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励志书单(60分钟读完一本书)

智能手机,已然成为了21世纪人手必备的刚需产品。

“假努力综合症”,则是手机普及带来的副作用,正在人群中快速蔓延。

下班回家想要学习却没时间读书,我们会想,听人讲书总能有提高;

听取课程想记笔记却不愿意动笔,我们会想,先拍下来回去再整理;

看见干货想有收获却没耐心阅读,我们会想,点赞收藏有空再研究。

于是,我们听了很多只记得名字的书籍;拍了很多再也没有打开过的PPT照片;收藏了很多只看过标题的干货内容……

渐渐地,我们用听书代替了阅读,用拍照代替了笔记,用点赞代替了学习。

我们试图用这些假把式,欺骗大脑让自己认为我们还在努力变好。

健康养生励志书单(60分钟读完一本书)(1)

结果在一次次假努力的麻痹中,我们逐渐丧失了真努力的意愿和能力。

更为可怕的,是假努力这味毒药让我们陷入了“知道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的死循环!

一、假努力是毒药,特效药是读书!

想要改变假努力,其实很简单。只要开始沉下心来学习思考,我们就变成了真努力。

但是想要开始学习,却太难了!

为什么我们逐渐开始不读书了?是黄金屋、颜如玉它不香了吗?还是我们不够焦虑、缺少压力吗?

其实,是读书在我们心中预设的门槛太高了!

阅读在很多人眼里意味着,二三十万字,四五百页纸,一天一小时,至少半个月,是个需要个长线投入的大工程。

开始很难,坚持更难,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所以,等我忙完这阵子,等我调整好状态,等我熬过这道坎……我再开始阅读,忙、累、难,成为了很多人拖延的借口。

健康养生励志书单(60分钟读完一本书)(2)

结果就陷入了越瞎忙越没时间学习,越不学习越瞎忙的恶性循环!

相反,对于少数优秀的人,他们越学习越有见识,也就越能解决好问题,也就有更多的时间充电学习,形成了良性循环。

我们总是看到优秀的人越活越轻松,困顿的人越活越辛苦,就是因为各自处于不同的循环轨道。

而改变循环轨道只需要从一个节点开始改变,其他节点都会产生变化。

所以,一旦我们开始阅读,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二、想要读书,哪有那么容易!

2020年4月20日发布了2019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84本。

如果我们觉得一年六七本书的阅读量已经很不错了,邻国日本人均阅读量是45本,以色列是60多本。

然而比读书少更恐怖的,是大多数人都不会读书!

一群人同样读一本书,为什么速度差异很大?有的人一分钟能读三五页,有的人一分钟只能读几百字。

其实,速度差异的核心原因是“视野宽度”

常见读书方法基本分为逐字、逐词、逐行,每次看到的内容不同,阅读速度就会不同。

健康养生励志书单(60分钟读完一本书)(3)

1、逐字阅读。顾名思义,一个字一个字的读,通常习惯在脑海中默念。

受到默念速度的瓶颈限制,一分钟只能读上三五百字,一本30万字的书,基本要12个小时才能读完。

2、逐词阅读。是逐字阅读的升级版,随着阅读量的提升,词汇量的增大,逐词升级成逐句,阅读速度也会更快。

逐句阅读后,一分钟基本能上升到千字左右,30万字的书还是需要5个小时才能读完。

3、逐行阅读。在捕捉关键词的基础上,会选择性忽略不符合阅读目的相对不重要的内容,通过关键词 脑补联想的方式,实现快速阅读。

逐渐熟练后,还能从跨词向跨行升级,一分钟基本能提高到3000~5000字,30万字的书只要1个小时就能读完。

那么问题来了,跨词跨行就意味着选择性阅读,会不会囫囵吞枣忙着翻页最后翻了个寂寞

如果只是为了“读完”盲目追求阅读速度,必然出现这个结果。

那要怎么做,才能读得快还能记得牢呢?

三、找对方法,一小时速读也能又快又好!

生活中有些场景下,我们阅读速度会比平时快很多。

例如在书店选书的时候,我们站着快速翻看十几分钟,就会对这本书大概讲了什么,对我有没有用,是否需要购买有所判断。

还有在考场上突击复习要点的时候,我们能在几分钟内从教材中快速找到关键点,一目十行完成阅读。

健康养生励志书单(60分钟读完一本书)(4)

这两个场景都有四个相同的关键特征:

一是有时间锚定,需要快速完成阅读;二是会高度专注,不会受到外界干扰;三是都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寻找答案;四是在跳着速读,有选择性捕捉重点。

所以,当我们将这四个特征迁移到日常阅读中,阅读速读就会出现指数级提升!

1、时间锚定。按照《刻意练习》一书中的练习方法,我们进行1小时计时,明确这是高速阅读专属时间。我们要带着“快速阅读且越读越快”的任务进行读书,完成松散到紧张的模式切换。

2、高度专注。按照《心流》一书中的最佳状态体验,我们可以在这1小时内隔绝外界干扰,把手机放到卧室,把桌面清理干净,播放舒适的白噪音背景音乐,享受专注速读带给我们的心流体验。

3、带着问题。读书前我们可以在樊登、有书、豆瓣等平台预先了解书籍梗概内容,结合自身工作生活经历,提出3~5个问题,带着问题有目的性的开始阅读。

4、跳着速读。我们采取“1 3竖式阅读法”,将眼神从横扫变为竖扫,从逐词逐行升级到跨词跨行,大幅提升“视野宽度”。利用我们神奇的脑补功能自动联想缺失部分内容,实现速读不影响理解的效果。

为了避免过度追求阅读速度忽略阅读质量,我们要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形成“1个主题 3个要点”的提炼,除了小说、传记、教辅书等特殊类目,大多数书籍都能将主要内容归纳成3个要点。

健康养生励志书单(60分钟读完一本书)(5)

按照以上四个方法进行一段时间刻意练习后,我们就能清晰感受到每次一小时读完的页数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直到一小时读完一本书!

因为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我们还能兼顾好速度和质量,不会遗漏书中的精华要点,实现鱼和熊掌兼得的理想效果。


对于假努力综合症,最大的困境就是长期处于习惯性拖延、畏难的状态下,我们很难说改就改。

“一小时阅读法”的价值不只是迭代了读书方法,知道了怎么实现快速阅读。更重要的是把原本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的高门槛阅读,变成了1小时就能做到的低门槛行动。

火箭发射离开地面的阶段,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脱离地心引力。习惯的改变,最难的也是如何迈出第一步。

降低了行动门槛,就帮助我们更容易迈出改变的第一步。一旦读完了第一本书,我们就停不下来了!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大家都能开始享受每一次心流涌动的阅读时光。

【我是卤蛋,2021年,我要在自我成长方面投资10万块钱,精读100本书,学完100门课,更新100篇稿,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思考总结,做一个更有价值的“知识搬运工”。希望得到您的关注,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