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古名称(泽州县----名称历经一千四百余年不变)

泽州古名称(泽州县----名称历经一千四百余年不变)(1)

晋城市政区图

在行政区划当中,州是县的上一级单位,州和县井水不犯河水,怎么县名中还有州呢?山西省泽州县就是这样一个带州字的县。

泽州县,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最南麓,晋豫两省交汇处,自古为三晋通向中原的要冲,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县域环绕于晋城市城区,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人口 52.6万人。

一、泽州地名来历

山西阳城县西部的僬侥山,位于阳城县城西12.5公里的固隆村南,海拔953米,是当地的一座历史名山。早在上古时期,山间就有一潭清池,深阔仅丈余,澄莹不竭,人称为:“濩泽”。 濩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池沼之一,历代文献不绝于书,如《墨子》中有“舜渔于濩泽”;《穆天资传》中有“天子四日休于濩泽”;《竹书纪年》中有“周显王十七年,晋取玄武、濩泽”等等。战国时期,濩泽已成为魏国的一座重要城邑,秦统一后在此置濩泽县,治所在今阳城县城西12公里处的泽城村。濩泽这一名胜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成为后来“泽州”命名的依据和渊源。

二、泽州历史沿革

泽州区域的形成始于十六国战乱的年代。公元386年,西燕30万军民在从长安东迁途中,众将拥立慕容永为大单于,这年,慕容永进据长子(今山西长子县西),自称皇帝,年号中兴,同时划出上党郡南部地区置建兴郡。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改建兴郡为建州,下辖高都郡、长平郡、安平郡、秦宁郡及高都、阳阿、高平、玄氏、端氏、濩泽、东永安、西河、西濩泽、高延等10县。隋开皇三年(583年),改建州为泽州,“泽州”之名自此始。

泽州古名称(泽州县----名称历经一千四百余年不变)(2)

唐朝泽州位置图

唐武德元年,分泽州为盖、建、泽三州,唐贞观元年,三州复并为泽州,隶河东道。唐天宝初,泽州改称高平郡。乾元初,复称泽州。

北宋时期,天下分为十五路,泽州,隶河东路。

泽州古名称(泽州县----名称历经一千四百余年不变)(3)

北宋时期的泽州

金代,因和北京路的泽州(今河北省平泉县)重名,故改名南泽州。

元中统元年(1026),忽必烈统一全国,改置泽州司侯司。

泽州古名称(泽州县----名称历经一千四百余年不变)(4)

明朝时期的泽州

明洪武二年,升泽州为直隶州,直属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明朝军事机构,著名的宁山卫驻扎在泽州。

泽州古名称(泽州县----名称历经一千四百余年不变)(5)

清朝时期的泽州

清雍正六年(1728),泽州升为山西泽州府。治所在凤台县 (今山西晋城市)。

民国元年(1912年),泽州府撤销,在其府治所留凤台县,旋改晋城县。

1983年改晋城市(县级)。

1985年4月,实行以晋城市为经济中心的市管县的体制后,原县级晋城市的行政区域分为城区和郊区两个市辖区。

1996年,改郊区为泽州县。

泽州古名称(泽州县----名称历经一千四百余年不变)(6)

泽州县山里泉秋景

三、泽州州治的迁徙及管辖范围

隋朝泽州州治在今泽州县高都镇,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迁治于今阳城县城,唐武德八年(625年),迁治于今沁水县端氏镇,到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迁治于今晋城市城区,此后,一千余年州治未再变动。自泽州建州到泽州撤府的一千三百多年中,泽州管辖区域,虽经历次改朝换代,但管辖范围与今天的晋城市基本一致,一直相当于今山西晋城市及沁水、阳城、高平、陵川等县地,千余年这么稳定的辖区,在全国为数众多的建制州中实属罕见。

泽州古名称(泽州县----名称历经一千四百余年不变)(7)

泽州县山川风光

“泽州”从州名升为府名,又降为县名,期间历经一千四百余年,好在当今当地主管领导颇具人文情怀,才使泽州这个闪耀一千多年的名字得以幸存。泽州县目前环绕整个晋城市区,在废县改区或分县到区的又一波行政区划变革当中,不知泽州的大名还能否留存,为泽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应当传承之故,泽州之名无论为县为区,理当保留。

图文丨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