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唐古村(细柳塬上迎王接驾)

丰镐遗子(张新武)整理;头条号“睁眼看西安”首发

西安大唐古村(细柳塬上迎王接驾)(1)

西安市有好几个等驾坡,雁塔的等驾坡村分为东等驾坡和西等驾坡两村。传说当年唐王李世民登基后出外游猎,突然一只猛虎出现,李世民战马受惊,慌不择路腾空而逃,百官追不上,于是派出快马四处寻找,百官在一高坡之上四处了望等候圣驾,随得名“等驾坡”,现在李世民战马受惊腾空的地方还有个村子叫“马腾空”,明朝时期董姓人在此坡居住,曾改名:董家坡。长安区细柳街道办也有一个等驾坡,村名来历基本一致,均来源于迎王接驾。

西安大唐古村(细柳塬上迎王接驾)(2)

【中等】

等驾坡村在细柳街道东南,村子比较大,分为南等驾坡、中等驾坡、北等驾坡三个行政村。村子十分好找,从长安区走韦斗路到祝村,向灵沼方向驱车前行,片刻即到,路南可看见北等驾坡,依次向南分别为中等驾坡和北等驾坡。顺北等家坡门前县道若在向前行就是细柳街道办驻地府君庙。清嘉庆《长安县志》记载:等驾坡清朝初年原名“五家坡”,分为南五家坡、中五家坡、北五家坡三个自然村。

民国初年的《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载:长安县有18廒,其中西乡设6廒,西乡6廒之一为“姜仁廒 ”。姜仁廒在县西南四十里,有镇。全廒跨沣水(沣河)。细柳原东自河池廒(今河池寨),迄北入斗门廒。交水自乾河廒(今兴隆)流入,西南流入五楼廒(今滦镇、东大)。沣水自五楼廒流入,北流经秦家堡西,北流入马王、冯籍(今冯村)两廒间。全廒有住户3525户,人口18927人,共分15保障,统管62村,廒办公地点在姜仁村。其中详细记载“北五家坡,南五家坡,中五家坡,并备注:五家俱作等驾”。可见清朝时期五家坡已经用名为等驾坡。”

西安大唐古村(细柳塬上迎王接驾)(3)

【姜仁廒】

西安地面上将“家”讹传为“驾”的村子实在太多,如孟家庄讹传为“梦驾庄”,苗家村讹传为“苗驾村”,巨家庄讹传为“聚驾庄”,都是古人为了提高村子地位,牵强附会和帝王扯上关系。关于五家坡如何 讹传为“等驾坡”也并非空穴来风的臆造编撰,中等驾坡原先明朝的老城门楼上就有“等驾”二字,可见在清初“五家坡”以前本村就叫等驾坡。其村名沿革顺序应该是:等驾坡(清前)——五家坡(清初)——等驾坡(清末)。

西安大唐古村(细柳塬上迎王接驾)(4)

【王莽追刘秀】

关于“等驾坡”地名的由来,来自本地的两则口碑相传的传说,一说:西汉末年,王莽篡汉,似汉室贵胄刘秀为眼中钉。刘秀孤身逃出长安城欲和城外亲信部将汇合,王莽派兵尾随追杀,这就是全国各地疯传的“王莽追刘秀”,在现在等驾坡东南方向王莽街道还有一个王莽村和刘秀村。话说刘秀单枪匹马,逃到细柳此地,眼见追兵前来,饥渴难耐,随藏于此地麦地之中,躲过追兵后,刘秀在此地等待天黑和亲信部将汇合方才逃回南阳,终成帝业,刘秀登基,建立东汉,此地故名“等驾坡”。

西安大唐古村(细柳塬上迎王接驾)(5)

【草堂寺】

第二则传说和雁塔区等驾坡一样,和唐王李世民有关。李世民的母亲窦太后喜欢礼佛,经常到终南山寺庙拜佛上香,神禾塬头现在有个常宁宫,现在名气比较大是蒋委员长的西北行宫,实际上在唐朝时期常宁宫是李世民母亲窦太后在三官庙上香归来路遇劫匪的藏身洞。等驾坡就是李世民母亲窦太后上香礼佛有关。传说窦太后到终南山下“灵感寺”上香(一说草堂寺),等驾坡村旁有大道直通灵感寺,窦太后下午返回,见村民顶日列队迎驾,遂赐村名“等驾坡”。

至于清朝以前的等驾坡是如何变成清初的“五家坡”的,说是有弟兄三人落户与细柳塬这道大坡下,兄弟三人分处耕作形成最早的“北等驾坡、中等驾坡、南等驾坡”三个自然村,后分为五门后裔在此繁衍,得名:“五家坡”。虽然现在官方文书都记载为“等驾坡”,但是村中百姓还是多称呼为“五家坡”。

等驾坡三个村子里面高姓为大户。中等驾坡村居三村中,也是最大的一个村子,村民分五组有一千余人,村中老学校就是古代留存下来的一座大庙。南等驾坡和北等驾坡差不多一样大,都是三个村民小组,村民五百以上。村中花卉种植起步较早,在西安地面上名气颇大,花卉产业现已显现规模,现在是农民增收的又一主要来源。

西安大唐古村(细柳塬上迎王接驾)(6)

《睁眼看西安》是“丰镐遗子”创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体。刨根百里秦川,问底周秦汉唐,睁开眼睛,拿出手机,告诉你一个不为人知的老长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