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质量守恒定律)

第1节 质量守恒定律【课前思考】,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第1节 质量守恒定律

【课前思考】

【知识概要】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改变和增加,知道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内容精讲】

一、质量守恒定律

1.【活动与探究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名称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 天平平衡

结论 化学反应前后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注意气球作用:防止放热时气体体积膨胀而冲开胶塞。

2.【活动与探究2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名称 铁和硫酸铜溶液

实验现象 铁钉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 天平平衡

结论 化学反应前后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4、实验5-1: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

实验名称 碳酸钠和稀盐酸

实验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粉末逐渐减少

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 天平平衡

结论 化学反应前后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不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5、实验5-2: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名称 镁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

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 天平不平衡

结论 化学反应前后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不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6.注意事项:由以上的实验探究可知,凡是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可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防止反应系统内物质与环境物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否则反应后剩余物质质量会(增大或减小)。但这并不是(违反质量守恒定律),反而是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7.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时要注意:

⑴质量守恒定律是关于化学反应的普遍规律,其运用范围是化学变化。(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⑵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指的是(质量守恒),其它方面如体积等不一定守恒。

⑶注意定律中的几个关键之处:①“参加反应的各物质”,( 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包括在内;②“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当包括(生成的各种物质),如沉淀、气体等。

8. 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改变。

9.小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微观 ①(原子的种类)

②(原子的数目)

③(原子的质量)

宏观 ④(元素的种类)

⑤(元素的质量)

⑥(物质总质量)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的是

①(分子的种类)

②(物质的种类)

二、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

(2)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3)(粒子的个数比)。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 S O2 ===== SO2 为例来讲解)。

(1)本质: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2)质量方面:每32份质量的硫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3)粒子个数方面:1个硫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硫分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