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早年最荒唐的一件事(杜月笙临终前的最后一段话)

如今的上海是一个繁华的城市,在19世纪的时候,上海依旧灯红酒绿。那时候,上海还是上海滩,是一个黑道横行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上海滩巨头杜月笙可谓是如雷贯耳,可以说,杜月笙这个人,在上海滩是一个传奇人物。

他为人重情重义,但是,也杀人不眨眼,是一个性格十分果断的人。也不知道他的果断是福还是祸,在杜月笙年轻的时候很是辉煌,不过他的晚年却不尽人意,不但,不像以前一样享受荣华富贵,反而成为落魄族,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杜月笙早年最荒唐的一件事(杜月笙临终前的最后一段话)(1)

杜月笙虽然过得潦倒,但是,据说有人欠他几百万,并且,还有借条为证。他却不要这几百万,最后,还把欠条给撕了,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杜月笙退出黑道之后,开了一家名叫做三鑫的公司。这家公司每年的收入至少是6000万,这些钱,其中有一部分都被杜月笙用在抽鸦片和吃喝玩乐上了。剩下的,则是杜月笙为了收买人心用的。

杜月笙有经营头脑,会做生意,但是,杜月笙未必真有多少金融大才,一生皆为半文盲,不过杜月笙很早就意识到,单单在刀口上讨生活,并非长久之计。并且,他始终相信一句话,那就是:“钱财用得光,交情用不光。”

杜月笙早年最荒唐的一件事(杜月笙临终前的最后一段话)(2)

据说,杜月笙经常给百姓们发钱,但并不是因为他真正的善心,而只是为了那该死的虚荣心,对钱这一块儿,他向来很大方,不管是谁向他借钱,他都丝毫不吝啬。

杜月笙这一辈子,不知道挣了多少钱,而挥霍出去的钱,也不能计量。据传,他高兴的时候,只要你随便夸赞他一句,就能在他那里获得赏钱。其实,还是杜月笙的虚荣心作祟,如果是真正的善心,那就不应该如此高调,低调一些未尝不可。

更何况,杜月笙在年轻的时候,无恶不作,杀了不少的人,光凭这一点,就不能证明他是一个有善心的人。可是事实上,他也确实帮助了不少人,所以,对于杜月笙的评价是有些矛盾的。在善与恶的边缘徘徊,有时善,有时恶。

杜月笙早年最荒唐的一件事(杜月笙临终前的最后一段话)(3)

虽然,杜月笙之前帮助别人是为了想要得到别人的夸赞,也是为了能够获得别人的尊敬。但是,杜月笙帮助老家的人就是单纯的善意之举了。

当老家有人落难的时候,他无条件的给人家吃穿,带给人温暖。冬天的时候,为老家的人发棉衣,抵御寒冬,时常接济困难的人家,在夏天的时候,还会为老家的人准备好消暑的药,并且一一发放。

老家的人都知道杜月笙为他们做的事,所以,老家的人非常的感动,都觉得杜月笙是一个善良的好人,这也是杜月笙为什么会有一个好名声的原因。

杜月笙早年最荒唐的一件事(杜月笙临终前的最后一段话)(4)

说了这么多杜月笙的事情,那也不得不提到一件事,就是关于欠条,那些被杜月笙撕掉的欠条。

话说杜月笙晚年只能留下10万元给他的家人们。在清理欠条的时候,统计了一下,大约有几百万,按说,如果把这几百万收回来的话,杜月笙晚年的生活也不至于穷困潦倒,甚至,他的妻儿们也能够过一辈子的富贵生活。

但是,杜月笙却不愿意让他的孩子们去讨债,他认为,别人如果有能力还债早就还了,如果没还,那说明人家没有能力。其实,他的这个想法还是太单纯了,毕竟,别人欠他的钱数目不少,就算有钱还,很多人还是不愿意的。

杜月笙早年最荒唐的一件事(杜月笙临终前的最后一段话)(5)

其实,作为子女完全可以违背父亲的意思,去讨回那几百万的欠款。但是,坏就坏在,不能讨债是杜月笙遗嘱,也是他死前的最后一句话,况且,杜月笙还撕了那些欠条。

总而言之,杜月笙死后,债务也没有讨回。而杜月笙也并没有落叶归根(现今的墓地在台北县汐止镇大尖山下),虽然,他很希望自己死后能回到故乡,但是,骨灰被孩子带去了台湾,可见,这是多么遗憾啊!杜月笙至今也没能回到自己的家乡。

参考资料:

『《上海大亨杜月笙》、《杜月笙为什么临死前撕毁所有欠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