超级杂交油菜的行列。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飞船搭载着沈家父子研制的43.8克杂交油菜种子,编号SZ-11-07的搭载包,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载着油菜种子,冲破云层,直飞太空,遨游苍穹 。2016年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主着陆场着陆回收。沈家父子的杂交油菜种子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太空孕育旅行回到地球,成为世界上成功造访太空的油菜种子,它标志着沈家父子油菜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沈昌健的科研团队也不负众望 ,他们的科研成果接连不断。

2013年沈昌健科研团队研究开发的“康多利”临澧富硒菜籽油被中国硒资源开发利用协助组织、第四界中国硒资源开发协作会议组委会审定为“推荐补硒产品”。同年再获国家富硒农产品展示展销会“2013年度富硒产品金奖”。2015年申请注册商标“昌健”牌富硒菜籽油。同年11月,被第一届中国(湖南)富硒食品研讨会暨博览会组委会授予“全国富硒名优产品”和“全国富硒名优企业”称号。

2016年12月23日,湖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油菜“贵野A”不育系应用研究项目进行验收评审,专家组对“贵野A”不育系初步鉴定为“新系”。目前国内外有玻利马、陕2A、萝卜质、核不育四大著名油菜不育系,如果“贵野A”不育系最终确定为“新系”,即可位列世界著名的五大油菜不育系,其品质超过萝卜质不育系。

2017年3月22日,国家科技部中科合创(北京)科技评价中心组织专家组对“三用性白花1号”甘蓝型油菜的选育与应用项目进行评审,获得一致好评。清华大学教授李云认为,“白花1号”菜籽油是目前常用的四大食用油中含亚麻酸最高的食用油。就亚油酸和亚麻酸两项指标而言,“白花1号”菜籽油远高于橄榄油和山茶油。评审组鉴定:“白花1号”油菜的突出亮点是该项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它是一种具有观光、菜用、油用三用性油菜新品种。该品质表现农艺性状良好、质优、高产、抗病,并表现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白花的性状,对发展农村观光旅游经济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目前,该项目内容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进入实质审查阶段。

沈昌健继承父亲未竟的事业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2018年1月,沈昌健光荣地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并于2018年3月5日参加了13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天道酬勤。2020年6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为沈氏父子研究的杂交油菜颁发了品种名称为“沈杂油1号”,编号为gpd(2020)430059的登记证书。

收到《登记证书》的那天,沈昌健激动不已,欣喜万分。鞭炮山响,鼓乐齐鸣。贺电如雪花般飞来,鲜花比春天还要艳丽。沈昌健一时不能自己,跑到油菜田里大声呼喊:“成功啦,成功啦!”然后捧着《证书》在父亲的坟前跪拜不起,泣不成声。

是啊,两代人,四十多年,一个梦想,这个中的滋味有谁能知晓?

“沈杂油1号”以诸多优势获得国家的审定通过,这是国家对沈家父子科研成果的肯定,通俗地说,国家给他们研究的杂交油菜种子发了“身份证”,成为合法的种子,是共和国农作物种子殿堂堂而皇之的座上客。它可以在全国各地推广种植,还可以对外进行种子交流。据了解,国家对农民自己研究培育出来的杂交油菜种子进行审定通过、备案登记,尚属首例。

沈昌健是一个很理性的人,面对取得的成果并不满足,面对取得的荣誉倍感责任重大。他研究油菜的步伐不会停下。因为,他知道,中国植物食用油自给率只有38% ,而全国适合种油菜的冬闲地还有1.2亿亩。如果他们繁育出产量高、质量优、抗性好的品种,哪怕只推广100万亩,一亩地只增产50公斤,一年可为农民增加收入3亿元。这才是他和父亲最大的心愿。

沈昌健来不及回味成功的喜悦,来不及分享被认可的欢愉,他要带着父亲的遗愿,共赴一场场更大的油菜花盛宴。他一头扎进油菜田里。“晴也好,阴也好,风也好,雨也好,我总会在油菜田里干下去。”

沈昌健的话语平实朴素,意义却非常深涵,这是一种传承的坚定,一种追梦的执着,是藐视困难的勇敢,是继续进发的号角。我们相信,在春风里,在阳光下,沈家父子研究油菜的天地,一定灿烂无比!

作者简介: 徐达顺,湖南省作协会员,曾任临澧县作协秘书长, 湖南省湖湘文化协会会员。陆续发表过小说、诗歌、散文、 报告文学等作品,2016年出版文学集《月光下的涟漪》。 现供职于临澧县政府工作部门。

《报告文学》编辑部函

达顺老师好!您的报告文学作品《油菜花儿的呼唤》紧贴时代主题,满怀诚挚情感,讲述沈克泉这对农民父子四十多年油菜追梦,科研攻关,研究超级杂交油菜取得辉煌成果的感人故事。再现了“三十多年花开花谢,两代人春来秋往,一家人不分昼夜,守望最微弱的希望”的动人情景!作品故事生动,语言朴实,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较强的好作品。基本达到本刊发表标准。因本刊是学会主办的文学期刊,采取“以文养文以刊养刊”模式运作,故发表此文需要赞助一定的宣传费。本文有2万多字,加配彩图6幅,要占10多个版面。按本刊标准须赞助宣传费3万元。

《报告文学》编辑部函

2021年5月18日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简介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杂志是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主办的大型纪实性报告文学月刊,是中国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和最大容量的纪实文体旗舰刊物。《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传承报告文学真实性、文学性、人民性的优良传统;以“立足现实生活、紧扣时代脉搏,传达民众心声、张扬人间正气、建立高端平台、培养文学新人”为办刊宗旨;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已成为独树一帜的时代记录者和共和国新时代发展腾飞最忠实的文学表达。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杂志主编李炳银是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会会长。该杂志版面阔大,内文224P,每期发表34万文字,图文并茂,采用大16开印刷,国内外发行80000余册;旗下拥有5000余名国内外优秀作家,是中国当代独树一帜、最具活力和市场影响力的报告文学刊物,是国家领导人及中宣部、中组部,中央各部、办、委、局的重要参阅刊物。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编辑部

2019年1月1日

徐达顺,男,临澧县县政府部门公务员,退休,曾任临澧县作家协会秘书长,现为湖南省作协会员,湖南省湖湘文化协会会员,陆续发表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2016年出版文学集《月光下的涟漪》。2021年在《中国报告文学》第七期上发表中篇报告文学《油菜花的呼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