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岁老人临终说出真相(95岁老人临终呐喊)

弥留之际的呐喊

2010年,北京一医院住进了一位九十多岁高龄的老人,因为身体衰老,而不得不接受各种设备维持生命。老人一头白发,是一位十分慈祥的老奶奶。身体安定的时候她经常望向窗外,每当看着北京城车水马龙,人民安居乐业,老人就会露出欣慰的笑容。护士医生私下里讨论,老人礼貌的言语,和举手投足之间的气质,都会有种不凡的感觉。

时光最是无情,老人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起初还能和陪同来的女儿华克放说说家常,十多天后,身体机能如雪崩般崩溃,精神极度不佳,甚至认不得女儿了。

94岁老人临终说出真相(95岁老人临终呐喊)(1)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在弥留之际通常会回忆起这一辈子种最重视的时光,或是年轻时的甜蜜,或是父母的离去,而住院的这位叫做沈安娜的老人,却不断呐喊说出让人费解的话语。

“我暴露了?”,“他们抓人了!”,“从后门跑。”

一连十多天,每天都是叫着电视剧里才能听到的谍战词汇,女儿却并不感到意外,这让整个医院的工作人员都感到好奇。

2010年6月16日,老人在睡眠中与世长辞,享年95岁。

过了四天,医院众人在电视上看到了沈安娜老人,她的葬礼十分隆重,党中央领导纷纷参加,而埋葬地点,是在北京八宝山。

94岁老人临终说出真相(95岁老人临终呐喊)(2)

八宝山革命公墓,埋葬的无一不是对新中国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士,国家领导人、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高级工程师、革命烈士,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波澜壮阔的故事,都是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出于好奇的医生搜索了老人的名字,一段厚重的历史徐徐展开,这时候他们才意识到几天前朝夕相处的老人,竟然有个赫赫有名的称号——“谍战玫瑰”。

94岁老人临终说出真相(95岁老人临终呐喊)(3)

反封建的觉醒

沈安娜原名沈琬。

1914年江苏,官宦之家的沈府,迎来了一女婴的呱呱落地。父亲给她取名为沈琬,“琬者,美玉也。”说文解字的记载,诠释了父亲所寄予的厚望,想要女儿凌驾于瓦砾之上,温润如无价之玉,浑然天成。

虽然清政府刚刚倒台,但旧社会在腐烂的时候,不可能一下子把尸首钉死在坟墓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帝王思想。沈家家主依然靠着分封的土地,鱼肉百姓,吸吮着民脂民膏。

年轻的沈琬却天生慈悲,看着自己家中的佃户被父亲残忍地剥削着,却依旧食不果腹,她不禁开始反思这一切。“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是沈琬所看到的,穿着华美衣饰的人,从来都不是辛苦的养蚕农户,吃着珍馐美味的人,从来也不是辛苦劳作的人民。

94岁老人临终说出真相(95岁老人临终呐喊)(4)

在1932年,也就是沈琬刚刚十七岁的时候,发生了改变她人生轨迹的两件大事情,第一件就就是红色教育家刘伯厚在江苏讲学,另一件就是跨出反封建的第一步。

沈琬的恩师刘伯厚在江苏泰兴讲学,教授反帝反封建之理论,这与沈琬年幼的反思不谋而合,所以上课格外用心,也就是在这时,象征着自由与革命的红色思想被沈琬接纳并牢记于心,沈琬下定主意,要为贫苦的人民做出自己的努力。

而就在第二年,沈家家主就要给沈琬二姐钦定一个婚姻,让二姐出嫁到另一个地主家庭,形成利益共同体。婚姻的不自由一直就是封建主义的荼毒,沈琬自然不能坐以待毙,这也就是沈琬反封建觉醒的开始。

94岁老人临终说出真相(95岁老人临终呐喊)(5)

沈琬天生聪明灵巧,很快就合计了一个主意,二人离家出走到上海,去上学。很快姐妹二人便逃往上海,入读南洋商业高级中学,入学成功后,父亲虽然咒骂不停,但也拿姐妹没办法,只能让她们先读书。

在南洋商业高级中学读书的日子里,沈琬又认识了两个改变她人生的人,一个叫舒曰信,一个叫华明之。这两个人都是进步青年,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很喜欢向沈琬讲述自己的思想和理想。

华明之给沈琬讲述了很多在泰兴乡下根本听不到的事情,俄国十月革命,阿芙乐尔炮响革命高潮,导师列宁带领工人推翻沙皇,建立红色的苏维埃联盟。马克思潜心钻研,《共产主义宣言》横空出世,扫清一切唯心主义......

沈琬听得如痴如醉,发现了这历史唯物运动的齿轮,学习了这世间唯一的真理。她和华明之日夜探讨唯物辩证法,两人形影相随,渐渐地就彼此有了异样的情感,沈琬开玩笑说,这就是友谊随着辩证法的异化,成为了爱情,华明之哈哈大笑。在这样红色的表白中,二人成了婚。

94岁老人临终说出真相(95岁老人临终呐喊)(6)

在沈琬的介绍下,二姐也和两人相识了。舒曰信听了她们的故事,觉得他们姐妹的名字就有压迫无产者之意,应该改一个。沈琬说干脆取个苏联名字,向导师致敬,于是沈琬改名叫“沈安娜”,二姐改名叫“沈伊娜”。从那以后,沈安娜这个名字她用了一辈子。

1934年,随着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大地上传播,旧社会的荼毒逐渐消散,而沈家也告别了优渥的生活,开始劳作,虽然沈安娜付不起南洋商业高级中学的学费了,但是她内心十分开心,并且在华明之的推荐下,就读了炳勋速记学校,开始学习速记。

而正是这个时期学习的速记,使她成为了我党的一把尖刀,死死插入国民政府的心脏,为之后三大战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94岁老人临终说出真相(95岁老人临终呐喊)(7)

独闯龙潭虎穴

初步掌握唯物辩证哲学的沈安娜,在身边朋友看起来,更加聪明伶俐,而丈夫华明之知道,这是世间唯一真理的马克思主义的作用。

沈安娜白天在学校里听完老师讲的速记技巧,晚上回家就会重新进行符号构建,把老师教的唯心主义的那一套理论彻底摒弃,什么“速记就是天理在人心中的显现”,亦或是“速记主要看悟性,悟性锻炼需要焚香沐浴”等等,沈安娜都会辩证得看待这些观念,她逐渐有了自己的一套认知体系,不再随波逐流。

而沈安娜自己思索出来的唯物符号体系速记,使得她水平突飞猛进,在整个学校无人能出其左右,包括教她的老师。沈安娜巅峰时期的记录,可以在一分钟之内就记录200字,即便放在今天信息时代,也是难逢敌手,更关键的时,她的字迹工整漂亮,一手蝇头小楷美感十足,在普遍潦草的速记员中,十分难得。

独步天下的速技能力,为沈安娜迎来了一次机会,1934年冬天,国民党浙江省政府要招募一名速记员,而学校也当仁不让的推荐了沈安娜。

94岁老人临终说出真相(95岁老人临终呐喊)(8)

学校找到沈安娜的时候,她是万分难以取舍的,在她的规划中,一直想毕业后来到延安,投身共产主义,而这份国民党的工作无疑不是陷身龙潭虎穴。

而此时丈夫华明之已经加入了共产党,在中央特科工作,领导王学文听说了这事,亲自登门来访。王学文恳请沈安娜接受这份工作,加入国民党政府,为组织做情报工作。沈安娜一听到这,立马热泪盈眶,早就立下誓言要为了解放中国,拯救无产者于水火的她,此时正是用武之地,当即答应下来。

过了几天,沈安娜参加浙江省公务员考试,以优异的考试成绩顺利通过,被浙江省政府录用为专职速记员,开始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十四年潜伏生涯,那她又是如何顺利晋升,被评为“扼住老蒋脉搏的人”的呢?

94岁老人临终说出真相(95岁老人临终呐喊)(9)

身在曹营心在汉

沈安娜凭借着过人的速记本事以及聪明的反应,很快就告别了一开始的日常琐碎记录,慢慢站稳脚跟,逐步触碰高层会议。她把国民党对于我党的一切会议记录统统进行记录保存,准备寻找时机交回组织,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她迎来了第一次重要任务

这天,她收到了二姐从上海寄来的信件,信里写到二姐即将在上海与舒曰信结婚,请妹妹来到上海帮忙筹办婚礼。信件内容言简意赅,并没有什么异样,但是沈安娜明白,二姐和姐夫也和自己一样加入了共产党,十分清楚自己现在的情况,而只是因为婚礼就要她提前去往上海筹办是不可能的。这封书信就是一个暗示信号,指示自己要把情报收回了。

沈安娜带着姐姐的书信向政府官员请假,由于平常工作优异,也与同事关系融洽,请假很快就被批准,回家后沈安娜通宵整理分类,把情报装进她的皮箱里,带往上海。

94岁老人临终说出真相(95岁老人临终呐喊)(10)

一到上海沈安娜就马不停蹄地前往姐姐家,把装进皮箱的情报拿给二姐,并且还一脸得意地说“这是给姐姐姐夫的贺礼!”。这个举动可把姐夫吓得够呛,沈安娜与国民政府高层有过接触,保不齐会有人监视,就这样不加保险地随意放在皮箱,被发现了就只有死路一条。

沈安娜此时才开始后怕,一心为了组织,却忘了自身安危,当即保证再也不会犯相同的错误。

随后的几天,资料交到了领导王学文的手上,十分幸运,这次并没有出现意外,并且在带回来的资料中,还研究出了国民党政府围剿的计划,可谓大功一件。王文学对沈安娜的资料给予了高度赞扬。

万事开头难,由此,沈安娜正是开始她了的传奇谍战生涯,不辞辛劳地给组织带回来一份又一份重要情报。

94岁老人临终说出真相(95岁老人临终呐喊)(11)

扼住老蒋脉搏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日本侵略者如同发疯的野犬,开始了侵略战争。在这兵荒马乱中,沈安娜与组织失去了联系,整日寝食难安。意识到不能坐以待毙的沈安娜,不顾危险,只身来到了武汉寻找组织,让沈安娜没想到的是,这次武汉之行,不仅让她找到了组织,还看到仰慕已久的周总理。

周总理早就听说了这个本事超群的速记员同志,对她的唯物辩证法学习大加赞赏。总理告诉她,革命仍将继续,让其去寻找她的老上司,原浙江省主席,现已高升为国民党中央秘书长的朱家骅,要争取潜入敌人心脏地带。

沈安娜大受鼓舞,根据我党同志们的帮助,很快就有了拜见朱家骅的机会。国民党中央秘书长朱家骅原本就对沈安娜印象深刻,觉得她不但能力过人,而且没有野心,是个踏踏实实做事情的可靠人才,于是立刻就把她调进了中央党部任速记员,并且还让她“特别入党”。

94岁老人临终说出真相(95岁老人临终呐喊)(12)

朱家骅当时可是老蒋身边的红人,这个朱家骅介绍的速记员,国民党自然十分信任。而且在中央党部沈安娜首次展现了自己每分钟两百字的速记实力,让一群国民党高官佩服。就这样,沈安娜成为了无数国民党最高层绝密会议的指定速记员。

1938年,沈安娜第一次见到了老蒋,老蒋看到有个女性坐在会议现场是十分诧异的,原来是朱家骅为了自己的政治力量,想要把沈安娜举荐给老蒋,自己的心腹得到重视,自己自然也跟着沾光。

可是让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之后的十一年,自己所有开会的内容,都被沈安娜一一记录,传回给了组织。而且沈安娜的传递效率高得惊人,通常情况是上午老蒋刚开的会,下午会议记录就摆在了毛主席的面前。

沈安娜带回来的情报包括但不限有《防治异党活动办法》,《国民党五中全会方针》,甚至还有老蒋秘密颁发的《共党问题处置办法》。沈安娜将这些绝密中的绝密,全部传回组织。

94岁老人临终说出真相(95岁老人临终呐喊)(13)

随着越来越多的机密被掌握,国民党吃尽了苦头,这也让国民党产生了怀疑,在之后的对我党的会议里,老蒋会让在场的速记员放下笔,不准记录,然后再讲。但是沈安娜的记忆能力可不是浪得虚名,她把这些不能记录的信息记下来,晚上到了住处全部默写出来,继续传输情报。

玫瑰绽放

1942年到1945年,是沈安娜这辈子最难熬的日子。

1942年,与沈安娜单线联系的地下党员徐仲航被捕,任凭敌人怎么折磨也没有暴露一丝信息,但是组织为了保护沈安娜夫妇的安危,决定中断联系。

组织突然之间信息全无,这让沈安娜慌了神,这三年里,沈安娜日夜翘盼着组织的联络信号,一日比一日更加煎熬。

这三年,沈安娜依然保持着重要情报的记录,可是没了组织的接头,情报根本送不出去,看着一份份情报过了有效期,只能焚毁,沈安娜心痛不已。好在有丈夫华明之陪在沈安娜身边,安慰她说“我们选择的道路是唯一的道路,我党是受群众拥护,是受老百姓爱戴的中国共产党,我们一定要并且一定能实现胜利。”

94岁老人临终说出真相(95岁老人临终呐喊)(14)

丈夫的话语成为了沈安娜这三年的一剂定心丸,让她减少了焦虑。中途老蒋还提议把沈安娜居住的房子换掉,因为是在太过狭窄与陈旧,这也被沈安娜找各种理由拒绝,因为她害怕换了房子,就失去了这个和组织的联络点。

终于,在抗日战争结束后的一个晚上,沈安娜苦苦等待三年的敲门暗号再次想起,组织营救出了她的线人徐仲航,决定恢复联络。

1946年1月国共合谈,沈安娜担任会议速记员,坐在离老蒋不到两米的位置上,在这个会议之前,她见到了将近十年未见的周总理,而总理也认出了她,在没有人注意的时候,总理给她使了个眼神,意思我记得你,我看到你了。沈安娜心中充满喜悦,但是不能有一丝表情,否则就会暴露。

随着会议的展开,沈安娜每晚都会把国民党内部记录报送给周总理和毛主席,这让我党掌握了巨大的谈判主动权。

94岁老人临终说出真相(95岁老人临终呐喊)(15)

而且更重要的是,随着后续国民党贼心不死,内战爆发,沈安娜把国民党军队的兵力部署,将领特点,如何进行全面内战的重要情报,全部被沈安娜秘密输送到了延安。这直接促成了我党全歼胡宗南部和三大战役的史诗级摧枯拉朽。

1949年4月,国民党机关南逃,指定要带走最优秀的速记员沈安娜。这个时候沈安娜已经收到了党中央的最高指示,“潜伏结束,不必南下。”

沈安娜以探亲为由到达上海,等待解放,临走的最后时光,她还悄悄带出了南京军事布防图,就这样,十四年的传奇潜伏生涯完满结束,谍战玫瑰,绽放花香。

94岁老人临终说出真相(95岁老人临终呐喊)(16)

后记

沈安娜同志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在弥留之际的喃喃自语,是她对人生传奇十四年的梦中回首,担惊受怕的日子深入骨髓,但是笔者相信沈安娜同志以及一同抗战的地下党员和解放军战士们,见到如今国富民强,山河无恙,一定会欣慰无比。

今朝新乾坤,是全体无产者,全部中华儿女,继续跟随中国共产党最有力的证明!

来源:史小纪

声明:本号转载稿件仅供交流学习,所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私信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