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致两车相撞案例(守法知礼平安行两起追尾事故)

疲劳驾驶致两车相撞案例(守法知礼平安行两起追尾事故)(1)

2021年11月7日18时02分许,王某某驾驶一辆车牌号为豫L9L***的小型货车,沿国道G107西侧由北向南行驶,行驶至临颍县皇帝庙乡十里铺村路段时,因对向灯光,未看清同车道贾某某驾驶的四轮拖拉机,与之发生追尾相撞,造成当事人贾某某受伤、其物品损坏、车上货物损坏、及两车不同程度损坏的交通事故。

疲劳驾驶致两车相撞案例(守法知礼平安行两起追尾事故)(2)

疲劳驾驶致两车相撞案例(守法知礼平安行两起追尾事故)(3)

疲劳驾驶致两车相撞案例(守法知礼平安行两起追尾事故)(4)

临颍县交警大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3条“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之规定。当事人王某某负事故全部责任。当事人贾某某无责任。

疲劳驾驶致两车相撞案例(守法知礼平安行两起追尾事故)(5)

2021年11月27日17时39分,漯河市示范区庙陈路口处,两辆轿车发生追尾,两车损坏。漯河交警示范区大队事故民警赶往现场。

疲劳驾驶致两车相撞案例(守法知礼平安行两起追尾事故)(6)

疲劳驾驶致两车相撞案例(守法知礼平安行两起追尾事故)(7)

疲劳驾驶致两车相撞案例(守法知礼平安行两起追尾事故)(8)

疲劳驾驶致两车相撞案例(守法知礼平安行两起追尾事故)(9)

经询问了解到,闫某驾驶豫LB***小型轿车,沿中山北路由南向北行驶至庙陈路口时,与前方赵某驾驶豫LYH***小型普通客车发生追尾,造成两车损坏的交通事故。

疲劳驾驶致两车相撞案例(守法知礼平安行两起追尾事故)(10)

疲劳驾驶致两车相撞案例(守法知礼平安行两起追尾事故)(11)

经事故民警调查认定:闫某负事故全部责任。

保持安全车距

安全车距到底

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疲劳驾驶致两车相撞案例(守法知礼平安行两起追尾事故)(12)

现行法律规定对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作了规定,并对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作了具体要求。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条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车速低于每小时100公里时,与同车道前车距离可以适当缩短,但最小距离不得少于50米。

疲劳驾驶致两车相撞案例(守法知礼平安行两起追尾事故)(13)

疲劳驾驶致两车相撞案例(守法知礼平安行两起追尾事故)(14)

安全车距没有绝对标准,只有动态标准。影响安全车距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是车速。当车速变快时,所需要的刹车力度、刹车距离、以及反应时间内车辆原速行驶的距离都相应增加。保持安全车距需要控制车速。

疲劳驾驶致两车相撞案例(守法知礼平安行两起追尾事故)(15)

参照车速:

车速在100km/h以上时,安全车距在100米以上;

车速在60km/h以上时,安全车距在数字上等于车速;例如,车速80km/h,安全车距为80米;

车速在50km/h左右时,安全车距不低于50米;

车速在40km/h以下时,安全车距不低于30米。

(以上数据主要参照相关新旧交通法规综合整理而来)。

疲劳驾驶致两车相撞案例(守法知礼平安行两起追尾事故)(16)

疲劳驾驶致两车相撞案例(守法知礼平安行两起追尾事故)(17)

1 看车距确认提示牌

高速公路车道虚实分道线每组距离是15米,在正常行驶时应与前车保持7组左右的距离,速度低于100km/h时,应至少保持4组以上的距离。也可以注意观察车距确认提示牌和车距确认辅助线,来保持安全车距。

2 不跟大车

尽量不跟挡住自己视线的车辆,如果跟在大型车辆后,视线完全受阻,根本无法观察前方道路情况,如不得已跟车,注意增大安全车距,找机会超车。

3 恶劣天气要加大安全车距

恶劣天气要提高注意力,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气象条件时,应更加谨慎,行驶时行车间距相应增加一倍以上,注意保持安全车距,防止前后车追尾。

4 学会点刹

高速时前车刹车时,要点刹提醒后方车辆,一是能继续保持车距;二是要提醒后车减速,避免发生追尾。

5 不要超速

高速公路上会设置车道分类及速度限制标志牌。驾驶员必须严格依照限速行驶,既能避免罚款,又能保证安全。

内容来源:漯河交警

疲劳驾驶致两车相撞案例(守法知礼平安行两起追尾事故)(18)

NO.1

Historical articles

疲劳驾驶致两车相撞案例(守法知礼平安行两起追尾事故)(19)

“赞”和“在看”我都要!

疲劳驾驶致两车相撞案例(守法知礼平安行两起追尾事故)(2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