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连载20(修辞手法连载40之互体)

旧体诗修辞手法之一,谓一联上下两句文意互相映衬补充。

互体

互体是上文的话里含有下文说出的词在内,下文的话里含有上文说出的词在内。杜甫《狂夫》诗:“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yì]红蕖[qú]冉冉香。”一句写微风中的绿竹,一句写细雨中的红荷花,句里点明风和雨。说风的句里也含有雨意,在细雨中绿竹更显得洁净美好,所以说“娟娟净”。说雨的句里含有风意,所以闻到红荷花的冉冉香气。

杨万里的诗:“绿光风动麦,白碎日翻池。”一句说风中的麦子在摇动,一句说日光照在池子的水波上。说风的句里也含有日光,所以说“绿光”;说日光的句里也有风,所以水上有波浪把日光翻动捣碎。江浩然《杜诗集说》引罗大经话,说道:“但杜本无心,杨则有意矣。”

杜甫的一联写得自然,他看到风中翠竹的美好洁净,闻到雨里红莲的冉冉清香,不是有意要在风中见雨,在雨中见风,所以说“杜本无心”。杨万里的诗“白碎日翻池”,就显得费力,不自然,看出有意做作的痕迹,所以说“杨则有意”。这里表示杨不如杜。

互文

互文是两个词(比方“秦汉”)本来要合在一起说的,如“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可是为了音节和字数的限制,要省去一个,于是前面省去个“汉”字,后面省去个“秦”字,解释时要把两个词合起来讲。

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是诗中的一种特殊结构,实际是说,月是古时的月,关是古时的关,用秦汉指古,即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是互文见义。诗中有此用法。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说牵牛星遥远,织女星明亮,也是互文,即迢迢皎皎牵牛星,皎皎迢迢河汉女。再像《木兰辞》:“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状跳跃,迷离状眼睛眨动,也是互文,即雄兔脚扑朔眼迷离,雌兔眼迷离脚扑朔,所以两兔在地上跑时,很难分别谁雌谁雄。

不光诗里有互文,文中也有互文。像《文心雕龙·神思》:“子建援牍(拿起纸)如口诵,仲宣举笔似宿构。”曹植拿起纸来写像口里念熟似的,王粲拿起笔来写像早已做好似的。光拿纸或光拿笔都不能写作,所以这里实际是“子建援牍举笔”,“仲宣举笔援牍”,也是互文。

比较

互文和互体相类似而稍有不同。互体的句子,不知道它是互体同样可以解释,如说风中翠竹美好洁净。互文的句子,不知道它是互文有时就不好解释,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为什么明月属秦关属汉,不好讲。“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既然雄兔和雌兔这样不同,那末只要看它们的脚和眼就可分出雌雄来,为什么说分不出雌雄呢?不作互文,就不好讲了。

卦象基本信息

《易》卦上下两体相互交错取象而成之新卦,又叫"互卦"。如《观》为《坤》下《巽》上,取其二至四爻则为《坤》,三至五爻则为《艮》。

资料:《日知录集释》东吴顾炎武之卷一:互体

凡卦爻二至四、三至五,两体交互,各成一卦,先儒谓之互体。其说已见于《左氏》庄公二十二年,陈侯筮遇观之否,日"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注"自二至四有艮象,艮为山"是也。然夫子未尝及之,后人以杂物撰德之语当之,非也。其所论二与四、三与五同功而异位,特就两爻相较言之,初何尝有互体之说?《晋书》苟凯尝难钟会,《易》无互体见称于世,其文不传。新安王炎晦叔尝问张南轩日:伊川令学者先看王辅嗣、胡翼之、王介甫固三家《易》,何也?南轩日:三家不论互体故尔。

《朱子本义》不取互体之说,惟《大壮》六五炉云卦体似兑有羊象焉,不言互而言似。似者,合两爻为一爻则似之也。然此又创先儒所未有,不如言互体矣。大壮自三至五成兑,兑为羊,故爻辞并言羊。

《易传》中言位者有二义,列贵贱者存乎位,五为君位,二三四为臣位,故皆日同功而异位。而初上为无位之爻,譬之于人,初为未仕之人,上则隐沦之士,皆不为臣也。故乾之上日贵而无位,需①之上曰不当位。若以一卦之体言之,则皆谓之位。故日六位时成日《易》,六位而成章。是则卦爻之位非取象于人之位矣。此意已见于王弼略例,但必强彼合此,而谓初上地阴阳定位,则不可通矣。《记》②曰:"夫言岂一端而已,夫各有所当也。"

互体之象

说到“互体之象”,学过梅花易的朋友肯定不会陌生,因为“互体之象”其实就是“互卦”,而这个“互卦”是在预测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 “互体之象”又叫做“互象”、“互体”、“互卦”。不同的书有不同的称法,但指的都是卦中的这种结构规律。 传统易学界对“互卦”的定义是:一个六爻的卦体中,二、三、四爻与三、四、五爻又构成的连体卦形,叫“互体之象”,又名“互卦”、“互象”。即是将一个六爻卦的初爻和上爻去掉,剩下的四个爻构成的联合卦体,就是“互卦”,它是由相邻的两个三爻卦连体构成的。

那么这个互体之象呢,互体有连互,就更复杂了。连互是怎么样呢?还是用这个水雷屯卦来做例子,它把第一爻至第五爻连到一块,然后重复中间的一个爻,就出现了颐卦,就是刚才咱看到的那个颐卦,这又出来了一个,是别卦,不是八卦了,刚才因为那种互体出来的是经卦,"经卦皆八,别卦六十有四",六十四卦叫别卦,经卦是三个画在一块儿的,那是八卦之象。再如把第二爻至上爻连在一块儿,也重复中间的一爻,又出来个水地比卦。咱们再继续看,把第一爻至第四爻连在一块儿,重复中间的两爻,出来地雷复卦,把第二爻和第五爻,重复中间的两卦,出来个山地剥卦,然后把第三爻至最上一爻连在一块儿,也重复中间两爻,又出来一个别卦的卦体。这样的话,别卦就可以出来五个卦,第一爻到第五爻、第二爻到最上爻出两卦,第一爻到第四爻、第二爻到第五爻、第三爻到上爻,又出来三卦,共出来五个卦,这样卦象就变得非常复杂了。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为什么叫象形,八卦的卦形就是文字。比方说坎卦,把它竖起来不就是篆写的那个水字旁嘛。今文写的这个"水",也无非是把两边这一个这样着了。古时候民间又叫测字,测字就是以八卦之形为文字,它利用《易经》的道理,来看字的组合,然后谈你要测的这个事情。比如说,有人来测字,那你说个字吧,我给你测一测,实际上呢,他就是用的卦象。

讲一个小故事,过去一个老太太不认字,她一个小丫鬟跑了,好几天没回来了,人说你写个字吧,这个老太太不认字啊,边儿上一个人在那儿记账,测字的就说从账本子上你指个字吧。她就一指指到一个大写的"三十"上,两个字都指上了,啪,指到"三十"两个字当中。这个就说跑了,你这个小丫鬟,不要找了,她不会回来了,跑了。说怎么跑了呢?你看一个"大三十"嘛,"大三十"不是个"奔"吗?"奔"字上面是"大",中间是"十",底下是个"廿",加起来不就是"大三十"吗?说跑哪去了?你再指个字吧。啪,又一指,又指到个大"六十"上,他就说你这附近是不是有叫太平村、太平镇的啊?她说有个太平镇。说你上太平镇找去。你看,他就用上刚才咱讲的互体了,你看这是个"大",这是个"六",他把这个互体,连到一块儿了,"大六十","太平",出来了,他说去太平镇找找去,看看到哪里去了。

修辞手法连载20(修辞手法连载40之互体)(1)

#修辞手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