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卦象蛊卦(解易经蛊卦卦辞)

蛊 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蛊”,读音为gǔ,相传取百虫于器皿中,让它们互相吞噬,最后消灭所有竞争者活下来的那一只就是“蛊”。金庸先生在《碧血剑》一书中对于五毒教培育毒王就有过类似的描述,原来是有出处的。也有人认为“蛊”的本义当是能使人致病的寄生虫。“蛊”字后来引申作名词,则指蛀虫、害人的邪术等。又引申用作动词,指人中蛊虫之毒,再引申则指蛊惑、迷惑,这是现在比较常用的意义。“蛊”作为卦名所代表的当然不会是简单的毒虫,对于个人而言可以借指沉疴故疾,对于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一个国家而言则可以借指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上的顽疾陋习。

易经卦象蛊卦(解易经蛊卦卦辞)(1)

“元享,利涉大川”的评断辞我们并不陌生,看起来好像与“蛊”没法联系到一起。换个角度看就会发现其实不然,要解决问题,改正错误,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问题、错误所在,如果都不能正确的认识存在的问题和错误,改正、解决也就无从谈起了。也可以说卦名虽然是“蛊”,但是卦的主旨一定是“治蛊”,也可以说蛊卦所讲内容就是“治蛊之道”,或者也可以叫“去疾之道”。对于治蛊而言,大为享通,有利于克服困难解决难题等评断也就理所当然了。

易经卦象蛊卦(解易经蛊卦卦辞)(2)

要想搞清楚“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这句话的意思,先让我们来看看“甲”字的含义。作为十天干之首的“甲”,其寓意为“草林破土而萌”,有新生事物起始的内涵。“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就可以理解为对新事物准备工作及收尾工作重要性的强调。“治蛊”,也就是改正错误,去除弊病,首先准备工作是不容忽视的。在正式开始“治蛊”之前,对于存在问题的查摆、研判,解决方案的论证必然充分、全面,这就是“先甲三日”所强调的内容。“后甲三日”,问题得到解决,错误得以纠正后,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效果,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检验,只有进行全面、系统的验证,才能最后得出完成目标的结论,一件事物才能算是圆满完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