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号香菇菌种(每日一学150109菌种)

最近工作较忙,更新速度可能会放缓

上期大家对于培养基质量控制还是讨论较多的。通过大家的讨论也让我们对于培养基质量控制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下一周再比较下大家的评论,评出一等,二等,三等奖哈。

今日内容:菌种

试验过程中,生物样本可能是最敏感的,因为它们的活性和特性依赖于合适的试验操作和贮藏条件。实验室菌种的处理和保藏的程序应标准化,使尽可能减少菌种污染和生长特性的改变。按统一操作程序制备的菌株是微生物试验结果一致性的重要保证。(对于菌株的验收,复苏传代,使用,必须有规范化的程序,以保证菌株的标准特性)

药品微生物检验用的试验菌应来自认可的国内或国外菌种收藏机构的标准菌株,或使用与标准菌株所有相关特性等效的商业派生菌株。(一般是ATCC国内也有CMCC,食品相关的CICC的菌株也可以。)

标准菌株的复活或培养物的制备应按供应商提供的说明或按已验证的方法进行。从国内或国外菌种收藏机构获得的标准菌株经过复活并在适宜的培养基中生长后,即为标准储备菌株。标准储备菌株应进行纯度和特性确认。标准储备菌株保存时,可将培养物等份悬浮于抗冷冻的培养基中,并分装于小瓶中,建议采用低温冷冻干燥,液氮储存,超低温冷冻(低于-30℃)等方法保存。低于-70℃或低温冷冻干燥方法可以延长菌种保存时间。标准储备菌株可用于制备每月或每周一次转种的工作菌株。冷冻菌种一旦解冻转种制备工作菌株后,不得重新冷冻和再次使用。

工作菌株的传代次数应严格控制,不得超过 5 (从菌种收藏机构获得的标准菌株为第 0 代),以防止过度的传代增加表型变化的风险。1是指将活的培养物接种到微生物生长的新鲜培养基中培养,任何亚培养的形式均被认为是转种或传代一次。必要时,实验室应对工作菌株的特性和纯度进行确认。

工作菌株不可代替标准菌株,标准菌株的商业衍生物仅可用作工作菌株

(在这里有些概念需要理顺:

标准菌株,这里指的是冻干菌粉。

储备菌株:复苏后的1代培养物。

工作菌株:由储备菌株转种传代而来。)

实验室必须建立和保存其所有菌种的进出、收集、贮藏、保存、确认试验以及销毁的记录(有了程序,就应该有配套的记录),应有文件化的程序管理菌种(从标准菌株到工作菌株),该程序包括:标准菌种的申购记录;从标准菌株到工作菌株操作及记录;菌种必须定期转种传代,并做纯度、特性等实验室所需关键诊断指标的确认,并记录;每支菌种都应适当标注,注明其名称、标准号、接种日期、所传代数;菌种生长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菌种保存的位置和条件;其它需要的程序。

相信大家对于标准菌株应该都不陌生,在大部分的微生物实验室都会涉及到标准菌株,但是菌株的种类及数量可能有些不一致。所以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大家实验室的标准菌株有哪些?来源?保存方式及温度?主要用途?

期待大家的探讨,今日希望回帖数能达20!回帖质量第一奖励6金币,第二2金币,第三6粮票!大家加油

标准菌株复苏

日本1号香菇菌种(每日一学150109菌种)(1)

日本1号香菇菌种(每日一学150109菌种)(2)

日本1号香菇菌种(每日一学150109菌种)(3)

储备菌株

日本1号香菇菌种(每日一学150109菌种)(4)

工作菌株

日本1号香菇菌种(每日一学150109菌种)(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