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写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提高信息写作质量)

  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无论是在机关或者是企事业单位,免不了单位领导安排写各类信息写作,信息已经成为领导了解基层单位工作动态的主要渠道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成为基层单位展示工作成果、交流经验的重要平台各种大事、热点多的新情况,对信息工作也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要求基层组织在积极向上级报送大量信息的同时,只有保证撰写出的信息有深度、典型性、层次高,才能更充分地反映本单位的工作状态、展示本单位有特色的工作成果,才能进入领导视野、打入决策圈,更好地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服好务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就如何提高信息写作质量谈一些看法,以供大学生新职人员参考,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信息写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信息写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提高信息写作质量)

信息写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无论是在机关或者是企事业单位,免不了单位领导安排写各类信息写作,信息已经成为领导了解基层单位工作动态的主要渠道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成为基层单位展示工作成果、交流经验的重要平台。各种大事、热点多的新情况,对信息工作也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要求。基层组织在积极向上级报送大量信息的同时,只有保证撰写出的信息有深度、典型性、层次高,才能更充分地反映本单位的工作状态、展示本单位有特色的工作成果,才能进入领导视野、打入决策圈,更好地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服好务。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就如何提高信息写作质量谈一些看法,以供大学生新职人员参考。

一、深挖信息主题

信息的主题是信息文稿的核心内容,也是作者在说明事物、阐述道理或反映问题的时候着力表现的基本观点和中心思想。抓住了信息的主题也就是掌握了整条信息的内容,而且为信息需求者所注重、引起其注意力的往往就是这个主题,或是围绕主题的那些事实。因此,通篇信息的材料组织,结构安排,语言斟酌都要围绕信息的主题来进行,都需要用主题引导它们的方向,这样才能做到有所针对地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1、分析研究,提炼主题。信息写作的主题要建立在对原始资料进行认真分析,进行必要的综合归纳的基础上。通过对所采用材料的认真分析,经过深化提高,精炼出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或基本思想。具体要做到集中、正确、鲜明、深刻。集中,即信息主题必须单一、明确,集中笔墨说明中心问题,合理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不贪大求全,无论有用没用一味堆砌材料,使得主题分散;正确,即反映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要客观。

在写作信息标题时,要杜绝歪曲事实错误引导,防止以偏概全,未经深入调查研究就轻易下结论;鲜明,即主题清晰,一则信息只说明一个主题,无关于主题或似是而非的,都应在写作时摒弃,不要既想拣西瓜,又想拣芝麻,乱发议论,最终导致主题散乱,含混不清;深刻,即主题要有一定的高度、深度或比较有预见地体现事物发展趋势,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些零碎的表面现象,或轻描淡写,就事论事。

2、选好角度,突出主题。信息主题的选择有极强的人为主观性,不同的信息写作者对同样的材料会选取不同的角度,而不同的角度又会使信息产生不同的效果。信息写作者应认真领会、琢磨材料,找准信息内容的特点,从中深化出与领导决策最有帮助、与重点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主题来。一是着眼要高。在捕捉信息时,要站在相应层次领导者的高度来审视、考虑问题,思领导之所思、系领导之所忧、报领导之所需。二是选题要深。选题准确、深刻,信息价值就会大大增长。要立足实际,突出特点,选出反映事物本质的信息,或通过对表面、直观的信息进行提炼深化,写出其本质特征来。三是取材要精。写好一则信息不光选题要准、要深,取材也要新、要精。要围绕主题选取素材,一条信息就报一个问题,力求把这个问题说清、讲透。

3、抓住特点,把握主题。确定和提炼主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深化认识的过程。信息资料通常是表面的、片面的、零散的,其中也缺乏有机联系,信息工作者一定要通过缜密思考,由表及里,化零为整,逐步挖掘其内在关联,才能进而形成信息主题。要高度概括出信息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内容,既不能以偏盖全,又不能漏掉了其中的任何方面。

二、把握信息内容

正文是信息的主体,是陈述信息内容的部分,也是决定信息质量的关键部分。信息的实用性,绝大部分是靠它的内容来实现。因此,把握内容写好正文,是信息文稿写作的重中之重。

1、必须坚持求真务实。(1)求真。真实性是信息的生命,它对信息价值有“一票否决权”。一条信息如果不真实,不仅是信息本身质量不高的问题,而且很可能误导领导的决策。各单位报送信息一定要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把本单位的真实情况反馈上来,事实是怎么样就怎样报,不要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更不能随意杜撰、粉饰事实。对待成绩和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2)务实。撰写信息文稿只有做到“言之有物”,才能真正使领导决策时有可参考的内容。无论我们选择什么样的信息,都要反映出它的本来面目,体现信息本身所蕴藏的内涵。要防止空洞无物、华而不实,或空发议论,似是而非。

2、必须把握信息需求。要善于从上级文件、会议精神和领导讲话中了解信息需求;善于从客观情况发展中分析信息需求;善于从调研渠道获取、提炼信息。从而知道应该向上级党委报送什么,报送的重点在哪里。要站在相应层次领导者的高度来审视、考虑问题,分清哪些问题、哪些信息是哪一级领导最关心或最需要了解的,以使有所对应地分别编发;要做到立意新颖、科学,选择一些启发较大的新打算、新措施、新经验以及某些问题的新认识、新见解、新结论;要围绕突出重点,注意苗头性问题,突出冷点。除了积极上报贯彻、反馈型信息外,还要注重抓住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特色,积极上报倾向性信息、解决关键问题的经验和一些有材料、有事实、有观点的综合性高质量信息。

3、必须着力求新求深。求新,即信息工作者要及时把握发生的新事例、新经验、新情况、新变化,力求使各级领导成为信息的第一读者,而不是早已通过新闻或其它渠道知悉。在选材上要对准当前的中心工作和难点、疑点问题,使领导得到的正是他急于知道或急待解决的。每年都会有的工作信息,既要如实反映,又不能是旧面孔,必须加以比较,找出最新点,选择最佳角度,使信息常编常新。求深,即要挖掘对领导决策和实施决策具有见微知著的效力和超前预测作用的内容。

一方面要向领导提供高效高层次的信息,善于将零碎的、表面的、片面的初级信息进行综合归纳,揭示事物本质和内在规律,从整体上说明或揭示某一方面的整体态势。不仅要反映领导关心的问题,而且还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建议。另一方面要有超前意识,做到超前预测,超前服务,及时反映与重点工作相关的动态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4、必须做到喜忧兼报。信息工作者要敢于报喜中之忧 ,要善于报忧中之喜,从喜中看工作成绩,从忧中查工作失误。不仅反馈在工作中好的作法和经验,更要关注对关键性和倾向性问题信息的反馈,便于领导及时了解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领导做出有针对性的部署和安排提供依据。

  三、锤炼信息语言

语言文字是决定任何写作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对整篇文章的点缀,不同的写作形式对语言文字的要求也不同。对于信息文稿的写作,由于它服务的特殊性,就更有严格的语言要求。

1、准确。体现信息真实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用语准确,不能凭主观意志,夸大缩小或含混不清。当要描述的事物比较复杂,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人为组合时,就要从精炼贴切出发,选择最能体现事物本质的描述方式,使信息使用者一读就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或“怎么样”。要做到语言准确就必须苦练文字方面的基本功,要丰富词汇量,做到遣词精准,准确掌握语法、句法。

2、凝炼。在准确表达信息内容的前提下,做到语言凝炼,以尽量少的文字表达尽量多的内容,是信息写作的首要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基本语言单位入手,搞好提炼。一要炼词。即选用最确切、最恰当的词来表达确定的概念。能用一个词说清楚的,决不多加修饰。二要炼句。就是选用最简练、最合理的句子来表达完整的意思。宁用短句,不用长句,一句话能表达清楚的,决不用两句。三要炼段。就是精炼语句,用最少的话表达最多的意思,把不必要的和可有可无的句子删去。

3、通俗。通俗是从文字、语言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角度来讲的。要达到传达、交流信息的写作目的,就必须使自己的用语易于为信息使用者所领会。

4、庄重、朴实。庄重是指写作信息文稿用语不能轻浮、随便。朴实是说不能堆砌词藻、华而不实,不必过分修辞和讲求语言的幽默感和感情色彩。在信息文稿写作中,用语要与语体、语态风格相适应。应多使用陈述句和祈使句,语句规范、庄重。同时,造词造句以客观、清晰地叙述为要,不益过多辅陈修饰。

5、适当修饰。信息文稿写作中不是丝毫不讲修饰,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也缺乏生命力。和谐运用一些文言、成语和适量的修辞都是必要的。实际上,追求语言的通俗化就是一种对文章的修饰。因此,在信息文稿写作中满足了准确、凝炼、朴实、庄重的要求之后,适当地修饰辞句,也是使文章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重要手段。这样的文章也才有可读性。显然,信息文稿写作者要做的就是把握适当的分寸,使信息文件庄重而生动,平实而有风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