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的文字书(了凡四训积善之方)

续《了凡四训》第三篇 积善之方

【原文】

台州应尚书,壮年习业于山中。夜鬼啸集,往往惊人,公不惧也;一夕闻鬼云:「某妇以夫久客不归,翁姑逼其嫁人。明夜当缢死于此,吾得代矣。」公潜卖田,得银四两。即伪作其夫之书,寄银还家;其父母见书,以手迹不类,疑之。

既而曰:「书可假,银不可假,想儿无恙。」妇遂不嫁。其子后归,夫妇相保如初。

公又闻鬼语曰:「我当得代,奈此秀才坏吾事。」

旁一鬼曰:「尔何不祸之?」

曰:「上帝以此人心好,命作阴德尚书矣,吾何得而祸之?」

应公因此益自努励,善日加修,德日加厚;遇岁饥,辄捐谷以赈之;遇亲戚有急,辄委曲维持;遇有横逆,辄反躬自责,怡然顺受;子孙登科第者,今累累也。

了凡四训的文字书(了凡四训积善之方)(1)

【解说】

浙江台州有一个应大猷尚书,壮年的时候在山中读书,夜里头,鬼常聚在一起做鬼叫,来吓唬人,只有应公不怕鬼叫。有一夜,应公听到一个鬼说:有一个妇人,因为丈夫出远门作客,好久没回来,她的公婆判断儿子可能已经死了,所以就逼这个妇人改嫁;但是这个妇人却是要守节,不肯改嫁。所以明天夜里,她要在这里上吊,我可以找到一个替身了。凡是上吊或者是淹死的人,如果没有替身,便无法投生,所以叫替死鬼。

了凡四训的文字书(了凡四训积善之方)(2)

应公听到这些话,动了救人的心,偷偷的把自己的田,卖了四两银子,还马上写了一封假托她丈夫的信;并把银子寄回家的事写在信上说明。这位出外人的父母看了信以后,因为笔迹不像,所以怀疑信是假的。但是后来他们又说:信是可以假的,但是银子不能假呀!一定是儿子很平安,才会把银子寄回来。

他们这样想以后,就不再逼媳妇去改嫁了。后来他们的儿子回来了,这对夫妇就得以保全,像从前新婚时一样,好好的过日子了。隔天晚上,应公又听到那个鬼说:我本来可以找到替身了,那知道被这个秀才坏了我的事啊。

了凡四训的文字书(了凡四训积善之方)(3)

旁边一个鬼说:喂!你为什么不去害死他呢?

那个鬼说:天帝因为这个人心好,有阴德,已经派他去做阴德尚书了,我怎么还能害他呢?

应公听了这两个鬼所讲的话以后,就更加努力,更加发心,善事一天一天去做,功德也一天一天的增加;碰到荒年的时候,每次都捐米谷救人;碰到亲戚有急难,他一定想尽办法帮助人家渡过难关;碰到蛮不讲理的人,或不如意的事,总会反省,责备自己有过失,就心平气和地接受事实。因为应公能够这样做人,所以他的子孙得到功名,官位的,一直到现在还是很多哩!

[死的人呀!吊死的人,都要找替身呀!都要找替身,所以叫做替死鬼呀!替死鬼!]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原文 译文)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好善施人无倦色,累代簪缨甚盛(原 解)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第三篇:施人财物,得贵子(原文 解说)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第三篇:积阴德,子孙贵盛(原文 解说)

《了凡四训》第二篇:改过之法(原文 解说)

《了凡四训》第一篇:立命之学(原文 解说)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拾敬斋坊】

点击“了解更多”结缘佛珠文玩|文房四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