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教案(2022届高三一轮专题复习训练36)

下图为“某‘扇三角洲’示意图”,“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据图完成1~2题。

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教案(2022届高三一轮专题复习训练36)(1)

1.图中“扇三角洲”中,甲地与乙地沉积物的粒径大小规律是( )

A.两地沉积物的粒径均值相似

B.乙地无大颗粒沉积物

C.乙地比甲地沉积物粒径均值大

D.甲地比乙地沉积物粒径均值大

2.如果图示“扇三角洲”前缘每年向水体方向平均推进0.5米,则说明( )

A.图示河流年输沙量稳定

B.图示河流含沙量稳定

C.图示水体水位上升

D.图示河流年输沙量增加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受径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下图为“我国华南某河口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完成3~4题。

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教案(2022届高三一轮专题复习训练36)(2)

3.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河口区( )

A.来沙量大

B.径流量小

C.盐度低

D.水位高

4.由乙时期到甲时期,拦门沙( )

A.向海洋推移

B.高度增加

C.外坡受侵蚀

D.体积减小

相邻的两条河流,在发育的过程中,低位河若具有较强的侵蚀力,河谷上源不断加长,直到与高位河相遇,进而袭夺其河水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下图为“河流袭夺前后的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教案(2022届高三一轮专题复习训练36)(3)

5.甲、乙两河( )

A.乙河流量大,袭夺甲河

B.甲河地势高,袭夺乙河

C.乙河侵蚀力大,袭夺甲河

D.甲河的河道平直,袭夺乙河

6.M处泥沙堆积较强的原因是( )

A.上游水量减少,泥沙堆积严重

B.河道两侧岩体崩塌,泥沙堆积严重

C.河道变窄,泥沙堆积严重

D.地转偏向力作用导致堆积严重

河流像蛇一样弯弯曲曲地流淌,是一种河流造就的地貌景观,地理学者把它称作曲流地貌或蛇曲地貌,一般形成于草原、湿地等平坦地区。下图为青藏高原上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直门达村附近的通天河,该河穿行于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如游龙一般蜿蜒曲折,被称为“嵌入式蛇曲”,展现另类的立体蛇曲之美。据此回答7~8题。

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教案(2022届高三一轮专题复习训练36)(4)

7.图中通天河蛇曲具有另类之美的原因是( )

A.侧蚀作用强烈,更加弯曲

B.位于青藏高原,落差更大,立体感强

C.流量大,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D.地壳断裂下陷,峡谷幽长,更加柔美

8.根据材料推测“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是( )

①冰川侵蚀 ②地壳隆起 ③侧蚀 

④断裂下陷 ⑤下切侵蚀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②⑤

河流阶地主要是在气候变化和构造抬升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通常情况下,气候变化控制着河流堆积下切,构造则为河流下切提供了驱动力和空间。下图、下表分别为“渭河上游陇西段阶地的分布图和参数表”。据此完成9~11题。

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教案(2022届高三一轮专题复习训练36)(5)

渭河陇西段阶地参数

阶地

拔河高度(m)

砾石层厚度(m)

河漫滩厚度(m)

T1

2

>1

3.3

T2

23

3

8

T3

30

2

11

T4

52

10

6

T5

126

2

2~3

T6

142

5

4

T7

197

5

3

注:拔河高度指阶地高出现代河床的相对高度。

9.历史上气候最为湿润时期和地壳上升幅度最大时期形成的阶地分别是( )

A.T1、T2

B.T3、T4

C.T4、T5

D.T6、T7

10.与南岸相比,北岸阶地数量少,原因是北岸( )

A.流水侵蚀作用强

B.水平运动强烈

C.风力堆积作用弱

D.抬升运动微弱

11.现代聚落主要分布在( )

A.T1

B.T3

C.T5

D.T7

悬瀑是从悬崖处倾泻下来的水流,跌水是从陡坡上跌落的落差不大的水流。下图为“河南云台山红石峡某段河谷纵剖面图”。据此完成12~13题。

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教案(2022届高三一轮专题复习训练36)(6)

12.该段河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为( )

A.地壳持续下降、流水沉积

B.地壳间歇性抬升、流水侵蚀

C.地壳持续抬升、流水沉积

D.地壳间歇性下降、流水侵蚀

13.最有可能含有大量跌水的区域为( )

A.第1级瀑布—第2级瀑布

B.第2级瀑布—第3级瀑布

C.第3级瀑布—第4级瀑布

D.第4级瀑布—第5级瀑布

壶穴是指基岩路面上一些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凹坑,经过砂砾冲刷与磨蚀基岩坡面上原先的构造和岩性薄弱部位而逐渐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不少壶穴底部不平,中央高,周围低,坑中有中央岛。下图示意北京西山峰口庵石灰岩基岩路面上山地壶穴的形态特征。据此完成14~16题。

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教案(2022届高三一轮专题复习训练36)(7)

14.形成北京西山峰口庵基岩路面上壶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

B.冻融作用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15.北京西山峰口庵基岩路面上壶穴主要形成于路旁边坡一侧的主要原因是( )

A.坡度较缓,地表径流下渗较慢

B.冲刷砂砾多,基岩磨蚀作用强

C.基岩破碎,易形成原始凹坑

D.基岩多气孔,易形成原始凹坑

16.影响壶穴中央岛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侵蚀强度差异

B.泥沙沉积差异

C.壶穴深度差异

D.砂砾粒径差异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河口形成狭长的沙洲,沙洲内部形成潟湖。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

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教案(2022届高三一轮专题复习训练36)(8)

17.下列与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形成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水带来丰富的泥沙,海水的堆积作用

B.海水带来丰富的泥沙,风力的堆积作用

C.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风力的堆积作用

D.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海水的堆积作用

18.下列关于沙洲的推测,最合理的是( )

A.沙洲的高度不断增加

B.沙洲向海洋方向扩展

C.沙洲的面积在不断萎缩

D.沙洲向潟湖方向扩展

答案

1.D2.D[第1题,图中甲地位于出山口,沉积物粒径均值大,乙地位于冲积扇边缘,沉积物粒径均值小。选D。第2题,如果“扇三角洲”前缘每年向水体方向推进,说明河流年输沙量增加;若图示河流年输沙量稳定、含沙量稳定,则“扇三角洲”面积稳定;若图示水体水位上升,会淹没“扇三角洲”,“扇三角洲”面积减小。选D。]

3.B4.A[第3题,根据图示指向外海箭头,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拦门沙位置向陆地方向移动,说明径流作用小于海流作用。乙时期河口区径流量小,B对。乙时期来沙量小,A错。水量小,盐度应较高,水位较低,C、D错。第4题,根据图示外海箭头及拦门沙堆积位置,由乙时期到甲时期,拦门沙向海洋推移,A对。拦门沙高度降低,B错。外坡受细泥沙沉积,C错。堆积体的体积增大,D错。]

5.C6.A[第5题,根据图示水流箭头,甲河的水从图示中部河段流入乙河,说明乙河侵蚀力大,袭夺甲河,C对,B、D错。乙河流量不一定大于甲河,A错。第6题,M处泥沙堆积较强的原因是河流被袭夺,导致上游水量减少,水流减慢,泥沙堆积严重,A对。河道两侧岩体崩塌,与泥沙堆积较强无关,B错。泥沙堆积易导致河道变浅、变窄,C项说法将因果关系倒置,C错。地转偏向力不是M处泥沙堆积严重的原因,D错。]

7.B8.D[第7题,通天河蛇曲与其他蛇曲的侧蚀作用差异不大,不是具有另类之美的原因,A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图中通天河蛇曲位于青藏高原,该河穿行于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展现另类的立体蛇曲之美,说明该蛇曲落差更大,立体感强,B正确;流量大,水流湍急,不易发展成蛇曲,C错误;地壳断裂下陷,崖壁陡峭,不易形成蛇曲,D错误。第8题,根据材料可知,蛇曲地貌一般形成于草原、湿地等平坦地区。所以河流先在平坦地区受侧蚀作用,发育成蛇曲,后来因地壳隆起,落差大,河流下切侵蚀增强,形成“嵌入式蛇曲”。顺序是③②⑤,在此过程中没有冰川侵蚀、断裂下陷的影响,①④错误。D正确。]

9.C10.D11.A

12.B13.A[第12题,河谷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图示信息可知,从第1级瀑布到第5级瀑布,岩石类型基本相同,都是石英砂岩或页岩,但是5级瀑布的海拔都不一致,说明该区域经历了5次地壳抬升作用,且石英砂岩和页岩是间隔排列,说明地壳的抬升作用不是连续的,而是间歇性的。最后在流水侵蚀的作用下,形成河谷地貌。故B 正确。第13题,跌水是从陡坡上跌落的落差不大的水流,从中可以看出,跌水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落差不大”,二是“陡坡”,符合条件的是第1级瀑布—第2级瀑布,故A正确。]

14.D15.B16.A[第14题,根据材料中“砂砾冲刷与磨蚀基岩”相关信息可知,形成当地壶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D正确。第15题,据图可以看出路旁边坡一侧坡度较陡,在雨季,陡坡一侧砂砾等冲刷物质多,边坡砂砾随雨水对基岩路面产生强烈的磨蚀作用,经过长期的磨蚀形成壶穴,A错误,B正确;据图观测,地表基岩比较完整,基岩路面破碎不明显,且基岩路面破碎不会导致壶穴只形成于边坡一侧,C错误;基岩为石灰岩,气孔少,D错误。第16题,图中壶穴为圆形,雨季地表径流在壶穴中形成旋涡,旋涡中的砂砾优先磨蚀坑底的周沿,而位于旋涡中心的岩石则磨蚀较少,最终导致壶穴周围低、中央高,形成中央岛。A正确。]

17.D18.D[第17题,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的形成原因是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海水的堆积作用,故D正确。沙洲两侧均为水体,不可能为风力堆积。第18题,由于沙洲的阻隔,当海水涨潮时,海水超过沙坝,对沙洲产生侵蚀作用,沙洲高度不会增加,故A错。由于海水进入潟湖,退潮时部分海水留在湖内,又因为湖内的海水基本为静水,随着泥沙沉积,沙洲向潟湖方向扩展,沙洲内侧有新的堆积体生成,面积增加,故B、C错。故选D。]

本公众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视频等版权归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综合网络等,略有修改,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