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几家市值过万亿的企业(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

伙伴们,大家好。

2011年,当全世界都在为乔布斯的逝世感到惋惜时,福建宁德,有一家企业悄然成立,创始人在他的办公室挂着四个大字——赌性坚强。

这四个字,伴随着这个企业走过了10个年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成为了全球龙头,10年时间达到千亿市值,可谓神话。

国内几家市值过万亿的企业(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1)

这个创始人名叫曾毓群,这个企业就是当今大名鼎鼎的“宁王”——宁德时代。

01

1999年,曾毓群就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创立了新能源公司ATL,总部在香港,工厂在东莞,这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一种企业模式。

国内几家市值过万亿的企业(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2)

曾毓群早期创办的ATL 图源:腾讯网

ATL主要生产消费类电池,苹果、三星都是它的客户,生意也是做得顺风顺水。

如果按照这样的故事情节发展下去,曾毓群可能会成为类似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之一那样的人物,但是曾毓群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

后来,曾毓群离职单干,成立了宁德时代。

这时候,第一位“贵人”出现了,这个“贵人”就是宝马。2011年,宝马刚开始试水电动车,想要寻找一个电池供应商。

国内几家市值过万亿的企业(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3)

当时比较技术比较领先的公司,比如博世、三星,都没有给到宝马比较满意的答案。

这时候,宁德时代的效率和曾毓群的魄力,吸引了宝马的目光,宁德时代拿到了最走量的宝马5系混动车的订单。

虽然2013年宝马混动5系上市后并没有大卖,但是有了宝马的背书,宁德时代也是成功打响了第一炮。

不少车企慕名而来,宁德时代走出了征程的第一步。

第二个“贵人”,是国家。

2013年至2015年,新能源车三年销量分别是2.3万、7.5万、33万,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出现了井喷式的爆发,前期财政补贴终于开始有了成果。

2015年,中国也正式超越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车市场。

在这一波浪潮中,宁德时代受益良多,但是行业竞争也愈发激烈。

在开始的时候,宁德时代生产的三元电池,如果剔除财政补贴的因素,成本其实是要高于国际上的竞争对手的,比如三星和LG。但是为了拉中国企业一把,政策面开始发力。

首先,主管部门出具一份“白名单”,新能源车企想要获得补贴,必须在这份“白名单”当中选取配套电池,三星和LG榜上无名,在中国的扩张一度停滞;宁德时代榜上有名,开始和许多车企深度合作,互相绑定。

其次,主管部门要求,跨国车企想要在中国销售新能源车,也需要选用中国电池企业的产品。宁德时代就这样进入了跨国车企的供应链。

国内几家市值过万亿的企业(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4)

宁德时代供应链概况 图源:雪球

宁德时代就此获得了宝贵的成长期,加上政策面的扶持,宁德时代最终有实力和日韩企业一决高下。

2017年,国家提出要在2020年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几乎是不二之选。

但是2019年,随着新能源政策补贴的大规模退坡,外资企业限制放开,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和动力电池企业利润均受重创。

这时候,宁德时代的第三个“贵人”出现了,它就是特斯拉。

2020年,特斯拉的上海工厂正式投产,中国政府几乎给予了最高级别的关注和优惠,足可见特斯拉的重要性,而宁德时代,将要给特斯拉最畅销的车型——model 3,提供磷酸铁锂电池。

在电动车领域,特斯拉的地位犹如智能手机行业的苹果,加上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独特的个人魅力,能成为特斯拉的合作伙伴,宁德时代的竞争力不言而喻。

国内几家市值过万亿的企业(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5)

目前,宁德时代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了34%,第二名LG的市场份额,仅有15.6%,宁德时代可谓一骑绝尘。

宁德时代在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确实积累了不少核心科技,收取技术许可费,产品供应海外,宁德时代终于成为了货真价实的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全球冠军企业。

宁德时代2018年登陆深交所,仅用三年,就成为了目前A股市值排名第三的巨头,在今年的市场上,宁德时代的风头甚至压过了贵州茅台。

如果你了解了宁德时代一路的历程,那么对于这样的成绩,也可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

02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A股市场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龙头老大,宁德时代也不例外。

我们先来说公司的基本面。

易方达蓝筹的张坤曾经讲过自己的一个投资观念,他会侧重于选择在产业链中具有“掀桌子”能力的企业,说白了就是,“没有我,你不行”。

目前宁德时代的体量之大,使得它可以掀翻除特斯拉外的任何车企的谈判桌。

曾毓群曾经公开表示过,车企要从宁德时代买到电池,有效的办法就是提前把产线买下来,没有钱的承诺,是不认真的。

可以说这种比较霸道的做法,也是引来的不少车企的不满。

从前车企都是大爷,现在要装孙子,不少车企非常难受。

在当下车企或许会选择“忍辱负重”,但新能源行业变化很快,转折很可能就在一两年,各家的汽车销量涨起来,行业里也有更充足的产能,如果宁德时代的条款还没有退让,那肯定是把用户往外逼。

为了摆脱宁德时代的钳制,广汽是率先尝试出逃的一家车企。广汽一面和宁德时代合作,同时也着手扶持另一家电池供应商“中航锂电”。

中航锂电的董事长,刘静瑜,也是一个杀伐果敢的狠角色,颇有几分曾毓群当年的锐气,不管是在动力电池的市场上,还是在专利纠纷的法庭上,中航锂电都敢于和宁德时代正面刚。

国内几家市值过万亿的企业(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6)

中航锂电合作伙伴大会 图源:网易号电动汽车观察家

目前,广汽和小鹏汽车都打算与中航锂电合作,尤其小鹏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今年交付有可能会超过10万台,而且未来还有增长空间。

加上特斯拉和比亚迪即将落地的合作,这一切都让宁德时代无法稳坐钓鱼台。

外部竞争在目力可见的未来会越来越激烈,而宁德时代的内部,也不能说是铁板一块。

首先随着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涌现,专业人才非常稀缺,宁德时代被挖墙脚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宁德时代内部的许多中高层,在宁德时代上市后都实现了财富自由,据传闻买跑车,奢华生活,用几千万炒股眼睛都不眨,原来的狼性团队,狼性是否还在,可能也要打一个问号。

虽然在2021年前11个月装车量排名中,宁德时代第一,市场占比51.4%;中航锂电第三,市场占比5.8%;塔菲尔排在第八位 市场份额只有2%。

但是,这些数字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宁德时代虽然现在占据半壁江山,但是谁也不能保证未来会如何,毕竟宁德时代也是从无到有,从小企业成长为今天的巨头的,这些后起之秀可能也会舍得一身剐,非要把“宁王”拉下马。

说完基本面,我们再来说说宁德时代的估值。

站在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一枝独秀当然不如百花齐放。但是宁德时代目前的估值,可能不太允许宁德时代大度地接受“百花齐放”。

凭借技术和市场先发优势,宁德时代虹吸了大量资本,近150倍的动态 市盈率远超一般制造业公司。

国内几家市值过万亿的企业(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7)

即使有投资者认为宁德时代可能已经高估了,但还是会买进,投资人的心态是--我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但是这个共识是建立在宁德时代业绩高增速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业绩不及预期,资本趋利避害的天性就会出现,那时候如果发生出逃,可能会对宁德时代产生比较大的打击,对于整个新能源板块来说,也会是一次不小的震动。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类似宁德时代这样激动人心的故事其实很多,但有的企业最终倒在了历史的滚滚车轮之下,而宁德时代如今也来到了这样的十字路口。

我们当然不能否认宁德时代目前绝对的统治地位,毕竟那些数字都是实打实的证明,但是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现在还远不能吹响比赛结束的哨音。

曾毓群办公室挂着的那四个大字——赌性坚强,之前的十年,宁德时代每次都赌对了,那么接下来的十年,宁德时代会站在牌桌的哪一边?

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国内几家市值过万亿的企业(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