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老人坚守抗疫一线(应对老龄化不妨复制)

□张传发“您好:抱歉不会转账只能付现金一定请不用找零有一个恳求:除了韭菜什么都可接受,最好能有一个番茄(已经好久没有吃过了)又给您增加麻烦了,非常非常不好意思(我自己也对自己的这种不正规方式感到惭愧)谢谢”4月17日下午,上海长宁区周家桥街道某小区的志愿者帮扶小队群里,转入了一张字迹工整的手写字条图片负责团购采购的志愿者在群里问大家,谁家有多的番茄吗?10分钟后,群里有了反应称,有住户有半箱,可以拿出来分当天,番茄就来到了字条主人的手中(4月19日 澎湃新闻),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71岁老人坚守抗疫一线?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71岁老人坚守抗疫一线(应对老龄化不妨复制)

71岁老人坚守抗疫一线

□张传发

“您好:抱歉不会转账只能付现金。一定请不用找零。有一个恳求:除了韭菜什么都可接受,最好能有一个番茄(已经好久没有吃过了)。又给您增加麻烦了,非常非常不好意思(我自己也对自己的这种不正规方式感到惭愧)。谢谢!”4月17日下午,上海长宁区周家桥街道某小区的志愿者帮扶小队群里,转入了一张字迹工整的手写字条图片。负责团购采购的志愿者在群里问大家,谁家有多的番茄吗?10分钟后,群里有了反应称,有住户有半箱,可以拿出来分。当天,番茄就来到了字条主人的手中。(4月19日 澎湃新闻)

市场经济环境下,有的人感叹“人心不古”,特别是大城市,“203的邻居,我是202的,请你们家晚上看电视能不能声音开小点儿”,也就是说,202的不知道203那位邻居姓甚名谁,各家子,关起门来就是一个世界!尤其是在大城市,有人感慨“人情淡漠”,其实这是一种假象。

这次上海抗疫,“尊老敬老”的好传统一下子迸发开来,就像长宁区周家桥街道这一小区这样,上海不少小区竞相冒出“抗疫敬老模式”。具体说来,这种模式,一有“组织”,也即有一个“敬老微信群”——志愿者帮扶小队群,二有“群员”,即有楼长和志愿者团队,三有敬老对象名单。

笔者想,不妨将“抗疫敬老模式”复制应对老龄化。

事实摆在大家面前,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无论是多子女家庭还是独生子女家庭,总是有一些老人独居或空巢,而这些独居老人或空巢老人,年龄越大,生活越不方便,买菜做饭难,就医问药难,甚至于还有“行路难”,这个时候,远亲不如近邻,关爱老人成了全社会的必答题。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次上海抗疫,“老人买菜难、购药难”倒逼出“抗疫敬老模式”。这也不是什么高科技,我们不妨将这种战时的敬老模式加以复制,“粘贴”到平时,让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老小孩”们享受享受现代文明,享受享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对这种“群众自治”,政府当给力,可以有文件倡导,可以有财政支持,可以有表彰奖励,一句话,要让人们感受到“敬老伟大,敬老光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