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特征(莎士比亚戏剧的主要内容与创作特征)

知识点提炼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文学大师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戏剧形式,他将戏剧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广泛性推向了文学史的巅峰。根据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及时变换自己所运用的艺术形式,以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尽可能的和谐统一,是莎士比亚艺术创造的鲜明特点。

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特征(莎士比亚戏剧的主要内容与创作特征)(1)

结合作品分析特征

莎士比亚作品按题材主要分为历史剧、喜剧、悲剧、悲喜剧、传奇剧五大类。

  • 历史剧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展示了英国封建社会从动乱纷争到中央集权的整个历史进程,从而表达了作者谴责僭主昏君、表彰明主贤君,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王权的政治理想。作品多取材于英国史实,表达人文主义的历史观,通过生动的情节、众多的人物和广阔的历史背景,再现历史和各种社会力量的冲突,既具有史诗性,又具有丰富性。此外,莎士比亚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创作历史剧,一方面是为了追怀开明君主,另一方面则是表达16世纪下半叶英国强大的国力,彰显作者的爱国情怀与乐观精神。

  • 喜剧:

喜剧作品显示出莎士比亚早期浪漫、抒情的创作风格。首先,作品中的肯定性、歌颂性主题奠定了乐观明朗的基调。诸如《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等喜剧都是歌颂式喜剧,歌颂友情、爱情,表现人类情感的崇高与伟大。其次,女性形象的优美绝伦焕发出了明媚艳丽的光彩。再次,抒情与写景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优美恬适的喜剧氛围,如《仲夏夜之梦》中在月光下的雅典森林。最后,喜剧语言突显了莎翁喜剧的浪漫性与抒情性。

  • 悲剧:

首先,莎翁的悲剧通过描写各种对抗的社会力量的冲突,来反映人文主义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虽然与恶势力同归于尽,但他以人文主义理想反抗黑暗现实的精神与努力值得所有人肯定。其次,外在的社会冲突与人物内心的情感冲突结合,揭示了主人公复杂的思想感情,推动人物性格发生变化。再次,莎士比亚的悲剧具有悲壮的色彩。他以高贵英雄在残酷现实面前的可悲毁灭作为悲剧主题,充满了沉郁悲愤的情感色彩。最后,悲剧中含有喜剧因素,达到了以喜衬悲、以喜促悲的效果。

  • 悲喜剧:

莎士比亚的悲喜剧带有“问题剧”的特色,其创作主旨和描述重心在于揭露社会,提出问题,显示生活的真实面目。喜剧的框架表现悲剧性的矛盾冲突。这类戏剧对后世的“正剧”“社会问题剧”提供了借鉴,代表作有《一报还一报》《终成眷属》《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 传奇剧:

莎翁的传奇剧多描写有浪漫色彩的传奇故事,剧情多以大团圆结尾,呈现出家庭关系由和到分,再由分到和的发展模式,场景相应出现了由宫廷到自然再到宫廷的变化,在主题上则以宽恕与和解的情节为主。代表作有《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等。

加深印象

莎士比亚戏剧在艺术手法上达到了极高的成就。

其一,其作品使用写实主义手法,展现广阔的社会生活。正如马克思所说,莎士比亚作品“反映自然,显示善恶本来面目”“看一看时代演变发展的模型”。即使是非现实题材,如外国异域题材(《哈姆雷特》)历史题材(《亨利四世》等历史剧),也都能鲜明地反映英国16世纪末期的社会现实。

其二,情节的丰富性与生动性是莎翁作品的突出特征,在他的作品中,多条情节线索纵横交织,悲剧中蕴含着喜剧因素,悲中见喜,以喜促悲。

其三,人物呈现性格化特征,莎士比亚多角度刻画一个人物,观众可以从人物自身以及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评价中了解人物的多层次性。人物时常面对内外两层矛盾,如哈姆雷特,既有着外界来自叔父的强权压力,又有着自身矛盾挣扎的压力。内心独白很好地体现了人物内心源源不断地心理矛盾。

其四,语言丰富多彩,词汇量巨大,语言形式多样,既有民间俗语又有贵族标准语,而且每一个人物都有其个性化的语言,如在《李尔王》中,李尔王采用的是宫廷贵族威严正派的语言,而弄人则一口俚语,语气间充满着诙谐调侃、插科打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