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文化有多少年的历史(满族的历史来源是什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上开始流传了女真,也就是满族的的前身源自通古斯人的说法。但实际上,现在根本就没有通古斯人和通古斯族的说法,通古斯只是作为一个语系出现。而这也正是满族和通古斯的关系,因为,满族语属于满-通古斯语族的南部分支,而满-通古斯语族则属于是属于阿尔泰语系。

满族文化有多少年的历史(满族的历史来源是什么)(1)

通古斯人(鄂温克人)

当然,最早通古斯的确是指的是民族,但却与后金国建立者女真人关系并不大。通古斯人是俄罗斯人对游牧于西伯利亚地区鄂温克人的称呼。当然,鄂温克人与女真人也是有关系的,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那就是中国东北最早见于历史记载的居民之一——肃慎人。

满族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古籍中的肃慎人。在传说之中,肃慎人甚至能追溯到舜禹时代。据说,大禹定九州时,来朝贡的周边各族就包括居住于东北地区的肃慎人。当时,“肃慎”被称为“息慎”。《国语》中更是记载了肃慎人向周武王贡献“楛矢石砮”的经过。可见早在周朝之时,肃慎人就已臣服中原王朝。

满族文化有多少年的历史(满族的历史来源是什么)(2)

肃慎人

到刘邦建立汉朝之后,肃慎人开始被称为挹娄,此时的挹娄依然处于部落时代,被活跃于松花江中游一带的夫余奴隶主的压迫和剥削。到了南北朝及隋唐时期,史书对挹娄的后裔,开始用“勿吉”和“靺鞨”来称呼。但实际上,这两个名字实际上是同一个词语。

在北魏太和年间,推翻了夫余奴隶主的统治之后,靺鞨,或者说勿吉开始发展壮大,在松花江、黑龙江等流域形成了七部,分别为栗末、白山、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唐朝期间,靺鞨族的首领大祚荣被唐玄宗封为了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的官衔。从此,靺鞨开始以渤海为号。

满族文化有多少年的历史(满族的历史来源是什么)(3)

渤海国遗址

从建国开始,渤海国存在了200多年,它也始终臣服于唐朝,成为唐朝在东北地区忠心耿耿的藩属国。最鼎盛时,渤海国疆域从如今的辽宁开原市至丹东市以北,一直到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向东则抵达大海和朝鲜半岛,几乎占据了大半个东北。最鼎盛时,渤海国境内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经济、文化都十分发达,被称为“海东盛国”。

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唐朝末年,同样活跃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契丹族开始崛起,并最终灭亡了享国200余年的渤海国,曾经强盛一时的靺鞨族开始四散各地,许多人也因此逐渐被汉族或其他民族同化。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仍保持着靺鞨的生活方式。

曾经的靺鞨七大部之一黑水靺鞨,在唐朝时就曾被唐朝皇帝封为勃利州刺史。渤海国灭亡之后,黑水靺鞨开始向南迁移。辽国的建立者契丹人,则将这一支靺鞨人称之为为“女真”,为了避讳,有时候也称其为“女直”。

满族文化有多少年的历史(满族的历史来源是什么)(4)

满族

辽国将女真分为了两部分,分别为熟女真和生女真。熟女真指的是女真人中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一部分。他们居住于松花江以南较为温暖、同时经济较为发达,开发较为完善的地区。而生女真则分布于松花江以北黑龙江流域。生女真的发展十分落后,他们甚至仍处于奴隶时代。

然而在冷兵器时代,处于野蛮原始时代的民族,反而武力更为强大。北宋初年,生女真中的完颜靠着强大的武力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尤其在获得铁器,掌握炼铁技术之后,完颜部的实力开始迅速扩张,并逐步统一生女真。公元1115年,以完颜部为核心,在首领阿骨打的率领下,女真人起兵反抗辽国,并最终覆灭了辽国,建立起来女真人的第一个政权——金。

满族文化有多少年的历史(满族的历史来源是什么)(5)

金国

女真人在与北宋联合灭辽之后,随即又推翻北宋,占领了最繁华的中原地区。随后,大量女真人开始迁入中原定居。随着大量进入中原的女真人,不可避免的,这些女真人被汉族同化,女真人的民族特点基本消失。在金国被蒙古灭亡之后,中原地区的女真人已经与汉族无异。

金朝灭亡之后,仍居住于东北地区的女真人,依然保留着女真人传统的渔猎生活方式,也因此,这部分人仍然保持着女真的民族特点。在《元史》中,就多次记载了元朝征调女真人出征的记录。除此之外,当时的女真人在元朝的统治之下,被要求捕捉海东青,以供元朝统治者玩乐。

满族文化有多少年的历史(满族的历史来源是什么)(6)

明朝女真各部

到明朝时期,散布于整个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开始被分为了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和东海女真。最终,建州女真在努尔哈赤的率领下,逐步崛起,并最终统一女真各部,确立了八旗制度和后金政权。随后,将国号改为“清”的女真政权,更是入关占领天下,建立起来中国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清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