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说饺子是南北方都喜欢吃的吧(饺子是猪面条是龙)

天津人生性幽默,最近几年又被贴上了“人人会说相声”的标签。

实不相瞒,天津人的哏儿已经渗入生活,尤其是在吃喝上,随便说说就是一段相声。

我敢说饺子是南北方都喜欢吃的吧(饺子是猪面条是龙)(1)

谭汝为先生研究天津风俗、土话多年,他下了一个结论,就是“天津家庭的普通食品,常起一个艺术化的、有趣的名字。”

例如过年吃饺子就能吃出诸多花样,

龙拿猪

用高汤煮饺子,同时下面条,煮熟后盛在一个碗里吃。游龙喻面条,肥猪喻饺子,二者在沸汤中翻滚,犹如龙猪鏖战。

龙戏猪

龙比喻面条,猪比喻玉米面尜尜。将面条和玉米面尜尜一起下锅煮熟,盛在一个碗里吃。这是贫寒人家的吃食。

一顿饺子,吃出了登基上朝,游龙戏凤的自豪了呢

我敢说饺子是南北方都喜欢吃的吧(饺子是猪面条是龙)(2)

两下锅

指把饺子、面条同时放进锅里煮。后引申到戏剧表演,清代京剧和河北梆子是京津一带两大剧种。由京剧演员和梆子演员合作演出,这出唱京剧,下出唱梆子,穿插进行也叫“两下锅”。到民国时,梆子渐趋没落而京剧盛行,这种演出形式才逐渐消失。

一锅饺子被这么一说,好吃程度 100.

我敢说饺子是南北方都喜欢吃的吧(饺子是猪面条是龙)(3)

而且,吃货这个词似乎也是天津所首创,天津话里有一句

卖烧饼的不带干粮——吃货

明明白白说出了这个词的来历,但是没想到如今成了爱吃、贪吃之人的“谦称”。

我敢说饺子是南北方都喜欢吃的吧(饺子是猪面条是龙)(4)

天津方言以各类小吃为内容编制的俏皮话,多言在此而意在彼,有言外之意,奏弦外之音。例如“卖烧鸡的挎提盒——不吃卤鸡吃窝脖儿”;

煎饼馃子带作料——一套一套的”;

“卖煎饼馃子的摔跤(或翻车)——乱套了”;

“煎饼馃子就面茶——好吃不好拿”等。

天津人爱吃的切糕以江米小枣为主料,故有

“卖切糕的回家——枣(早)下街(读gai)”的俗语。

“卖茶汤的下街——没面子”,茶汤是用秫米面经沸水冲熟制作的,如面子没了,只好下街回家。沏茶汤秫米面的“面子”,双关好面子的“面子”。“没面子”指丢尽颜面。

我敢说饺子是南北方都喜欢吃的吧(饺子是猪面条是龙)(5)

天津方言最诙谐可笑的是“面茶系列俏皮话”:

“面茶锅里煮铁球——混蛋带砸锅”;

“面茶锅里煮灯泡儿——混蛋带邪火”;

“面茶锅里煮灯泡儿——说你混蛋,你还一肚子火”;

“面茶锅里煮皮球——混蛋还带一肚子气”;

“面茶锅里煮元宵——混蛋加糊涂”;

“面茶锅里煮寿桃——糊涂点心出了尖”等。

除了小吃,天津人靠水吃水,对于海鲜河鲜那是来者不拒。

“三天鱼虾不上灶,天津卫人学猫叫”;“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极言天津人嗜食鱼虾。“一平二鲙三鳎目”,平鱼、鲙鱼和比目鱼均为天津著名海产品。“春吃海蟹,秋吃河蟹,冬吃紫蟹”,紫蟹,天津冬季特产,体小如铜钱,味极鲜美。“晃虾对虾皮皮虾,鲫头黄花大鳎目”,夸耀天津海鲜之丰富。“河中鲤,港中梭,纤板刀鱼不用割”,河鱼上品为鲤鱼、梭鱼、刀鱼。纤板,纤夫拉纤用的二尺长的木板。状似纤板的刀鱼在烹宰时用刀易将苦胆割破,只能用拇指和食指入腮后,将鱼鳃和脏器一起取出。“七上八下螃蟹肥,圆脐破了黄,尖脐油糊嘴”,农历七八月正是螃蟹肥美之季。

为了吃喝,天津人在创造语言上,也是用尽了洪荒之力,连“锅”也不能放过。

天津话“一锅端”,比喻全部清除或全部消灭的意思。

“一锅熬”,比喻不分优劣,不分具体原因,放在一起处理。

“一锅粥”,比喻情况混乱一团糟。

“一锅腥”比喻因一人或一事影响了集体或全局。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这些歇后语已经很少有人说了,作为一名正宗的天津人,这些话你还记得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