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后悔长生殿(聊聊长生殿)

清代洪昇的《长生殿》采用的是一个被历代艺术家用熟了的题材——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但却以其非凡的认识高度和艺术功力超绝群伦。《长生殿》一开始就以一首《沁园春》概括了全剧的基本情节: 天宝明皇,玉环妃子,宿缘正当。自华清赐浴,初承恩泽,长生乞巧,永订盟香。妙舞新成,清歌未了,鼙鼓喧阗起范阳。马嵬驿,六军不发,断送红妆。 西川巡幸堪伤,奈地下人间两渺茫。幸游魂悔罪,已登仙籍,回銮改葬,只剩香囊。证合天孙,情传羽客,钿盒金钗重寄将。月宫会,霓裳遗事,流播词场。李隆基、杨玉环的情爱,被"安史之乱"的政治风波所泯灭,这是人们熟知的史实;两人最后相会于天庭,这也是不少艺术家都作过的幻想。洪昇利用这种并不出新的情节,发出了自己卓然众人的关于"至情"和"兴亡"的悲悼和慨叹。关于人间至情的悲悼。《长生殿》第一出《传概》开宗明义:"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笑人间儿女怅缘悭,无情耳。""感金石,回天地。昭白日,垂青史。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先圣不曾删《郑》《卫》,吾侪取义翻宫徵。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洪昇对于杨太真的故事只是当作一种凭借,为的是表现情,这种情,可以连贯南北万里之遥,可以通达生死阴阳之界,可以产生开金石、回天地之力。在宋明理学长期统治着中国思想领域的总体背景下,称扬情的纯度和力度,大多具有或多或少的挑战意义。洪昇不是在纯客观地描摹李、杨情爱,而是在树立自己的一面至情的旗帜。但是,当男女之间真诚的爱情一旦真的产生在帝王家的时候,与其说是幸事,不如说是祸事。那点貌似珍贵的爱情,必然与凛然"朝纲"产生撞击,李隆基敢于"弛了朝纲,占了情场",但朝纲的废弛却又激起了阴谋家的野心和军民的怨恨,又为埋葬这种情创造了条件。情在这里是值得称颂的,还是该被诅咒的呢?洪昇解决不了这个矛盾,也不讳言这个矛盾,但就在歌颂对象和诅咒对象的尴尬之中,他客观地传达出了无可奈何的悲剧之音。关于历史兴亡的慨叹。《长生殿》中,有许多内容初看是为李、杨爱情提供社会背景、渲染历史环境,但其分量之重、寄寓之深,分明是作者深沉的思虑和感叹。《贿权》、《疑谶》、《权哄》、《进果》、《合围》、《侦报》、《陷关》、《献饭》、《骂贼》、《剿寇》、《刺逆》、《收京》、《弹词》等出,以浩大的篇幅刻画出了一幅复杂的社会政治历史变动的长卷,传达出恢弘的社会政治观念和历史兴亡之感。剧中,洪昇借用几位艺术家来充当自己的代言人,比如雷海青,比如李龟年。本身不包含戏剧性情节、只是一味陈述往事的《弹词》,把李、杨的爱情与一代兴亡紧紧地联系起来,通过李龟年的述说和评判,发出苍然浩叹。所谓"玳瑁空梁燕泥儿抛,只留得缺月黄昏照""叹萧条也么哥"………《长生殿》使洪昇获得了中国戏剧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却也给他的实际生活所带来了无尽的磨难。《长生殿》脱稿的第二年(1689年),洪昇请伶人在寓所演唱,没想到当时由于皇后刚死,属于"国丧期",洪昇因"大不敬"罪名被捕。十五年后,江宁织造曹寅邀请洪升带着演员到南京去演唱《长生殿》全本。不料,就在从南京返回杭州的路上,泊舟乌镇,洪昇因友人招饮,醉归失足,竟坠水而亡。惜哉,叹哉!

别后悔长生殿(聊聊长生殿)(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