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二村(四季阳明二)

山上杜鹃花谢落的时候,就是阳明山的夏季降临了,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阳明二村?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阳明二村(四季阳明二)

阳明二村

山上杜鹃花谢落的时候,就是阳明山的夏季降临了。

初夏,花开过了,游客也下山了。阳明山像一位心性成熟的少妇,恢复了本来的宁静和单纯。葱绿成了山中的主色调,各类植物一门心思生长,每天都是不同的模样。那些忙于传宗接代的动物,天天在山麓上追逐打斗,争夺交配权。毛茸茸的竹根猪在洞穴里啃食坚硬的竹根;野鸡在草丛里做窝生蛋,偶尔鸣叫着飞过丛林;那些不知名的小鸟衔着草叶在灌木丛里编织温馨的小家。初夏的阳明山,无处不流露出旺盛的生命力。

进入仲夏,便是阳明山的雨季。大多数时候,南风拂过山峦,方圆百里浓云密布,“青山一道同云雨”,山上山下都被春雨笼罩着,往往一下就是好几天。不过山中气象也有不同的时候,有时山下阳光明媚,山上却云雾低垂。如果阳光不能把云雾收拢上来,不经意间云雾便会化作沥沥细雨,潇潇洒洒起来。山谷中被阳光蒸腾起来的水汽在天空化作乌云,将太阳遮蔽之后也会突然撒下雨来。无论任性还是矜持,阳明山的雨是夏日最雅致的景观。

山上的农事没有山下那么繁忙,下雨天,原野上几乎看不到山民的身影。散落在山麓的杉木房屋,在雨中显得有些寂寥和凄惶。但屋内的山民却是一派闲情雅致,泡一杯清明前采制的野山茶,用竹竿撑开木窗,心平气和地看着窗外的雨下个不停。在雨中,窗外景物云遮雾罩,远山朦胧,树影婆娑,竹林更加青翠欲滴。屋旁的橙树花经不住雨水的冲刷,飘落地上,然后随流水汇聚到小池塘里,白茫茫一片。雨的间歇处,白花花的阳光从云缝中射下来,在水面上、树叶上和远处的山坡上闪烁。山风吹过,树叶上的水珠摇落下来,哗啦作响。山中少女披一件透明的塑料雨衣,到松树下采野蘑菇,或到石崖上捡雷公菌,灵动的身影宛如山中的精灵。

雨歇的时间很短,用不了个把时辰,大雨重新统治阳明山,而且更加持久。哗啦啦的雨很快把整个阳明山激活了,山谷里、悬崖上,激情飞扬的洪流一泻而下,在山上形成了32条溪流、18条瀑布和84座深潭。流水跌落发出的轰鸣声不停地在溪谷中折回放大,訇然回荡在山际之间。那浪花溅起的雨雾在山谷里升腾,借了雨后斜阳的映照,无数道彩虹飞架于崖壁,将山中气象装点得仙境一般。

在仲夏季节,沿阳明山的溪流徒步旅行是一宗很惬意的事情。清澈的溪水里游鱼清晰可数,有缘的话还能碰见珍稀的娃娃鱼,这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其鸣叫声有如婴儿啼哭。白鹭在水面上翻飞起落,红腹锦鸡在溪流旁觅食漫步,一些长尾巴的漂亮鸟儿在林间和天空飞翔。转过山湾,寻声望去,一道秀美的瀑布,宛若白练从山崖上垂挂下来。瀑布下方便是一汪清潭,像一块硕大的碧玉镶嵌于绿野之中。湛蓝的溪水、清新的空气、明媚的水光山色、婉转动听的鸟鸣,全都一路相陪。这是一种怎样的游历啊!

据当地人介绍,眼下阳明山开发的徒步游项目还比较粗浅,基本上围绕小黄江源来打造的。藏在深山里的大黄江源至今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有朋友说起他在大黄江源探险的经历时,那眉飞色舞的神态让人怦然心动。那里至今人迹罕至,幽深莫测,他们很多时候是在荆棘中开路、在峭壁上攀爬,虽然苦累不堪,却看到了许多平常难逢难遇的风景,结识了许多素未谋面的植物,领略了深山幽涧和悬崖瀑布的险绝风景。其中一处溪水飞流直下,形成五重瀑布,瓜瓞连绵,气象万千。好一个湖南的“九寨沟”!

夏季的阳明山,空气中没有半粒尘埃,脚底下没有半点黄土。紫气盈盈,仙风袅袅。在山中呆上半天,便会生出“山中一日、世上千年”的时空错觉。只可惜,这个季节是山中旅游的淡季,很少有游客感悟到这种心境。

倒是明朝有一位公主,被阳明山的仙气所感染,留在山上不走了。明武宗皇帝的三公主厌倦了宫廷生活,执意出家修行,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修行地点。有一天,她实在等得烦躁了,便亲自挑了一匹千里马,坐在马背上合掌向上天祈祷:马歇之处就是自己的修行之地。然后一挥马鞭,离开皇宫,向南方飞奔而去。马匹驮着公主,穿过一座座繁华都市,翻越一道道名山大川,马蹄始终没有停下来。直到有一天,人马到达阳明山,那匹颇通人性的骏马终于在山中一平旷处停住脚步。公主从马背上滑下来,睁开凤眼察看四周,便被此处风景迷住了。

只见百多亩的平地上,芳草青青,繁花似锦。三面环山,山上树木葱茏,鸟语啁啾;祥云在树林中穿流,白色或彩色的大鸟在树冠上栖息,看不见一丝人间烟火气息。而前方是一座高山湖泊,湖水清幽平静,涵养着周围的山光云影;几只仙鹤般的水禽在湖面上自在游弋,不时引吭而歌,交颈而舞。目光越过湖面,前方层峦叠嶂,沃野千里;天际处岫云相逐,空灵缥缈。

见惯了宫廷奢华的公主,被此等如仙如幻的景象猛烈地撞击着心扉,觉得此处就是她梦寐以求的修行福地,也是她生命的最好归宿。于是她请人在平地上建了一座庵,庵子倚山面湖,亭阁相接,清风徐来,月影徘徊。因马歇于此而择得的福地,公主便将此庵命名为“歇马庵”,以彰显马的功德。据《阳明山志》记载:“歇马庵,离山十五里,系明朝武宗皇帝三公主出家歇马于此。烧丹炼汞,白日飞升,封为易德仙姑。”

易德仙姑最后是否修成正果、羽化登仙,史书上没有记载,就是她当年修行的歇马庵也早已颓败,不见踪影。但这方山水却依旧美不胜收,成为与杜鹃花海齐名的阳明山胜景。一个仲夏的日子,我和朋友专程游览歇马庵,车子沿盘山公路走到山顶,再在山脊上七绕八拐,然后往下通过一个豁口,便到了歇马庵。若非熟人引路,很难发现这里有这么一块风水宝地,也印证了当年公主骏马之神奇。走下车来,站在歇马庵旧址,山风、花香和鸟鸣缈缈而来,前方湖水波光潋滟,近处峰峦紫气氤氲。无须晨钟暮鼓,顿觉心旷神怡、超然尘外。这看似平常的环境,仿佛具备特别的灵气,因是淡季,几无游人,我和朋友驻足片刻,便觉一脉气场从四方沁入体内,像清泉一般洗涤五脏六腑,让人心静如水、身轻如燕。

一位在官场打拼多年并功成名就的领导,若干年前就被歇马庵的这种气场所打动,想单位出资在此处修建一栋内部宾馆,以便和单位的同志每年来住一段时间,放松和调节过于劳累紧张的神经。当他与县里商量时,被县领导委婉拒绝。其实,从风水学的角度看,建庵修行的好去处,并不一定就是常人宜居的好地方。县里的婉拒,很可能保全了领导的身体和名节,同时也让歇马庵风景区至今还能让公众自由出入、称心游览。

近几年,民宿旅游方兴未艾,阳明山中的一些百姓也在自己家里办起了民宿业务。进入盛夏,山下暑气蒸腾,山中凉爽宜人,一到晚上,月光如水,凉风如歌,盖上薄被,在大自然的天籁中进入梦乡,直到第二天清晨被屋外的鸟声叫醒,何等从容自在!一些成功的自由职业者,年长的退休干部,还有暑期里的教师或休年假的公务员,都会到山上的民宿里过一段神仙般的日子。如果不想去看景点,就到地里扯几把无公害的蔬菜,自己动手烹饪成山珍;或者拿根钓竿在山溪边钓几斤野鱼,煎煮之后,与屋主小酌两杯阳明山上的土酒,又是何等的潇洒!这般日子,岂不比住在豪华宾馆里更有滋味、更合天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