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十大烈士的事迹 井冈山上的贺敏学三兄妹

文/钟兆云

井冈山十大烈士的事迹 井冈山上的贺敏学三兄妹(1)

1964年,贺敏学(左四)参加全国工业交通工作会议时在天安门前合影


富家子弟闹革命,狱中筹划四县农军暴动

贺敏学1904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家境殷实,因是家中的长子长孙,备受宠爱。1921年就读于永新县城禾川中学时,与后来的井冈山“大王”袁文才同窗,情同手足。

贺家原指望贺敏学延续书香,光耀门庭,岂料他生来顽皮好动,读书长进不大,却对《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武术一类的闲书饶有兴趣,有时还舞弄些棍棒拳脚,练就了一身好气力。他那豪爽耿直、嫉恶如仇的性格对妹妹贺子珍、贺怡起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次,两个兵痞在贺家开设的“海天春”茶馆调戏老板娘(贺敏学母亲)。贺敏学怒火中烧,拿起茶炉上烧得通红的火剪朝两兵痞的屁股捅去,痛得他们抱头鼠窜。贺家知道兵痞们不会善罢甘休,便让贺敏学连夜外逃避祸。后来,贺家给两个兵痞赔了不少“袁大头”,才算平息了报复事件。

贺敏学离家后,拜名师学武艺,练就了一身功夫。关于习武初衷,贺敏学回忆:“我那时富有爱国热情,平时又爱看《三国》《水浒》之类忠义救国小说,深受其影响,认为只有习武才有出路,才能救国救民于水火。”贺敏学练就的一身功夫,在后来艰难曲折、险象环生的革命生涯中,还真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贺敏学习武出师后,怀着一颗救国救民的雄心,于1925年7月闯荡省城南昌,投考军官子弟学校,随后在北伐前夜加入国民党。1926年9月中旬,贺敏学引导北伐军由茶陵经莲花进入永新境内,赶走盘踞永新的军阀孙传芳所部。

攻下永新后,贺敏学当选为国民党县党部常委、商民部部长,并担任中共永新秘密支部组织的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胞妹贺子珍、贺怡分别担任县党部妇女部正、副部长,和哥哥一样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第一线。兄妹们在永新被传为美谈,称为“永新三贺”“贺家三兄妹”。随着国民党右派变本加厉地胡作非为,贺敏学深感在国民党内没有前途。在国民党县党部副书记长兼行政临时委员会委员长欧阳洛(共产党员)影响下,他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赞同共产党的主张,义无反顾地与国民党右派的反动行径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并于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时,大革命正处于低潮,白色恐怖蔓延全国,每个共产党员都在经受最严峻的考验,贺敏学在关键时刻毅然“转党”,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魄力。

贺敏学入党后第一天开会,竟发现胞妹贺子珍和贺怡也在场。这才知,两个妹妹已先于他这个当哥哥的加入共产党(而后再被党指派加入国民党)。

4月初,中共永新临时县委在县城左家祠成立,贺家三兄妹分别担任青年部部长、妇女部部长、妇女部副部长职务。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不久,永新国民党县党部右派秘密召集会议,密谋反共事宜。贺敏学奉命率农军先发制人,逮捕了这些人。

6月10日凌晨,反动武装向县城突袭,中共永新临时县委受到破坏,一些负责人和革命群众被捕。正在乡下检查农军工作的贺敏学闻讯后,遂隐蔽在离县城不到10公里的一个村子里,准备重新组织武装力量攻打县城。可消息不慎走漏,反动武装悄悄扑来,贺敏学来不及转移,在奋力击伤多名匪徒后,不慎身陷水田,落入敌手。国民党右派早就把贺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斩尽杀绝而后快。却不料,贺子珍已受派到吉安工作,而机敏的贺怡得知政变,马上机智地带领父母出城潜伏。

贺敏学在狱中利用放风的机会,与身陷囹圄的其他共产党人取得联系,成立了狱中支部,被推举为书记。狱中支部通过从牢墙缝隙递条子等办法,各牢房都建立了联系,积极领导全体被囚禁的革命群众开展斗争,互相砥砺。他们还设法与城内原工会会员、进步学生和基本群众取得联系。中共永新临时县委驻吉安办事处为了营救狱中同志,决定联合宁冈、莲花、安福三县农军会攻永新。

7月26日,永新县城还笼罩在黎明前的夜色中,忽地响起了激烈的枪声,永新暴动开始了。先前已秘密开到县城附近乡村的安福、宁冈、莲花三县农军,在永新农军的引导下,分头向县城发起了进攻。在暴动前,身在吉安的贺子珍已设法与贺敏学取得联系,告诉了攻打永新的消息和日期,以便里应外合。因此,城外枪声一响,贺敏学立即率80多个狱友暴动。狱卒见势不妙,丢下他们抱头鼠窜,走不快的还被逮住。

四县农军会攻永新县城,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次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地主阶级的农民暴动,它极大地鼓舞了湘赣边界人民的斗争勇气,有力地打击了反革命气焰,也为以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曾言“暴动队始于永新”,指的就是这次四县农军会攻永新的暴动。

永新暴动后成立新的县委,贺敏学被推举为县委书记,同时将四县农军组建成赣西农民自卫军,以便统一指挥,王新亚任总指挥,贺敏学、袁文才、王佐任副总指挥,贺敏学还兼任党代表。

不久,国民党派出一个营的正规军前来镇压,欲行扑灭革命焰火。贺敏学、王新亚等指挥农军严阵以待,大败敌军。但初战的告捷,没有冲淡不利的消息。随着南昌起义部队撤出南昌前往广东,反革命势力更是猖獗,从江西、湖南调集6个团的重兵,向安福、莲花、永新扑来,并已占领了大部分地区。在永新的反动民团配合下,国民党军驻吉安的一个团也向永新扑来。

敌军见首战未讨到便宜,便撤下休整。王新亚找到贺敏学商议:敌强我弱,光凭四县农民武装无法守住永新城,应在敌人形成合围前主动撤出。贺敏学也认为,暴动的队伍都是各县的革命种子,以回各县坚持斗争为好。根据他们的设想,参战队伍分三路行动:莲花的农民武装仍由杨良善率领回原地活动;王新亚因对湖南较熟悉,则率安福的农民军到浏阳一带打游击;袁文才、王佐的队伍仍回井冈山;永新的局面最为险恶,共产党员和自卫队员暂行回家隐蔽,贺家兄妹因在永新目标太大,暂避敌锋芒,率一部分永新籍党员和武装跟随袁文才、王佐上井冈山。

在军事会议上,贺敏学提出这个方案,还说,这样做,一是为了保存力量,分开行动,不致目标过大;二是如果一处革命遭到挫折,另一处的同志还可继续战斗。此时,莲花大部分地区已被敌人占领,井冈山的茨坪也是连连告急,与袁、王有仇的永新反动民团头目尹道一和遂川县靖卫团团总肖家璧趁机作乱。大家身在异乡,都有点急着各自回县的想法,因此一致同意贺敏学所提的这个方案。

贺敏学布置完人员的去留后,带着一部分永新籍共产党员、数百名农民自卫军和百余支枪,跟随袁文才、王佐踏上了去井冈山的征途。王新亚率安福农军到家乡湖南浏阳打游击途中,接到中共湖南省委通知,转赴安源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起义中,王新亚向毛泽东详细汇报了井冈山地区的斗争现状,并介绍了贺敏学、贺子珍兄妹以及袁文才、王佐的情况,最终使毛泽东做出了进军井冈山的决定。莲花农军回撤后,遭敌打击全部溃散,只有自卫军中队长贺国庆保留了一支枪。

曾经赤色一时的永新,自然没有逃过敌人的血洗。反动派对贺敏学一家恨之入骨,无奈贺敏学三兄妹连同他们的父母已逃离永新,便迁怒于贺氏家族及亲属,施行惨无人道的报复。寄放在舅妈家不满10岁的小妹贺仙圆,也没被放过,遭剜眼致死。小弟贺敏仁跑得快,昼伏夜行上了井冈山。国民党江西省政府还悬赏5万银圆,缉拿贺敏学三兄妹和他们的父母,并称见尸首者可得2万银圆。这个悬赏告示贴遍了永新、宁冈一带的城乡。

贺家可谓满门忠烈。在整个革命斗争中,先后有10多位亲人为革命献身。


井冈山十大烈士的事迹 井冈山上的贺敏学三兄妹(2)

责编:江荣兵

编审:郑国伟

制作:王喻


本文为《党史博览》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等。侵权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