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宁波年糕做法(宁波年糕黏)

宁波江北慈城古镇,夏天早晨带着丝丝闷热与潮湿。65岁的陈金娣和家人,早已开始一天的忙碌。

大排焯水去掉肉腥气,加料酒、酱油等调味料大火煮开,小火熬制,等到差不多收汁,红烧大排就做好了。

陈金娣开的小吃店,没有招牌,隐于街巷中却小有名气。每逢周末,就有从上海、江苏来的游客,直奔她的小店。坐下,只为心心念念的这碗大排年糕。

正宗宁波年糕做法(宁波年糕黏)(1)

陈金娣的小吃店,没有招牌隐于街巷,却有人大老远只为这口软糯而来。

这已经是上海游客黄阿姨第三次带着家人来陈阿姨的年糕馆子了,“一片片洁白玉润的年糕,浸润着红烧大排的酱汁,舌尖上唇齿留香。”末了,黄阿姨还得拎上几包年糕回家,此趟行程才算圆满。

正宗宁波年糕做法(宁波年糕黏)(2)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请我吃年糕。糖蘸蘸,多吃块;盐蘸蘸,少吃块;酱油蘸蘸吃半块。看上去素净寡淡的宁波年糕是每个宁波人记忆中的味道。

冬日一早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肉丝雪菜年糕汤,一上午全身暖和。夏日一碗Q软白嫩的青菜炒年糕下肚,仿佛暑气也淡了些。

而宁波人习以为常的年糕,也罕有、深情地被《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搬上银幕。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宁波年糕是主角之一。

正宗宁波年糕做法(宁波年糕黏)(3)

陈晓卿把对宁波年糕的认知与喜好完整呈现。片中制作年糕的主人公是象山新桥镇井头村的顾圣在、欧秋霞两位老人。

“晚稻成熟以后就到了宁波人做年糕的时候了。”纪录片开头,语调温软。

正宗宁波年糕做法(宁波年糕黏)(4)

泡米、磨粉、蒸粉、搡捣……7分钟“宁波水磨年糕”的制作场景让人百感交集,夹杂着乡音的年糕镜头让宁波人眼眶潮湿。

正宗宁波年糕做法(宁波年糕黏)(5)

顾家老人做了10多公斤的年糕,全家二十几个人因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四世同堂相聚在一起,是团圆是幸福。

更多宁波人在镜头中体会到生活细水长流的美好。

正宗宁波年糕做法(宁波年糕黏)(6)

“小时候跟着大人做年糕,米粉还在石臼里,我就忍不住去揪。外公总会打掉我的手,随后塞一团年糕团给我。那时,心里皆是甜。”

正宗宁波年糕做法(宁波年糕黏)(7)

“一年四季,我们家随时都吃年糕。怕我吃厌,妈妈就变着法儿做各种口味。一碗妈妈的青菜年糕汤,哪怕热气迷了眼,但就是觉得好满足。”

59岁的胡金芳记得小时候春节,做年糕是村里的重头戏。“你拿20斤稻米,我拿10斤,几户人家凑起来一起做年糕。”待到经过搡捣的米粉团在铺板上搓成长条,胡金芳早就忍不住了,“淡年糕急急往嘴里凑,咬上一口,香、软、糯便在口里迸发。若是再蘸上些白糖,此等美味千金也不换。”

胡金芳最终把小时的记忆和对年糕的情感悉数烙印至“塔牌”年糕上,成了这个年糕品牌的掌门人。

原先因保存条件受限,要将手工新鲜年糕与远方的亲友分享,并不方便。好在工艺先进了,时下超市、网购都能买到真空包装的宁波年糕,片状的,条状的。世界各地的宁波人都能第一时间尝到。

多年对外经商,胡金芳看多了游子对宁波年糕所存有的感情,“在家觉得年糕最稀松平常,出门才知道意味着什么。”

胡金芳在香港有个合作多年的生意伙伴,名叫林德荣 ,宁波人。八十年代的香港只有台湾年糕卖。台湾年糕入口却没有宁波水磨年糕的滑与糯。林德荣很失落,辗转多位朋友联络上胡金芳,慈城水磨年糕因此进军香港。

许多次,林德荣都会谈起,“在外多年,最能慰藉乡愁的不过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雪菜肉丝年糕汤。”

二十年前,林德荣将手上的生意悉数交给儿子打理,唯一要求是,“什么都可以丢,宁波年糕的生意不能丢,因为它是深植于血脉的思乡情怀。”

如今在慈城有一座年糕馆,展示年糕制作工艺、烹调方法,每年吸引着各地的人们来感受宁波年糕的文化魅力。

正宗宁波年糕做法(宁波年糕黏)(8)

正宗宁波年糕做法(宁波年糕黏)(9)

年糕的制作工艺在年糕馆一一展示

33岁的潘勇是年糕馆的主厨。“酸菜鱼年糕汤”、“宁式鳝丝年糕”、“泥螺炒年糕”……他不断努力开发年糕新菜式,也终于体会到宁波年糕是黏在宁波人心头挥之不去的乡情。

有了雪菜的酸汪汪,雪菜肉丝年糕汤落胃又欲罢不能。

正宗宁波年糕做法(宁波年糕黏)(10)

潘勇开发的新品酸菜鱼年糕,游客都很喜欢吃

桂花糖年糕是宁波人的浪漫,对生活向往的甜全都融化在裹着一层黏黏糖浆的年糕上。

“侬看这只蟹多壮,今朝买回家做白蟹炒年糕!”菜市场里熟悉的宁波方言,煮妇们拎着肥硕螃蟹时的笑脸盈盈,是生活是烟火。记者 吴丹娜 通讯员 杨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