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达传说究竟有多好玩(谈谈游戏文化1)

《塞尔达传说》系列自1986年发售始,就受到了全球玩家的喜爱。 它不仅是有史以来综合评价最高的游戏系列之一,还为后世的游戏制作提供了不少思路。

每一代《塞尔达传说》都含有大量西方元素和日本本土元素,本土元素在《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中体现尤为明显。

这一期,我们就来聊聊那些隐藏在《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中的日本本土文化元素。

历史文化背景

塞尔达传说究竟有多好玩(谈谈游戏文化1)(1)

《荒野之息》神庙

早在任天堂公布的《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开发纪录片中,美术总监泷泽智就有提到:游戏中古代文明的设计参考了古代日本的绳文文化。的确,玩家们能轻易地在游戏中找到绳文文化的影子,比如神庙的外观以及游戏中希卡石板上的方形装饰。

那么,传说中的绳文时代到底是什么呢?

塞尔达传说究竟有多好玩(谈谈游戏文化1)(2)

绳文时代简述图

它指的是日本在公元前145世纪至公元前30世纪的日本旧石器时代后期。这是一个使用绳文式陶器的时代,《旷野之息》中的神庙外观也正是绳文式火焰陶器倒置的样子。

塞尔达传说究竟有多好玩(谈谈游戏文化1)(3)

游戏中的守护者

这段时期在地质年代上属于更新末期到全新世的时期,也是日本列岛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绳文人的生活,制作技术,陶器使用,狩猎采集经济的发展和定居的发展是这个时代的主要内容。

绳文早期物品 《荒野之息》中也能找到

塞尔达传说究竟有多好玩(谈谈游戏文化1)(4)

人们开始驯养大型犬类用以捕获小鹿和野猪,同时发明了弓箭,使得猎物更加容易捕获。除捕鱼,打猎这些技能外,人们也开始慢慢学会采集树籽,橡树果实,核桃和植物球根。

当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了足够多的食物之后,也开始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来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并开始食用烧熟的食物(金属制器皿此时还未出现)。

因此,人们可以长期在同一个地方定居,建造竖穴住居。竖穴住居通常以一个广场为中心,几户人家聚集在一起,在住居周围丢弃贝壳和食物碎屑,形成贝冢。

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自然生产的资源有限,人们开始在集团内部制定严格的约束来保护自然,同时盛行巫术,出现石棒,土偶,并有拔牙的习惯。

塞尔达传说究竟有多好玩(谈谈游戏文化1)(5)

土偶,神庙守护者的外形原型

绳文时代前期,人们在长期采摘植物的基础上,慢慢开始摸索通过人工种植来获得果实。绳文时代中期,人们已经懂得播种野生植物,用以满足食物需求。

到了绳文时代末期,人们的食物结构慢慢由动物,鱼类,贝类转向农作物,这也是日本远古居民第一次大规模发展农业生产,值得注意的是,种植并不单纯指只种植一种植物,而是大麦、稗子、栗子、小豆等的混合种植。

不久,水稻这种原产于亚热带的粮食作物在距今大约3000年前传入日本九州地区,人们试图摆脱狩猎,捕捞和采集的经济趋势。

塞尔达传说究竟有多好玩(谈谈游戏文化1)(6)

希卡石板

提到了绳文时代,就不得不提这个时代的特色陶器——绳文陶器。它们也是《旷野之息》中各种物品和装饰的设计来源之一。

绳文陶器延续数千年,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特色。从陶器型式上的区分来看,绳文时代可分为草创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晚期。

草创期的陶器上并没有使用绳纹。只有所谓的隆线纹陶器和爪形纹陶器。它们与后世出现的绳文陶器大不相同。

早期以捻线纹,刻板型纹,无纹,贝壳纹陶器群为代表,这些名字是根据陶器表面留下的花纹而起的。它们的外观式尖底深钵形,这和欧洲最早的陶器形状有共同之处。

塞尔达传说究竟有多好玩(谈谈游戏文化1)(7)

早期陶器

前期陶器则在制作时加入有机纤维,使其更加牢固,形状也由尖底变为平底或者高底,从花纹上也能看出绳纹十分发达。

中期是日本石器时代的黄金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胜坂式陶器。这种陶器多为筒状,并且带有装饰用把手,表面由雄浑的隆起纹,在缠以粘土绳。但这大都只出现在关东到中部山岳地带,北海道和东北的陶器虽然也有隆起的花纹,却并没有这么复杂。

中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火焰陶器了,也是游戏中神庙的原型,它因形状像燃烧的火焰而得名,其中还有被列为国宝级文物的火焰陶器“绳文雪炎”。

中期陶器,像不像游戏中的神庙

塞尔达传说究竟有多好玩(谈谈游戏文化1)(8)

后期的陶器则慢慢变得纤细起来,出现了带有注口,台座等异形陶器。精致装饰品与粗制什器也有了明显的区分。

塞尔达传说究竟有多好玩(谈谈游戏文化1)(9)

神文陶器

信仰

玩过《旷野之息》的朋友肯定会注意到每个神庙总会有一个神庙守护者,这个守护者的原型是一位名为arahabaki日本民间信仰神明。

日本民族是一个祭拜心理尤其强烈的民族。无论是遇到灾祸,还是在平常的日子里,人们都会求神拜佛,祈愿平安。在日本,一个人可以同时信奉神道,佛教,基督教等多种不同的宗教,而处于基盘地位的却是日本民间信仰。

塞尔达传说究竟有多好玩(谈谈游戏文化1)(10)

祭祀用土偶

在日本,民间信仰指的是在城市,村落等地区平常百姓间流传的信仰。由地区成员轮流主持信仰仪式,并举行各种各样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民间信仰同神社,寺院以及宗教组织交织在一起,并构成神道,佛教等宗教信仰的下层基盘。

不过,民间信仰中还包含了妖怪,附身,叫魂,占卜,符咒,禁忌等各种活动。可以说,民间信仰是杂乱无序,散乱流传在社会上的各种信仰现象的综合体,支撑着日本文化的底层。因此,民间信仰是日本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地图

如果你熟悉日本京都,你就会对《旷野之息》的超大地图特别熟悉,原因就是《旷野之息》的地图制作参考了日本京都地图。在日本开发者大会上,任天堂就介绍了在游戏开发时所使用的三个元素,其中一个元素的三把“尺子”对应距离感,密度感,时间感。

它们分别对应开发团队在京都市内步行测量的距离,便利店和邮筒的密度和游人平均在景点周围游玩的时间。同时,主创们还把京都这座千年古城自然形成的街道提取出来,形成了海拉鲁大陆的基本轮廓。(有兴趣的玩家可以把两份地图拿来对比)

塞尔达传说究竟有多好玩(谈谈游戏文化1)(11)

海拉鲁大地图

玩家开始冒险的地点市任天堂京都总部,海拉鲁城堡的位置是元离宫二条城,获得大师剑的迷雾森林则在京都御所。这样一来,《旷野之息》的地图相比其他游戏地图而言显感觉更加真实,自然。

“当我第一次开始想象这个游戏的时候,我就在脑海中设计,大概的距离和地标应该在哪里。起到大帮助的是我的故乡,京都。我拍了京都的地图,把它叠加在游戏世界上,我试着想象在京都旅行。从点A到点B需要这么多时间,所以该怎么转化为游戏?这就是我们如何开始画出《旷野之息》中的世界。”制作人藤林秀麿如此说道。

塞尔达传说究竟有多好玩(谈谈游戏文化1)(12)

京都大地图

配乐

《荒野之息》的伴奏也特别讲究。在“卡卡利科村”中的配乐完全是由日本古典乐器进行制作,打磨。前奏由一种名叫“皮卷桴”敲打的鼓和拍子木共同来完成,主旋律则是法竹和日本筝这两种日本传统乐器完成,全曲的基本曲调以日本传统的五音调式安排。

整个曲目不断变化,融入现代西方和声和日本传统音乐,给玩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配乐之中还使用了大概四分之一的前作配乐,但是并不会显得突兀,甚至还会给玩家们带来不同的新鲜感。

塞尔达传说究竟有多好玩(谈谈游戏文化1)(13)

在世界范围内,日本元素是应用最多的元素之一。除去有大量日式游戏诞生之外,日本元素本身独特魅力也越来越受欢迎。本文只提了《旷野之息》中比较常见的应用,希望下一代《旷野之息》能够做的更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