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在物理学中的故事讲述(物理建立在虚无)

欢迎点击「科学网」↑关注我们!

物理妙在无着处——谈谈物理学中的非物理量

2016年接近尾声。从2015年12月至今,获得了至少三个新的头衔: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数学物理方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大学物理》编委,等。

2016年参加了不少社会活动。今天下午将在长沙梅溪湖梅溪书院讲堂做一个科普讲座,主要通过物理学及其发展讲解科学方法论和自然观。题目是《物理学照亮世界——科学观与方法论》。下面摘录其中的第二部分,该部分主要介绍一个观点:物理的真实,建立在“虚无”的基础之上,而这个传统,始于伽利略。不懂虚像者,何能懂实像?

这里的所谓的“虚无”,就是通常所谓的“非物理量”,确切而言,是不可直接测量的量。

物理建立在“虚无”之上,从伽利略开始

运动是人类最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但人类史上各古文明中,只有古希腊人认真研究过运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阐述一套系统的运动理论,是古希腊人对运动研究的最高成就。亚里士多德把运动分为两种:天然运动(如天体的圆周运动和物体的自由下落)和激发运动(如投掷或推拉一个物体)。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对于天然运动,这个力来源于自身重力,对于激发运动,则来源于外加力。伽利略认为,只有施加外力,才能改变物体速度;维持物体速度不变,不需要任何外力。为了证实他的主张是正确的,伽利略做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假设第二个斜面是水平面,则该小球永远不能滚到先前的高度,因此会不停地呈匀速直线运动。

伽利略在物理学中的故事讲述(物理建立在虚无)(1)

问题是,这是真的吗? 经验(观察或实验)不可能支持这个结论!例如说,

1.平面不可能完全光滑

2.空气阻力不能为零

3.无限远无法实现(地球是有限的)

4.绝对的平面是不存在的

5.…

也就是,惯性及其惯性定律,本身包含了不可直接检验的概念,而它们是物理学的基础!另外一方面,

在一个适当的时空尺度和技术发展水平上,惯性及其惯性定律完全成立,只要,

1.平面(不可能完全)可以充分光滑

2.通过条件控制,空气阻力(不能为)可以足够小(零)

3.…

所以,从伽利略开始,物理需要一些抽象的概念,而这些概念不能用实验直接检验。这一点,已经深入物理学最具灵性的一部分。

力学

伽利略在物理学中的故事讲述(物理建立在虚无)(2)

在拉格朗日力学中,拉格朗日L是基本量,但是这个量是“虚”的!在哈密顿力学中,哈密顿H也是“虚”的!拉格朗日量和哈密顿量定义、运动在相空间。如果在实验观测一些现象,例如军事上的精确打击,月亮的盈亏等等,必须借助拉格朗日或者哈密顿运动来完成。这两个方程就是顶天和立地之间的桥梁。

电磁学

伽利略在物理学中的故事讲述(物理建立在虚无)(3)

电场强度E,磁感应强度B,都不能直接测量。但是,电磁场随时间的演化满足这个方程。杨振宁对这个问题有很深的认识。他认为,在现代物理中,甚至四维势也不能为电磁场提供恰当的描述。

如果在实验观测一些经典电磁学现象,例如电火花,粒子的径迹,等等,必须借助洛伦兹力公式来完成。这个洛伦兹力公式就是顶天和立地之间的桥梁。

平衡态热力学

伽利略在物理学中的故事讲述(物理建立在虚无)(4)

熵S,内能U,自由能F,焓H,吉布斯函数G,等,都不能直接测量。

但是平衡态热力学的函数必须满足这些关系。如果需要在实验观测一些现象,例如热容量,压缩率,吸放热的量,温度的升降等等,是这些关系的后果。

平衡态统计物理

配分函数Z就是一个“虚”量

如果需要在实验观测一些现象,例如热容量,压缩率,吸放热的量,温度的升降等等,都需要对配分函数求导数来完成。

量子力学

伽利略在物理学中的故事讲述(物理建立在虚无)(5)

波函数就是个“虚”量!或者说,不是一个直接可以用实验检验的量。波函数的运动满足薛定谔方程,这个运动还不是发生在实空间,而是在希尔伯特空间内进行!

当观测粒子分布密度,动量分布密度,干涉条纹,粒子衰变、分裂的等等,都需要对波函数进行进一步的运算来完成。

结语

“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王国维《人间词话》第5则)

“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王国维《人间词话》第61则)

物理之妙全在无着之处,这也是物理真实的源头。

伽利略在物理学中的故事讲述(物理建立在虚无)(6)

伽利略在物理学中的故事讲述(物理建立在虚无)(7)

伽利略在物理学中的故事讲述(物理建立在虚无)(8)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全慧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77-1021069.html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