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干化技术市场机会(生物技术领域估值下跌)

你好,这里是科技前哨,继续跟你分享新兴科技企业有关的新鲜见闻。

生物技术产业通常有着抗衰退行业之称,毕竟不管经济好坏生病的人总是需要治疗,药物研究也需要时间,在经济衰退中很多投资人也愿意和企业一起渡过难关,等待产品推出。

不过科技前哨在扫描生物技术领域时发现如今和过去有了一些不同,2022年的全球经济低迷对生物技术领域也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生物干化技术市场机会(生物技术领域估值下跌)(1)

长期投资癌症治疗药物的MPM BioImpact Capital联合管理合伙人克里斯蒂安·巴登分享了他对当前生物技术初创领域的看法,他认为随着融资收紧,初创公司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估值降低的情况。

不少人将眼下的衰退视为生物技术的末日,科技前哨却有不同的看法——潮水退去正是发现未来趋势和机会的好时候,这轮下跌远未结束,但已经是追踪观察生物技术领域的好机会。

1.快速退潮的生物技术领域

根据Crunchbase的数据,美国生物技术初创公司在2021年募集770亿美元,到2022年下降了38.6%,获得融资的企业数量也下降了40%以上。

公开市场也面临相似的情况,知名投行Jefferies量化分析了上市的中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发现128家公司的市值低于账面值。

这意味着一家公司还没有手里的现金值钱,是投资人对企业前景极度悲观的反应。根据Jefferies投行的统计,生物技术领域平均每年市值低于账面值的企业数大概在20家左右,2008年金融危机时也只有45家

原因也很简单,2021年投资市场火热的时候,不少研发早期的生物技术企业凭着技术原理、原型产品就能拿到不少融资,今年市场行情下滑,投资者都将目标放到了有临床产品的公司上,这些靠融资支持研发的企业,没有实打实的产品,手里拿再多钱,在投资者看来也只是用来烧的,自然不再被看好。

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生物技术公司Genocea 2018年出现过资金短缺,当时市场行情稳定,还有投资人继续为他们输血,允许他们改变研发方向,2021年他们还能继续拿钱开展前期试验,今年5月他们的钱再度烧光,再也没有投资人愿意为他们投入,这家公司也结束运营,从纳斯达克退市。

2.生物技术的高风险

每当市场火热时,人们就会逐渐忘记技术、产业的发展规律,指望“大力出奇迹”靠资本投入加速研发过程,可惜的是生物技术研发长周期、大投入、高失败、高回报的特点没有变。

科技前哨为大家汇总了一些数据,根据美国医学会2020年发表的一篇研究,统计了2009到2018年间新药推向市场所需的研发时间和投资额度,平均而言药物研发的成本为9.85亿美元,需要10年才能将药物推向市场

在如此高额投注的情况下,临床研发还面临业内人士常说的“死亡之谷”,那就是临床阶段最高90%的失败率。

临床阶段前主要通过动物测试的方式验证药物有效性,但常用的小鼠其实和人体有很大的差别,Kairos风投公司首席运营官托德·汤姆森最近分享了一些投资生物技术的经验也验证了这个结论。

生物干化技术市场机会(生物技术领域估值下跌)(2)

根据他的分享,在小鼠实验中有效的药物,最终只有10%能够在人体身上起效

在这样一个高风险行业里如果一味靠投资人输血,最终结果自然就和赌博差不多,于是不少从业者和投资人都开始思考有没有什么新的模式,能够帮助有实力的研发机构分担风险、提供造血能力。

这也就是最近在生物技术领域掀起的研发平台化趋势。

3.生物技术平台化机会?

生物技术平台化提供的解题思路其实就是研发分散化,一家医药研发机构如果只有一款产品,那么它的生死就和这款产品能否成功完全绑定,但是它如果有多种药物分子在研,或者它能创造更好的研发流程,这些资源都能成为它获取收益的路径。

这个模式下单一药物或者产品的开发周期并不会有什么变化,但技术平台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就有了盈利能力,可以根据研发进程将已有成果定价授权给大的制药企业,大企业可以借此了解新药物研发的真实进展,也可以决定要自己研发还是等待平台的成果。

Kairos风投公司投资的1200 Pharma就是一个蛮好的案例,这家公司的两位科学家创始人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加州理工学院,他们找到了一种加快癌症药物开发的方法。

2017年他们创业成立了1200 Pharma公司,目前已经使用这套研发技术开发出一款进入临床阶段的实体瘤治疗药物UCT-03-008

面对平台化投资的趋势,一些业内人士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心,有的人认为这会降低药物研发的速度,还有人觉得这就是提前出售研发成果、饮鸩止渴。

托德则有另一种看法,在他看来研发更多的产品确实会降低研发速度,但降低的程度其实取决于企业内部的协同效应和研发的数量,掌握一个好的平衡最终反而能提高效率,就好比一个项目能把产能100%发挥,两个项目如果每个项目的产能降低到了90%,那显然是可以接受的降低。

这时生物技术平台的另一个优势就会显现出来,你有足够多的产品在研发,当你发现其中好几款都可以落地时,你就有了自己生产销售还是卖给大公司的选择权,如果你只有一款药物在研发,最终为了快速变现,再有潜力的项目都只能卖给大公司。

生物技术平台会是解决研发生物医疗领域研发问题的解吗?在科技前哨看来,这套方法是更接近金融创新的新模式,它一定程度上能平衡研发中的风险,却不能真正改变生物医疗领域的产业逻辑。

短期看生物技术平台化提供的想象空间能创造一轮小的投资风口,长期看我们还是要回归到技术、产业的主线才能看懂具体的企业有多大价值。

10月份前哨科技特训营就会进入生物医药专题,到时候我们一起奔赴技术、产业前沿,看看这个领域其他的机会都在哪里!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希望你能有所收获,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这会对我们非常有帮助,更多精彩内容明天再见~

科技前哨,每天都为你点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